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大气污染治理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大气污染治理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化的本义就是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平等和城乡居民同富。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产业与农业生产应协调发展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农业生产发展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粮食。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大气污染治理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概念从狭义和广义方面有所区分。从狭义来讲,城市化单指人口的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的方式又有农村人口迁移为城市人口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两种,其中农村人口迁移进城市的方式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方式称为就地城市化。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城市化则是以迁移城市化为主。

从广义来讲,城市化则包括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等多方面。其中,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其他城市化的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中不断衍生培育出来的。例如,迁移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就地城市化,出现土地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又将原来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带来就地城市化,农村人口通过在城市生活工作,会逐渐适应并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发生生活方式城市化。

李克强总理提出人的城镇化概念,并指出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熊争艳,2013),其具有极深奥的内涵,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等同视为人口城市化,因为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基础,也可以理解为是城市化的核心。

2.城市化的基本原理

(1)城市化发生的前提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城市及城市化的产生,都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所有的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满足生存需要。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只要一小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就能供所有人满足生存的需要,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粮食从此出现,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依赖剩余粮食,在另外一些适宜的地方集中起来,从事用具制作、市场交易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于是产生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非农产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可以说,农业生产力发展产生的这两大“剩余”,是城市形成和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前提(于洪俊、宁越敏,1983)。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出现以后如何向前推动发展呢?如前所述,城市一旦形成,便会形成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活动的集聚,而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会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使农业劳动力长期只能获得仅等同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微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城市长期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农村迁移劳动力,低工资雇佣会快速形成资本积累,加上农村人口不断迁移进城,会产生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推动城市发展。

然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也不一样。根据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通常为零甚至为负值,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就使得城市的企业家会极大地压低迁移人口的雇用工资,甚至会出现与农业劳动同等的工资水平,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裕,所以只要城市能创造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也会从农村迁入城市寻找就业。显然,在这个阶段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推力”和城市“就业机会”是影响农村人口迁移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推动状态会一直持续到经济增长的“刘易斯拐点”。

随着经济增长到达“刘易斯拐点”,也就意味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完毕,城乡两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也将趋向一致。此时,决定农村人口是否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城乡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由于长期的低工资雇佣使得城市极快地完成了资本积累,产业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且集聚带来经济和规模迅速扩大,所创造的就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农村劳动力形成较强的“拉力”(吸引力),使得更多的农业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迁移。显然,这个阶段城市较高的收入水平是促进农村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因素。

3.城市化的本义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本义就是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平等和城乡居民同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化的发展更应该体现城乡共生发展和致力于城乡居民社会福祉共同提高,促进人类社会整体进步。主要是因为:

第一,农村和农业是孕育城市或城市化发生的“母亲”,因为城市或城市化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没有这两大剩余,城市或城市化根本没有条件发生。

第二,农业生产的两大剩余为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基础。虽然在城市形成以后的一定阶段,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发展,但城市化仍然不能脱离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为没有农业持续提供的剩余粮食,城市人口就没有办法生存,没有农业不断提供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人口又从何谈起?因此,即使城市形成以后的发展,也仍然离不开农业,仍必须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第三,农村广大腹地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发展,而城市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源和原材料都要依赖广大农村提供,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又反过来要供给农村消费而产生价值。因此,没有广大农村,城市和城市化发展不能持续。

第四,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保障。尽管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让城市成为物质财富创造的中心,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今天全球都在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最接近自然生态的农村,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整体生态的持续性都具有重要作用。(www.daowen.com)

4.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纵观城市化发展的概念和动力,以及多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城市化发展呈现以下一些规律。

(1)城市化具有集约性并能创造效益

虽然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城市一旦形成,便能通过推动城市发展把非集约转变为集约、把低效益转变为高效益。尤其是城市化能集约利用土地,创造出空间效益和规模效益。

(2)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产业与农业生产应协调发展

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农业生产发展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粮食。农业生产发展创造的剩余粮食可以供养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进城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若农村人口、劳动力迁移进城过多,人口城市化超前发展,呈过度城市化状态,则会造成城市大量失业,出现“贫民窟”,形成城市二元社会结构;若农村人口、劳动力大量剩余而迁移进城过少,人口城市化滞后发展,则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也将影响城市非农产业发展。

(3)土地城市化应与人口城市化相适应

人口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增大,城市原有用地不足就要向外扩张,增大城市用地面积,由此形成土地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通常由常住人口规模决定,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多少,城市用地一般也需相应增加多少。如果城市用地增加少了,可能造成城市过度拥挤;增加过多,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4)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化成果

集约和效益属性,决定了城市化发展普遍更有助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提高。但是,如果城市过度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过高,则不仅会破坏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也更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反过来影响城市发展。因此,政府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好调控作用,不断加大农村投资,通过保护农产品价格及收入转移支付等手段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

(5)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城市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诺萨姆提出的“城市化水平发展模型”,揭示了区域整体的城市化在时间轴上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规律;克拉森等提出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型”,揭示了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在空间轴上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规律。

(6)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区域差异性

由于城市之间的自然环境基础、经济发展条件和人文历史特征有所差别,使得城市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7)城市化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本身的各类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系统,而且还要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甚至整个国家系统的深刻影响。这就决定了城市化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必须要以系统的视角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城市化过程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