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果蝇遗传分析实验成果

果蝇遗传分析实验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0年,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学科的诞生。迄今为止,这三大遗传规律依然是生物细胞核基因及其控制性状遗传分析最基本和不可动摇的基础。本部分实验内容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并利用三大遗传规律对生物质量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遗传分析,揭示不同性状遗传行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揭示基因在生物世代之间的传递方式和表达规律,并以此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是遗传学的核心任务之一。1865年,孟德尔(Mendel G.)在长达八年的豌豆(Pisum sativum)杂交试验的基础上,按杂交后代系谱记载、分析单位性状的传递规律,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说”,并揭示了性状遗传的两个普遍规律——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1900年,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学科的诞生。1903年,苏顿(Sutton W.S.)和波维利(Boveri T.)基于核内染色体与基因(即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的平行性先后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上。这一学说将孟德尔规律与细胞学取得的成就结合起来。1909年,摩尔根(Morgan T.H.)等人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遗传试验证实并发展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同时提出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遗传定律,揭示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世代间传递时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基因论。迄今为止,这三大遗传规律依然是生物细胞核基因及其控制性状遗传分析最基本和不可动摇的基础。它们同时也揭示了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基因重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三大遗传基本规律是在相对性状差异明显(表现为类别差异、群体性状变异间断分布)的质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但是从本质上说,控制连续变异数量性状的核基因在世代间传递依然遵循这些规律,只是由于数量性状表现的特殊性,需要借助更多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遗传分析。(www.daowen.com)

本部分实验内容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并利用三大遗传规律对生物质量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遗传分析,揭示不同性状遗传行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常经典遗传学在对生物某一单位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时,需要首先确定该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还是受多对基因控制,然后确定每一对基因与其他已知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受多对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可能还需要分析各对基因共同作用时表现的互作关系类型;为了进一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基因定位,gene mapping),往往还需要选择一些位置已知并与所研究基因间连锁较紧密的基因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连锁分析,绘制连锁遗传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