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在学院层面推行国际化和实施变革,首先需改变国际化的观念。因为,观念被看作是“各种政策制度行为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21]其对个体的行为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国际化观念主要是指人们对国际化的理解与看法。访谈研究中发现,阻碍院长开展国际化活动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国际化的理解与实施存在功利性的倾向。
顾名思义,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指的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其现实的主要表现,至少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追求急功近利,缺乏价值理性。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6个阶段。(1)1895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移植西方模式阶段;(2)1912至1927年北伐统一前的现代大学成型阶段;(3)1927至1949年的曲折徘徊阶段;(4)1950到1960年的全盘学苏阶段;(5)1961至1978年闭关锁国阶段;(6)1978到现在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前四个阶段,先是学德、学美,然后是学苏,一直在曲折辗转中徘徊前行。第五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基本停滞,以致在第六个阶段开始的时候,即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新打开国门以后,才猛然发现与国外大学有着巨大的差距。强烈的落后感和自卑感,使得国人很难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理解与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与知识,而以一种较为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对待国际化的发展。这种将国际化视为一种发展策略和实施工具的思想,很容易使我国高校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利”的短期行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发展趋于量化的驱动实现量化的结果——依靠重金投入引进人才与科研成果,来实现学术成果发表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较少涉及国际化最根本性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制度方面的变革。特别是在国家实行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更是将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目标追求引向了极致。
二是“被动国际化”,缺乏主动意识。从国际化发展类型的角度看,我国属于后发再生型。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被动国际化”的发展状态中。作者在访谈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国际化发展不平衡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普遍现象。沿海地区普遍优于内陆地区,重点高校普遍优于一般院校,本科院校普遍优于高职专科院校,自然学科优于人文学科。目前很多地方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自生自灭、或者求生存的启动阶段。一些地方高校领导和院长认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创办世界高水平大学,是国内一批研究型大学的事情,因此缺乏主动进取和发展规划,国际化经常被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心动行不动”的境地。一些院校在人员派出和引进、合作项目的开展等方面仍然停留在“等、靠、要”的状况,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和争取、整合资源的努力。
三是追求数量指标,缺乏质量意识。有的高校认为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列出了具体的数量指标:“(1)科研经费不低于10亿人民币。(2)年度SCI(含SSCI)论文数量应达到1500篇。(3)年度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论文数量应达到4篇。(4)学校的院士人数应占院士总人数的7%。(5)重视但不可以追求诺贝尔奖的获得。(6)通过建立比较优势确定学术声誉。”[22]如果“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仅是一些数字化指标即可表达,那么其建成的时间与程度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要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看他是否能够或者已经培养了多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国际化恢复和发展初期,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的选择是可以理解和无可厚非的,它是价值行为主体内在驱动的一种动力。但是,随着国际化发展的逐步深入,这种价值取向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的一面。如果国际化发展到与西方国家大学愈来愈近的时候,或者说我国的一些大学逐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时候,国际化这一工具和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就无从谈起。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大学的逻辑起点是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创造,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高校国际化最重要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新时期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而知识是无国界的或跨国界的。因此,高校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交流性、通用性及开放性”为基本原则,对内调整“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及管理制度”,对外加强项目合作质量及人员的国际交流的层次,这是师生形成多元文化视野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过程。[23]因此,教育国际化不能简单地设立短期的发展指标,不能只局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策略上,不能将其只当作是高水平大学的专利。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呼唤高等学校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世界知识体系和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既包括学术型人才,也包括技能型人才。国际化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所需人才的总体要求。[24]我们应当将功利价值与理性价值有效结合起来,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健康发展。
加拿大国际化研究的著名专家Knight认为,国际化是“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25]她强调国际化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是整合,而不是取代。她指出国际化强调三个维度:国际化的维度、跨文化的维度、全球视野的维度,说明了国际化过程在广度和深度上有着丰富的内涵。此外,国际化也拓展了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说法,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都被概括进来。(www.daowen.com)
目前较为普遍的共识是,大学国际化包括不同国籍师生互换、高校学历互认、学者学术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等[26]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内涵,而且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扩展。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院长都能做到重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国际交流、科研国际合作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并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观念变革、学生交流、教学过程国际化和校园国际化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的问题。
国际化发展需要建立正确的国际化观念。要充分认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看到国际化发展对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也要看到国际化决不是指全盘西化,它是相对于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而言的,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体系而言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学术交流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重点、政治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这种双向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及其带来影响的途径则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通常采用渗透、分化和边际化三种控制措施,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国际化过程中注意加强本土化,增强民族性,实现国际交流的多样化,反渗透,不能光是接受,而且要给予。要认识到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潜藏着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殖民主义的倾向。因此,做出有效的抵制和防范,预防某种文化的单向侵略与扩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世界各国文化结构的多样性、文化生态免遭灾难性破坏。[27]“文化独立性原则,文化融合和兼容并蓄的原则”无疑是促使教育国际化所应当坚持和重视的重要原则。[28]
不能简单地将国际化当作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工具和策略,应将其当作是一种新时期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要把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作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将这一思想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按照这一思想,重新审视现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与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要在其中加入国际化的元素。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造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29]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出国交流的规模,增强他们参与国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扩大学生出国交流的规模,从理想的角度是最好的,但是实践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它将受到经费上的严重制约。为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校园国际化文化环境的建设,如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外国留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的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举办国际文化节,开展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课外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校园里得到国际文化的熏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佳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生态平衡环境。大学和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需要一种学术生态平衡的环境。如果要建设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则需要在校园内创设一种“异质性的、语言混杂的、文化多元、种族多样的人文和学术生态平衡”[30]的环境氛围。这能够将各种外部刺激在校园国际化建设中最有效的运用,既能促使大学成为时代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的集散与转换之地,实现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发生火花般碰撞与相互融合,源于西方和东方的思维与沟通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善,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得到综合运用。世界通融性的新环境无疑是创新的思想得到了凸显和升华的最佳场所。具有创新性的思维通常是在师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发生,而极具创造能力和国际素养的人才通常是在这样具有多元的、挑战性而融合的环境熏陶中得到培养和提高。[31]
目前,在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还客观存在着基层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的领导层对国际化发展是高度重视的,也形成了一些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但是在院系层面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够和执行不力的现象,有些院系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师资队伍结构上,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比例过低,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和与国外同行顺利交流的人数偏少,由于语言障碍,很多教师缺乏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机会较少,已有的国际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组织对该校学生交流情况的调查发现,只有比例为38.2%和40.1%的学生是“经常”或“多次”使用外文网络资源和外文教材;只有14%的学生是“经常”或“多次”选修外教或外语授课的课程、参加国际会议、报告;仅有12.6%的学生是“经常”或“多次”与国际学生进行交流。此外,有超过40%的学士从不参加校内国际会议、报告、与国际学生交流,而从不阅读外文学术论文的学生也超过30%的比例。[32]作为我国顶尖大学的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大学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前已述及,高校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而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的。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元素,要在校园内建设国际化的环境,但是这项工作没有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和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不能完成的。因为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从事学术性很强的教学、研究或学习,所进行的是精神生产,主要靠自己独立钻研和思考、探索,只有靠内在动力,也就是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完成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因为教师被誉为“高校国际化的发动机”,是实现国际化培养目标、教育与教学计划的关键;教师自觉、主动的探索和研究方可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国际化改革。同时,学生参与国际化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性很大程度受教师的激励。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增强内聚力,而且对提高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提高有效性,都有极大的好处。
由此,院长需要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此解决高校国际化发展教育主体边缘化的问题。外部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对高等学校内部变革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关系。学科的内在逻辑必然要干预高教系统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过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具备一种强烈的学科信念,它有可能使思想僵化,易使人固守某种狭窄的专业和独特角色,不能依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对新事物反应迟钝,从而成为对变革的阻力。因此,要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环境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引导他们运用教育内部规律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维持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动态平衡,调动他们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