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才的流动、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扩大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加剧了结构性的失业。目前,产业结构模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其中发达的第三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标志。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到80%,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45%。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不低(2014年为48.2%),[41]而相比发达国家的比率,我国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2]依据WTO的协定,我国需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提供更为优质的对外贸易服务。据有关研究部门的测算,我国在未来5年提供数千万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尽管如此,所提供的人才还是在质量上、或者数量上无法满足这一产业的需求。因为进驻中国市场的国外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以及懂世界贸易规则的经、管、贸、法及财务方面的高级管理者。而精通外语与涉外业务的高级人才却严重的不足。同时,在我国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那些技能过时的人员却失业。这一种失业无疑是因人才培养的结构性错位而导致。目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就业结构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43]
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应有之意。[44]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高等教育初始状态。产生于12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的大学(university),在中世纪后期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其他国家。中世纪以来,大学本身就被赋予了特有国际化内涵。现代所使用的“大学”一词来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s,最初用来指代各种社团、共同体、法人团体(corporation)和行会等,并非今天严格意义上传授高深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组织或者学术场所。为体现与其他行会或者团体区别,13世纪初期出现了专门为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即另外一个拉丁语词组stuium general。再后来,universitas和stuium general的区别消失而趋于统一,由universtiy取代而意指现代意义的“大学”。这里提到stuium general意在说明大学从其建立之初就包含着国际化的内涵。英国学者拉什代尔(Hastings Rashdall)在其研究中指出,stuium general包含着“吸引或者至少邀请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某一特定国家或者地区学者前来学习的学校”。[45]这一观点和英国教育家纽曼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从最简单和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46]不言而喻,高校开展国际化是大学的应有之义,而非仅仅是因为知识具有无国界的特性而已。(www.daowen.com)
远古的东方世界里虽然还不存在欧洲那样严格意义的“大学”,但有着各种各样的负责传授当时最高水平的知识与学问、培养着当时社会需要的最高层次人才的学术研究中心等教育机构。随着东西方文明频繁交流,中世纪的“大学”与东方的“高等教育机构或者学术中心”相互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教育思想、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和教学论等方面,这些对近代和现代大学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