实验目的
1.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记录杂交结果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
3.验证并加深理解遗传分离定律。
实验原理
分离定律又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在正常情况下,F1杂合子的配子分离比为1∶1,F2代的基因型分离比是1∶2∶1。如果相对性状间呈完全显性关系,则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其测交子代(即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亲本回交的子代)和自交子代(F2)都只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型,前者比例为1∶1;后者比例为3∶1。如果相对性状间呈不完全显性或并显性,则F1表现两亲本的中间性状,其测交和自交子代表型分离比就等同于基因型分离比。因此可以根据杂交的配子类型及比例、F1、F2以及测交子代群体表型类型与比例等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分析。
野生型果蝇为红眼、灰身、长翅、直刚毛,与这些性状对应的突变性状很多,其中长翅(+)与残翅(vg)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对残翅为完全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第二号染色体(Ⅱ67.0)上。用具有这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表2-Ⅰ-1),性状的遗传行为应符合分离定律。
表2-Ⅰ-1 果蝇的单因子遗传分析(长翅-残翅)
实验用品
1.材料
黑腹果蝇的长翅品系(+∥+)、残翅品系(vg∥vg)。
2.试剂
乙醚、乙醇、丙酸、蒸馏水、琼脂粉、玉米粉、酵母粉、蔗糖、红糖。
3.器材
恒温培养箱、双目解剖镜、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白瓷板、镊子、毛笔、解剖针、麻醉瓶、果蝇培养瓶(三角瓶和平底试管)、死蝇盛留器、海绵垫、脱脂棉、医用纱布、标签纸、牛皮纸、棉线、橡皮筋、酒精灯等。
实验操作程序
1.原种果蝇培养
于杂交实验开始前两周,20℃条件下分别培养长翅和残翅果蝇品系。待每个培养瓶幼虫化蛹之后,移去培养瓶中的成蝇,准备从羽化不超过12h的果蝇中挑选杂交亲本。
2.挑选杂交亲本果蝇
选长翅和残翅果蝇为亲本,做正交和反交组合。由于雌蝇生殖器官中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保留大量精子,供多次排卵受精用,因此做杂交实验前必须收集未交配过的处女蝇。刚羽化的雌蝇在12h内一般无交配能力,因此在杂交实验开始前放出亲本培养瓶中的所有成蝇,然后每隔10~12h收集一次刚羽化出的成蝇,并将雌雄蝇分开饲养。收集处女蝇数量的多少根据需要而定,通常不少于5对。
3.麻醉接种
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正反交同时进行。即长翅♀×残翅♂,残翅♀×长翅♂。将所选处女蝇按品系分别麻醉,按不同杂交组合分别选取雌、雄蝇各6~10只移入杂交瓶中,为了防止昏迷果蝇被培养基粘住,可将培养瓶放倒,将果蝇置于瓶壁,待其完全苏醒后再将培养瓶直立,贴上标签。标明杂交亲本、杂交日期、实验人姓名。将杂交瓶放在25℃恒温箱内培养。
4.去亲本
杂交培养7d后,亲本果蝇都已杂交产卵。在杂种幼虫化蛹羽化前,将亲本移出弃去,目的是防止亲本与F1代成蝇发生回交(移去的果蝇最好处死)。
5.观察杂种F1代
继续培养7d,F1代果蝇羽化为成虫后,经麻醉在白瓷板上用解剖镜观察和统计正反交F1代个体的性状,判断F1代个体的性状是否和预期结果一致。
6.培养杂交F2代
分别收集正反交F1代果蝇6~10对放入一新培养瓶,在25℃恒温箱内继续培养7d后,移去F1代果蝇。再培养7d,F2代成蝇出现,观察并统计F2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数目。并将观察结果填入表2-Ⅰ-2。(www.daowen.com)
7.统计检验
用χ2检验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检验,验证分离定律。
表2-Ⅰ-2 正反交F1代和F2代果蝇翅型观察记录表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观察和统计正反交F1代果蝇的表型和个体数,并将正反交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单因子杂交实验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
2.观察和统计正反交F2代果蝇的表型和个体数,计算不同表型之间的比例,根据实验观察和统计结果做χ2检验(表2-Ⅰ-3)。
表2-Ⅰ-3 实验结果χ2检验表
自由度(df)=n-1χ2=∑(O-E)2/E
在遗传实验中,实际观察值一般不会跟理论预期值完全一致。那么,实验观察值与理论预期值之间的偏差,到底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还是由非偶然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运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加以检验。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称为χ2检验(Chi-square test),也称为适合度(goodness of fit)检验法。其计算公式为:
χ2=∑(O-E)2/E
上式中O为实际观察数,E为理论预期数,Σ为各项总和。χ2的自由度df(即分离类型组数n减去1)=n-1。根据自由度,可从χ2分布表查出χ2的概率范围。一般要求χ2的概率P>0.05时,才可认为实验观察值与理论预期值相符,即它们之间的偏差属于随机误差。
查χ2表(df=2-1=1),若P>0.05,表明实验观察数与预期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者之间的偏差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实验观察数符合理论假设;若P<0.05,说明实验观察数与预期数差异显著,不符合理论假设。
孟德尔定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毋庸置疑。如果实验观察数值与预期数值之间差异显著,通常可能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1)培养密度过大,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型个体生存不利,死亡率高于相应野生型。
(2)亲本移去不彻底,或在实验过程中有外来果蝇混入并参与交配。
(3)新羽化果蝇意外死亡,导致性状判断失误,影响实验观察数据。
(4)不同性状果蝇发育时间长短稍有不同,由于统计杂交数据时间短,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偏差。
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挑选处女蝇的时间,挑选的处女蝇最好单独培养2~3d,如果有幼虫出现,说明有非处女蝇混杂。
2.当发现培养瓶内有蛹出现后应及时将亲本移去并处死,以防发生回交或混杂。
3.观察和统计F1代、F2代果蝇时,先对果蝇进行深度麻醉,再进行观察统计。特别是观察翅型时,尽量避免果蝇死亡导致翅膀外展,干扰性状观察。
4.乙醚是神经麻醉剂,果蝇的麻醉操作应在有通风装置的实验室中进行。
作业与思考题
1.如果分别对F1代和F2代的雌雄果蝇进行统计分析,分离规律的验证结论有否不同?
2.纯合亲本杂交时需选择处女蝇,那么F1代雌雄个体间杂交产生F2代时是否还需要选择处女蝇?为什么?
3.正反交的实验结果必然相同吗?如果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