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化进程中高校院长角色的困难与问题

国际化进程中高校院长角色的困难与问题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院国际化进程中,院长们承担着众多的角色,他们推行学院国际化的工作并不都能一帆风顺,他们也遭遇了众多的困难与问题。首先,他们对院长对国际化角色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两种类型。我感觉中国文学方面的国际化应该在国内进行。首先,对于一个发源于本土性的学科,发源地在中国,在国外很难找到对口与接轨的合作。

国际化进程中高校院长角色的困难与问题

在2012年广东省部分高校国际化评价活动中总结得出一个重要观点: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国际化的学院。在学院的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院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上传下达的“二传手”,更是学院国际化建设的倡导者、规划者、实施者,也是国际化资源的开拓者。在学院国际化进程中,院长们承担着众多的角色,他们推行学院国际化的工作并不都能一帆风顺,他们也遭遇了众多的困难与问题。经与近30位院长进行深度访谈,作者尝试从多个维度与角度了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履行的角色责任、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在整理、分析访谈资料过程中,作者努力解读院长从其自身的角度所持的观点与他们所期待的支持,以尽可能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的背后成因。作者发现院长在推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了观念有待转变、活动经费不足、骨干队伍不强、联系渠道不畅、环境建设滞后、活动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1.国际化观念有待转变

国际化并非是一流大学或者研究性大学的专利,而是所有大学的发展趋势。在访谈中发现,受访的院长对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部分院长认为国际化只是“985”和“211”工程高校的专利;或者只有在中心城市的高校才能开展国际化;[10]或者是医学、理科、工科等自然学科和管理学科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不需要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或者无法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因为他们认为人文学科具有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国际与民族特征,难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无法进行接轨。

首先,他们对院长对国际化角色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两种类型。[11]主动认同的院长认为国际化是高校和学院发展的内在需要,国际化对高校和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自身角色的职责所在。在角色扮演的表现上,主动认同的院长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和学院的国际化,积极主导、组织、开展学院的各项国际化工作。他们取得的国际化工作成效通常比较显著。H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W院长认为自己是一位缺乏外语能力、却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院长,他认为国际化是学院、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的必要途径,他在访谈中分享了他的观点及在实际中所开展的具体活动。

我认为国际化是可以真正将一个专业、一个学院带到被国际同行认可的途径。我经常和我的学生分享我的看法,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化活动。我觉得国际化对我们学院、对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现在不通过国际化将学院引领到国际平台、发展到国际水平的话,那未来就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也无法到国际上去和别人平等地对话,也没办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文化与规则的高层次人才。这是适应国家未来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国际化发展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设置了本科生的国际班,组织学生参加澳大利亚短期的访学交流活动。我们和对方协议,对老师和学生为期2个月、3个月的学习免收学费,以减轻师生的经济负担。我们还组织与国外大学联合申请国家的国际化项目,开展科研合作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但是我们学院不大,一共有40位教师,一年大约有4到5位老师外出访学交流。未来我们还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克服困难,鼓励老师到国外大学访问交流,并确保教授、副教授、讲师在国外有一年的交流经历,鼓励他们做博士后参加国际会议。我们与香港一些大学的学院定期联合组织国际会议,两地轮流组织。(H大学W院长)

而被动认同的院长虽然也认可高校和学院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推动国际化、开展国际化工作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学校的考核要求和经费鼓励政策驱使。持被动认同观念的院长在国际化工作推动方面态度也比较被动,成效不显著。这些院长所开展的国际化工作更多是停留在一般的呼吁层面。所在学院满足于随大流,虽然也有国际化的总体发展目标,但是缺乏目标的具体分解,缺乏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具体要求,缺乏专项实施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的学院将国际化当作是装点门面的花架子,或者应付学校的考核而做些呼吁,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如前文受访的某院长提到,他们推进国际化的动因在于学校已经将该项任务作为考核院长工作的指标之一,因此不得不做。但他也提到,他所在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受经费与学科特性的限制,他们无法深入开展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受访的N大学文学院的L院长也持这样的观点。

我感觉中国文学方面的国际化应该在国内进行。首先,对于一个发源于本土性的学科,发源地在中国,在国外很难找到对口与接轨的合作。另外很少有学生需要到国外留学学中文的,老师出去也是搞国际汉语教育而已。我们人文学院的经费比较少,教育部支持的课题仅有8万到10万,难以支持教师或者学生外出访学交流。此外,省级的课题3万,厅级课题5千、3千,更是难以支持教师的跨境交流了,毕竟交通、住宿等需要不少的开支。因此,从我们这个学科来说,一定要进行国际化方面交流的话,最多是一种学术意见上的交流,很难开展项目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缺乏参与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出去交流的人数就比较少。(N大学L院长)

其次,观念落后还体现在部分院长将国际化工作理解为外事处或者国际交流学院的工作;就学院的工作而言,国际化仅是一般的“迎来送往”“出出进进”的工作,或者对其他职能部门开展象征性的协助工作,导致国际化游离在高校中心工作之外。目前,还有不少的院长和教师认为国际化不过是师生往来、简单的项目合作等迎来送往的活动,并未将国际化的理念、内涵与内容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教学过程和管理工作等体系之中,也没有将国际化理解为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及必然趋势,[12]所以并未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工作的日程中。作者发现不少院长及其他管理者以工具性的观点来看待大学的国际化,因而导致了部分管理者、教师和行政人员对国际化观念的理解偏差。虽然马克思·韦伯认为直接影响与决定人们行为的是“物质与观念的利益,而非观念”本身[13],他指出人的行为是受这一种观念引导下形成的“世界观”所驱动的,即人的观念还是影响着人的行为。对国际化理解不充分或者有偏差的最明显表现为价值观念功利化、发展重点表层化、教育主体边缘化

第三,部分院长还将国际化工作停留在部分人员的对外交流层面。学校比较重视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对外交流,比较重视人员的派出和国外专家的引进,比较重视三大索引论文数量的增加和与国外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而比较忽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对外交流,比较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造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比较忽视校园国际化环境和文化的建设。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国际化的不够重视和理解不够全面而导致。现今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人才,更需要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由此,国际化是所有高校的发展和必经之路。[14]

2.活动经费不足

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通常被当作衡量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努力程度的指标。在国际化方面的投入程度也视作衡量国家与高校对学院国际化的重视及其努力程度。高校国际化是需要巨资投入的系统工程。国际化师资引进、师生交流、环境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实验与研究所需设备、环境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从研究中发现,经费是影响院长推动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访院长普遍认为经费不足是影响他们开展国际化的最大因素。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院长都提及经费问题,一再强调经费的不足。只有一个文学院的院长认为他们的经费足够(据作者后来了解,该学院为中文学院,师生外出交流不多,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师)。在这一问题上,院长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国家和学校提供的经费有限,导致相关的标准很低,无法开展正常的、必要的交流与接待,应对师资聘请方面更是杯水车薪,更不用说聘请或者引进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目前高校拨款难以支付聘请国外高水平师资的费用,对教师出访和学生交流的资助也是非常的不足。而经费的来源,据受访院长反映,主要是依靠国家及高校拨款,学院筹措的经费主要是来自课题及项目。Z大学A院长认为经费不足是因为没有做好募集工作。

国际化的经费筹措方面,我们做得不是非常好。我们主要的经费还是来自于亚洲地区,没有来源于亚洲地区以外的经费,如美洲、欧洲。但我希望我们未来能做得更好一点,包括通过产业化的合作获得国外的资金支持。因此经费不足是限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现在适逢人民币贬值,教师、学生出国的花费很大。我们从国外请人也要给人家国外的待遇,目前的经费支持额度请不了几个人。

我想强调一下我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筹集国际化的经费。目前我们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与亚洲地区的产业合作,包括一些种植、水产养殖,推广得不错,这是我们主要支持特殊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贡献。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我认为是师生外语水平方面的限制,很多教师与学生的外语不好,很难开展直接的交流。(Z大学A院长)

有关经费方面,我们目前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学校拨款、学院及教师的科研项目。项目经费的额度还比较大,但学校拨款数目有限,如我们邀请国外的教授来讲学,学校只支持2万块钱,难以覆盖所需开支。我认为学校拨款应有倾向政策,如不应该实施“撒胡椒面”的做法,要对我们这样较大的学院有所倾斜。(H大学LX院长)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无疑是导致高校国际化经费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据一些受访院长反映,学院的国际化管理经费一年才2万块。目前中国公立高校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性拨款办学。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活动,我国高校国际化需要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对大学教育的投入。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省级等地方政府资助的专项经费(如“985”专项经费)和专项基金(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

此外,经费管理制度也给院长们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拥有大量科研经费的理工科学院。压力主要来源于经费分配与使用规定过死,教师或者学院无法灵活支配。根据国家纵向经费管理规定,经费到账后,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钱花掉。再者,要求设备购买的资金占据整个项目科研经费中的一大块,即规定大部分用来购买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然而规定过于固化而设备购买周期长容易导致经费的浪费,从下订单到到货可能要一年半年的时间,仪器到了后仅使用半年一年,就要退休了。

受访的大部分院长认为,国家在经费支配与使用方面对项目主持人或者相关学者缺乏信任。这个是中国大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管得严格是需要,但管得过死是误区。Z大学A院长认为,在国外很多教授,从政府申请到经费后,可以自由分配预算,只要在该用的范围即可。尽管也有规定的使用时间,但对管理者与教授充分信任。因为很多教授都有较高的固定工资,有特定的标准。而在中国,教师或者教授待遇标准定得过低,导致部分教师或者教授想方设法去钻空子出现滥用经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分析,把教授、技术人员、教辅人员的工资都改善、提高,才有可能推动国际化稳定和持续发展。经费不足不仅使有关工作无法开展,处于“无米下锅”、捉襟见肘的境地,也极大地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骨干队伍不强

经调查和访谈,作者发现院长们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缺乏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骨干是大学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大学是培养人与科学研究等活动之场所,在大学教育的活动中,不仅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和管理人员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三者在人才培养这一活动过程中,缺一不可。随着大学国际化的开展,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过去传统大学通常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所以往往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从培养“专才”视角转为培育更具“前瞻目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或者培养“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国际化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与生活环境”[15]的人才。国际化的人才培育目标,对大学师资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国际化工作的人才骨干)提出了全新的、更具挑战性的要求。而目前,这一类人才的紧缺使院长们面临着另外一个挑战。通过与各位院长的访谈,发现在学院层面负责开展国际化建设、懂外语、钻专业、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与良好专业素养的人才非常少,大部分院长因此被置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况,很多琐碎的事情都需要院长本人亲力亲为。尽管在国家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的推动下,留学“归国潮”兴起,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和学者回国服务,大学国际化所需的专业师资和管理人才得到了很大补充,但这对整个大学系统还是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巨大需求。

首先,大学国际化骨干教师的需求缺口大。如前文所述,大学国际化需要融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开展高校国际化,最基本的要求是适应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即需要熟悉所在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并能用外语进行专业教学的教师。目前,很多高校、学院在教师招聘的时候要求具有海外留学、访学或者工作的经历。当然并非是说没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具备该类教学能力,只是具有类似经历的教师具有更多的途径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国际前沿发展,或者拥有更多获得国际化资源的渠道。

其次,具有开展国际化业务能力,且熟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管理惯例的管理人才紧缺。[16]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岗的部分管理人员虽然明白国际化理论及辅助的模式,却对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缺乏理性认识,也感受不到国际化对大学未来发展所带来影响的作用。高校国际化通常被理解为围绕两个层面而开展活动,一是国家层面,二是院校层面。国家层面通常是基于国家和教育发展所做的宏观引导和政策;院校层面的国际化通常是中观或者实际的合作与交流的实施与操作。在导向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导向,如澳洲高校国际化是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而开展;美国高校的国际化是出于人才战略、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利益驱动。而中国现阶段的高校国际化,更多的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角度进行部署及实施的。因此,负责这一方面工作的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不同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政策与实施模式,更需要通晓国际上通行的学术管理规范、管理惯例与评价体系。

通过访谈发现,最使院长倍感压力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具有国际化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及相关专业研究能力的专职人员。只有少部分学院设置了国际化管理人员岗位,设有专人负责国际化管理实务工作,而在大部分受访学院是由院长和教师或者办公室其他人员兼任。这不仅导致了原本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的院长与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身心承受很大压力,也会造成相关工作无法持续开展。很多学院因没有固定编制无法聘请到高层次专门人才负责本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另外,学院办公室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英文水平、专业水平与科技水平都没有达到与国外学者直接交流的程度。开展高校国际化,很多方面需要和国外的学者与研究人员进行直接交流,负责人需要具有语言方面的能力和相关专业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直接、顺利地与外面进行交流和开展合作。

H大学LX院长认为,人员不足是导致院长工作量增加、影响国际化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

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压力在哪里呢?主要是院长公事繁杂,会议太多。我们作为教授,具有较丰富的学术人脉,可以请到国外很多教授进行座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经费问题,要给这些教授相应的待遇,如他们在国外的待遇,但目前我们无法为之提供较为匹配的待遇。第二,我们需要专人来负责接待过来访学或者讲学的学者、学生。由于目前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所以院长不得不亲自出马。但是院长的行政、学术和教学工作繁多,时间上、精力上很难全部兼顾。(H学院LX院长)

S大学理学院LW院长在访谈中多次谈及专业人员不足对国际化开展的影响。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这个问题上,由于我们学院本身没有固定人员从事这个工作,一般由教授兼职承担,教授承受很大的压力。庆幸的是我的教授助手非常好,很多事情做得很认真。但我觉得体制上有欠缺。目前,我们办公室很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且他们英文水平尤其是科技英文水平不够。开展国际交流,很多事情需要和外国人直接沟通。我们现有的办公室人员达不到这个要求。即使他们英语沟通能力达到,囿于专业水平,也很难处理很多专业上的问题。此外,我们还亟需高校或者学院对外宣传与沟通的专门人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们大学的知名度。我认为在学院应该设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职办公室与专职人员,并聘请能够处理技术转让等问题的专职负责人和相关律师。学校在这一方面做得也不够,中科院做得很好,他们有专业律师来协助他们对外的事务。我觉得如果实现需要产业化、需要国际化,但没有一个国际化的模式,是不行的。因此,我们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设立两个部门,除了前面说的PR,另外一个是负责专门的技术转化、开发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帮助老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并且能够进行市场交易。哈佛、MIT、斯坦福这些高校都做得很好,他们因为技术转化、转让为学校获得了非常多的经费。这个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学校急需开展的,因为教师本身难以完成,且对整个大学或者学院的国际化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制度上要保证人员的充足和稳定,包括编制和待遇。(S大学LW院长)

4.国际化联系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主要从国家和院校两个层面来开展,当然个体(主要指师生)也是国际化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内容大致分为开放办学、联合培养和项目合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国家相关部门、院校之间或者国际组织等推动下开展的。如学生在不同国家间的流动;学者与研究者国际化流动;教育课程的国际化;通过开放的学习项目和新技术而加强国家间的国际联系;政府部门、高校之间在学术研究、课程发展、师生交换及其他国际化的双边活动;通过国际组织、联盟如全球大学联盟等开展的多边合作;基于经济驱动的教育服务等的出口活动。从相关者理论角度,凡参与活动的团体、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体构成。上述活动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政府组织、国际组织、非政府非盈利组织、院校和研究组织及个体。如何与本国、本地或者本大学以外的组织加强联系,是国际化活动成功开展的第一步。

目前,中国高校国际化开展的渠道主要为高等教育机构(行政部门)、高校海归群体、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师生。但这些渠道的功能作用还相对有限,对于庞大的需求缺口,还需继续扩张交流的渠道。这也对任职于高校核心组织中的院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作者曾走访了广东省内20多所和省外4所(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南京大学)高校,对广东20多位院长进行了访谈。Z大学L院长在访谈中提出了广东高校在对外联系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学校所在的地域会限制国际化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和大的政策方面。广东在古代被称为南蛮地区,现在距离国家的政治与文化、资源中心首都比较远。广州城市的整体影响排在北京、上海之后,世界级的顶尖人才通常汇聚于北京、上海的高校。比如中科大拥有几十个“青千”,而广东最好的大学不到10个。由于远离资源中心,也造成广东高校申请顶尖课题有难度,能申请到的数量有限。上述之弊源于长期积累,虽然广东经济实力比较强,一定程度能够弥补上述不足。中山大学代表着中国南方高校国际化高水平,该大学在开展对外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与法国联合建立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与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

合作模式选择上,学院通常采用人才联合培养及联合实验室等项目模式。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命科学大学部)。该学院先后成立了中山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中山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实验室,同时,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蛋白质研究中心。[17]追溯这三个学院的成立历史发现,最后达成的合作都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互访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而且都沿袭一个有意思的路径,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访学交流后保持着不断的合作与联系,从最初的交流与互派学生到项目合作,再到共建学院联合实验室。但这一个过程都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是对外联系的最好渠道,是牵线搭桥的“媒人”。H大学工学院负责国际化工作的L院长,原是牛津大学的访学学者,交流工作结束后,他继续保持与导师在科研合作方面的联系。其后,L院长将与原来导师的合作关系扩张到所在的学院合作,除了共同成立实验室,还在H大学工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

在对外联系上,广东高校有着地域上的优势与便利。广东地处沿海,与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毗邻,经济与贸易上合作密切。经济合作、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推动了教育上的合作与联系,推动了广东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在经济上,广东作为经济改革前沿阵地,在改革后的30多年取得了经济上的腾飞,这无疑也是广东高校发展的最坚实基础,可以为高校国际化提供最有力的经济保障。但从为数不多的文献中发现,广东高校国际化及其在对外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除了没有很好利用本身的地理上、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优势外,还有高校本身发展的瓶颈问题。

王璐(2006)在其研究中指出,广东省在地缘、人缘和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对高校国际化的影响并未完全发挥。首先,社会庞大的资金并未导入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其次,留学生招收的数量和质量并未体现这一优势的成果,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等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也较为显著;第三,基于上述优势,广东高校在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势还处于有待开发与利用的状态。因此,充分利用地域、人缘、经济上的优势,为广东高校国际化发展开拓更多的资源渠道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一个工作任务。

除此之外,还需借助其他的途径,如社会力量及高等教育机构方面的作为,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如华南理工大学利用其与驻穗总领事馆渠道,与英国、美国、荷兰、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拓宽了该校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也为教师到国外高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18]此外,还有汕头大学和嘉应学院利用本地企业家与华侨的资助及海外关系,为师生搭建了不少海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给予高校国际化非常大的推动力。

然而,上述的成果质量与数量有待提高。广东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发展国际化水平相差甚远。甚至广东的邻省湖南、湖北两省在高校国际化上,特别是对外联系方面,都给广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有数据显示,最近30多年,湖南省政府加大对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除在管理上、协调与服务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外,还为湖南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牵线搭桥、创建平台,拓宽合作渠道。到目前为止,由湖南省教育部门牵头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官方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以此搭建平台,引进了很多国外的专家、教师到各类高校开展语言和专业教学工作。同时,上述举措也为很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出国进修、研究与学习的机会。

还有的交流渠道是被称为“海归”的学者来牵引的。他们的加盟成为推动中国大学现代化及国际化过程中各个方面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在高校国际化方面的影响特别重要。他们在中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及科研机构联系与合作上起到了网络节点的关键作用。在很多的合作中,特别是高层次的合作,“海归”除了起到连接作用外,更多的是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从海外归国的学者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与高校制定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引进“海归”人才的新法规、政策与措施,其中包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的出台为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政府及高校的上述作为及其影响正加速“海归”学者回国、来华开展学术与科研活动的步伐。

但是,由于“海归”学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国内高校竞争较为激烈的学术环境下易出现“水土不服”,特别是他们可能对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是敏感。这不仅会导致“海归”学者工作流动性过快,也会影响后续“海归”学者和其他大师级名师的引进。因此,改革大学的学术与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与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引进优质人才,也有利于“海归”及引进学者积极参与高校的各项改革,且为高校国际化建设发挥他们不可代替的作用。“海归”学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形成的研究与学术理念,以及他们在大学里建立的学术人脉关系都有助于推动国内高校管理体制与国际化接轨,也有助于拓展国内大学开展科研、学术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渠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院长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国际教育机构的联系,不断开拓新的学术与科研合作领域,加大教师、管理者与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力度。

5.国际化校园环境建设滞后

国际化对我国高校发展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必要性日渐凸显。因此,营造国际化程度高的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术研究氛围,是高校国际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生活与交流、交往的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培养能力的摇篮。毫无疑问,高校也是一个学生为适应未来国际化环境做准备的社会,他们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国际化的课程与知识体系的环境,更直接地说,他们需要一个国际化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国际化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理解能力。[19]通过外语及与相关课程的学习,与来自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学者进行交流,增加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如对不同国家与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及逻辑思维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未来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阈思考问题,特别是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国际化校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趋于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力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更是把世界变成“地球村”,通晓外语、理解多元文化、熟悉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方可以在国际事物中游刃有余。

国际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体系之中。校园国际化不仅是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标尺,也是高校国际化的内容之一。然而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发展带来机遇之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近年来国际化关照下的校园环境建设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因此成为高教研究的学者所关注的热点。[20]有学者认为国际化具有“双重性”特征,“国际化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各种不同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是一种研究工具,是我们研判、解读、破解国际化条件下各种问题的视角和背景,也是学者们用于概念建构和理论推演的一种环境”。基于后者,“国际化”则可用于分析和研究高校国际化校园环境的问题理论依据。[21](www.daowen.com)

从上述理论分析中可知,现代高校校园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矛盾与困境。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处于“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系统之中。高校校园处于半封闭的环境中,从空间、时间上来说,都定格于学生及教师学习、研究、交流的特定场所,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与价值理念,对外来的信息与文化都是有选择性地吸纳与交流。国际化的现代校园首先是配备了现代设施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校园,这无疑打破了传统校园与社会的屏障,将高校置于开放的社会系统中,使之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能量转换愈加频繁。

如何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既能吸纳有利于本校发展的信息与能力,又能传承本国本校特有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此外,国际化校园也难免导致主流性文化与异族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因为国际化的校园必然会因为人员的流动而产生文化的交流,因此校园文化的多元性确实存在必然性与必要性。随着“国际化”在校园推进,高校呈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异质性、语言混杂、文化多元、种族多样的人文和学术环境氛围。这是一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利于学科的交叉、利于文化的交融环境。校园里众多文化经历交汇融合、相互刺激、互相碰撞,激发创新精神的形成,有利于建设人文与学术生态平衡的校园环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性人才。

然而,高校校园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理解与包容地吸纳利于人才培养的人文与学术文化外,还需担当捍卫与传承中国传统的、主流的文化的使命,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打开大学的校门,犹如打开“潘多拉”的魔盒,里面有珍宝,也有糟粕,尤其是近年来,诸如涂鸦、滑板、摇滚音乐等众多体现所谓的“时尚生活文化元素”的文化载体,既包含有积极的人生观,也带有颓废的生活态度,冲击着现代青年的“三观”。那么如何处理好国际化进程中,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性与多元性的关系,建设人文与学术生态平衡国际化校园环境也是决策者与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22]

那么,地处广东的高校校园国际化的情况如何呢?受访院长普遍认为,校园国际化建设是大学(或者大学高层)的职责,非院长的职责范围。观念虽未直接决定人的行为,但却深刻影响人的决策与行为。虽然大部分院长并未过多谈及其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但有少部分院长提出了目前校园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其一是多校区的地理规划与建筑环境的规划缺乏人性化关照。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人数增长和大学学科院系的细分,大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原有的校园已经无法容纳不断增长的师生,不得不选择增加校区。很多高校在番禺大学城及周边城市建立了多个校区。其中Z大学就在广州市区有两个校区,番禺大学城有一个校区,另外珠海还有一个校区,一共四个校区。学校教师工作量大、资源分散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学生交流环境。

其二是高校环境建设经费的重复、职位设置的重叠与浪费,尤其是建设等经费重复投入。尽管学院里有很多名师,但分布于不同校区,无法把这些从事相关研究的老师集中在一起,难以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国际化氛围。相当部分院长认为区域性的割裂是影响学院国际化氛围的原因。而校内建设欠人性化考虑也是影响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如实验室设施任意摆放、并不考虑使用便利性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院长们提出在考虑整个校园环境建设时应把人性化放第一位,应考虑环境的设计与布局的使用便利性。同时,部分高校的信息系统较为滞后,如校园网络的速度非常慢,这些都无法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校园国际化所带来的冲击,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因限于本文篇幅不作细述,需另作详述与讨论。

6.国际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对于院长来说,建设一支人员精良、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工作能力的管理团队迫在眉睫。在拥有具备国际化视野、现代化和国际化观念且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的情况下,学院才可以为海外学者和学生提供无差异、舒适、人性化的环境和灵活、高效的管理服务。[23]从广东省所开展的两次高校国际化水平评价活动及对广东部分学校院长的访谈中发现,目前广东高校国际化活动的成效以及高校国际化活动质量问题成为学者及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广东高校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引进的教师是语言教师,专家与高水平教师严重不足;学生构成不平衡。国际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种族文化多元、语言多样汇聚一起。但是当前到广东高校留学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短期的交换生和语言学习生;留学生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24]S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处的LA处长在访谈中指出,外语授课的科目不足是影响招收高质量留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是影响国际化活动质量的另外一个因素。

我们为国际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方面是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保障他们能够参加中文授课的课堂;第二方面设立外语授课的课程。但是本科课程覆盖范围太广,我们无法做到依靠全英授课的课程吸收学生,尽管我们有比例为18.4%的外籍教师,但他们是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之中。另外我们解决了英语授课的问题,但还存在专业问题。

而我们将外籍学生招收进来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国外接收留学生有着完善的一套,我们现在管理与设计针对中国学生为主体。我们对外籍学术管理和制度也没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去年有以色列的交换生到我们这里来,需要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合作。但是直到学生到来了,宿舍还是没有打扫。这些虽然是很细致的工作,但一样需要制定出具体的管理与服务目标。能否管理和服务好外籍学生与教师是对高校国际化管理的一个检验,涉及整个高校的各个部分,需要调整管理者的观念、工作方式和模式。(S大学LA院长)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尊崇的是一种功利目的的价值观,认为“大学要通过自身的声望和信誉在学术市场展开生源和经费的竞争。大学声望可以降低高等教育需求的弹性,大学可以向学生收取高昂的学费,并随着对更高的声誉不懈的追求而可能获得更多的办学经费”。[25]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将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学校和机构合作交流协议、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等看得很重,并将其作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指标。而师生的交流及培养学生的主旨逐渐处于边缘,这就偏离了大学原有的本质及其应有之意。不可否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目前我国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融入全球知识体系的捷径和战略性策略,以此培训我国目前急需的短缺、尖端科学技术人才。

知识本身就具有普遍性及国际性,而大学的本义职责为传授知识及创造知识,培养人才,从其产生之时便具有国际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把国际化视野与知识体系融入我国的教育体系之中,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形成一种国际视野与思考问题的方式。由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是扩大本校或者提高本国的声誉或者影响的策略、实现大学快速发展的捷径,也是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6]因此,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观。由此,我们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质量发展观。

【注释】

[1]高珣.大学国际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0-10

[2]刘国福.大学国际化探讨[J].太平洋学报,2008(2):9-17

[3]祁明德.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区域城市品牌结构研究—以广东为例[J].城市观察,2012(6):144-155

[4]陈昌贵.国际化与大学发展规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53-55.

[5]http://www.docin.com/p-7435984.html

[6]任初明.院长角色冲突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86

[7]Andre,R&Edwards.M.I.Training Women for Administration.Wome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1979(2)

[8]孙庆民.论角色性格[J].学术交流,2011(5):35-39

[9]李宛玲.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联性之研究[D].台湾:铭傅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张福昌.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J].江南大学学报,2002(2):86-90,95

[11]胡敏中.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价值观的认同与冲突[J].宁夏社会科学,2004(5):91-95

[12]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2001(4):13-16,32

[13]陈昌贵等.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究[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1月:42

[14]王桂林.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3):154-157

[15]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中国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研究会—中国高校大学国际化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4月.

[16]杨福玲.大学国际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7]许宁生,陈化北.国际化合作服务于国家需求与大学发展[J].国际化人才交流,2014(7):36-39

[18]陈昌贵,王璐.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66-72

[19]林伟连,许为民.“入世”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个重要环节[J].中国高教研究,2003(6):34-36

[20]冯刚.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6

[21]同上

[22]谢守成,肖微.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挑战与对策—以协同学为分析框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36-39

[23]张桂珍.一流的大学呼唤一流的管理[J].山东大学报,2012(3)

[24]王璐,陈昌贵.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报,2006(6):66-72

[25]W·约翰·摩根,申超.伦理学、经济学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2):27-35

[26]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