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速铁路对陆地水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高速铁路对陆地水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中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现有耕地1.79亿亩、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 000万亩。

高速铁路对陆地水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我国河流众多。据统计,我国大小河流总长度约 42 万千米,在气候和地貌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在夏季风所能到达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河网众多,水量丰富或比较丰富,绝大多数河流直接注入海洋,成为外流流域,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4%。我国主要外流河的上游几乎都在民族地区,流向除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部分河流外,受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的总趋势控制,干流大都自西向东流。

我国河流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少、南丰北欠的不平衡性。总体来讲,有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许多拟建、在建、已建的高速铁路穿梭其中。

1.长 江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 300 km,长度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流域呈多级阶梯形地形,流经山地、高原、盆地(支流)、丘陵和平原等,如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面积辽阔,地形变化大,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同时也经常发生洪、涝、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 16~18 °C,夏季最高气温达 40 °C 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4 °C左右。四川盆地气候较温和,冬季气温比中下游增加约 5 °C。昆明周围地区则是四季如春。金沙江峡谷地区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区属典型的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4.4 °C,四季如冬、干燥、气压低、日照长且多冰雹大风。

长江流域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 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桔、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中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最著名的保护区位于湖北神农架。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硕果仅存的珍禽异兽,如大熊猫金丝猴、白暨豚、扬子鳄、朱鹮等驰名中外,多属长江流域特有。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流域有耕地 2 460 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油菜籽、芝麻、麻类、茶叶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地区和太湖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2.黄 河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辽阔,山脉众多,东西高低悬殊,各区地貌差异也很大。黄河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 3 000 m 以上山峰超过4 000座,源头河谷地海拔 4 200 m,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东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 1 000~1 300 m,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沟谷面积占 40%~50%,沟道密度为 3~5 km/m2,切割深度在 100 m 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 m,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 m;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黄河流域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带,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影响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流域内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显著,气候要素的年、季变化大。流域冬干春旱,夏秋多雨,其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 左右;盛夏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四成以上。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黄河流域地区季节差别大,上游青海省久治县以上的河源地区为“全年皆冬”;久治至兰州区间及渭河中上游地区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兰州至龙门区间为“冬长(六七个月)、夏短(一二个月)”;流域其余地区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冰雹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据统计,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地区和内蒙古境内全年冰雹日数多超过2天,其中东经100° 以西的广大地区多于5天,特别是玛曲以上和大通河上游地区多达 15~25 天,成为黄河流域冰雹最多的区域,也是国内的冰雹集中区。

沙暴和扬沙主要由大风所引起,并且与当地(或附近)的地质条件及植被状况密切相关。据统计,流域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及陕北地区,由于多年平均大风日数均在 30 天以上,区域内又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全年沙暴日数大多在10天以上,扬沙日数超过20天;有些年份沙暴最多可达30~50天,扬沙日数超过50天。

黄河流域土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潜力很大。流域内现有耕地1.79亿亩(1亩约667 m2)、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 000万亩。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的“能源流域”。

3.珠 江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 8 个入海口注入南海。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 000多千米,珠江年径流量3 300多亿立方米,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流域为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在 14~22 °C。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差异大,最高气温 42 °C,最低-9.8 °C,多年相对湿度在 71%~82%,年平均风速 0.7~2.7 m/s,最大风速 30 m/s。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 470 mm。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一般山地降水多,平原河谷降水少。径流年内分配在汛期(4~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80% 左右,枯水期(10~3月)占年径流量的 20% 左右。珠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造成较大洪水的暴雨成因多为锋面、西南槽、热带低压及台风等。流域面积广,暴雨强度大,上中游高山丘陵地区洪水汇流快,中游又无湖泊调蓄,因此遇上大面积的连续暴雨,往往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洪水,危及中下游沿江地势低洼、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镇和广大农田,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

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 5.5%,比较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珠江流域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平均海拔 1 000~2 000 m的云贵高原,在高原上分布有盆地和湖泊群。高原边缘地区激流瀑布很多,其中以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最为著名。云贵高原以东,是一片海拔在 500 m 左右的低山丘陵,称两广丘陵。在低山丘陵之间也有不少海拔达到或超过千米的山岭,同时分布有许多盆地和谷地。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到处可以看到奇异的石林、深邃的洞穴和地下暗河,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河海交汇,河网交错,平畴绿野,美丽富饶,具有南国水乡的独特风貌。

珠江流域内经探明的矿藏资源有58种,其中矿石储量亿吨以上的有煤、铁、硫、锡、钨、铝、锰等25种,还有金、铀、钛、铌、钽等珍贵矿藏。较著名的矿区有贵州六盘水煤矿,广西的南丹大厂矿、平果大铝矿、大新下雷锰矿、象州重晶石矿、梧州东南的金矿、岑溪的钛铁矿,广东的云浮硫铁矿,云南的个旧锡矿等。另外,珠江口外南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4.淮 河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 274 657 km2,东西长约 700 km,南北平均宽约 400 km,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海拔在 600~1 000 m,豫西石人山最高为 2 153 m。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中国 1 月 0 °C 等温线和800 mm年均等降水线大致沿淮河和秦岭一线分布。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 11~16 °C。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 °C,极端最低气温达-24.1 °C。淮河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大气系统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极易产生水旱灾害。

淮河流域5月至8月的汛期3个月通常降雨500~600 mm,特别是6月、7月,江淮地区特有的梅雨季节,降雨可持续一两个月,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丰水年和贫水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研究淮河灾害史发现,近 530年流域性洪涝灾害131次。其中,洪灾平均3年多一次。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加剧了淮河下泄不畅的地理特征,使内涝成为淮河水灾的重要形态。

淮河上游源头区域,总土地面积 21 109 km2,2001 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河南省信阳市10个区县和南阳桐柏县等11个区县所属区域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批准为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加强对该区域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2008年,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该区域确定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该区域部分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0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将该区域确定为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淮河源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地位已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以煤炭资源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有700 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矿区,且煤种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 1/8。苏北沿海素为我国重要盐产区,流域内苏北、淮南、豫西等又先后发现多处大型盐矿,可供大量开采。

5.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www.daowen.com)

黑龙江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全长 4 440 km(以海拉尔河为源),流域面积达185.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十位,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48%。黑龙江共有支流200余条,其中较大的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结雅河、布列亚河等。

该流域为季风气候——来自大陆和海洋的风随季节转换。冬季,从西伯利亚来的干冷空气带来晴朗干燥的天气,伴有强霜。夏季,以温暖潮湿的海风为主,带来大雨从而提高该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位。秋季,温暖而干爽。该流域降水量不平衡,沿海地带最大,每年在600~900 mm。

河流主要靠夏秋降落的季风雨补给,雨水很快流入河中,形成5~10 月的洪涝期,其平均流量约为 403 m3/s。冬季,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流量降低为5.5~7.4 m3/s。10月下半月黑龙江开始结冰。上游在11月初封冻,下游在11月下半月封冻。河流下游在4月底解冻,上游在5月初解冻。冰塞常在河流急弯处发生,暂时抬高水位多达15 m。河流每年约带来2 000万吨的沉淀物。

该流域的许多地方在泰加林植被带。特别是在泥炭区,落叶松是主要树种,在较干的地方有一些松、云杉和枞。在南面的大、小兴安岭,可见阔叶林与阔叶针叶混交林,林中以蒙古栎树、松和落叶松为主。该流域鱼类丰富,下游约有100 种鱼,上游约 60 种,甚至超过了窝瓦河和多瑙河一类的欧洲大河。黑龙江的一个特点是,大量鱼类在海中发育,以避免遭受夏季河中出现的水位急剧变化的损害。

6.辽 河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全长 1 345 km,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辽河流域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5%,沙丘占6.3%。西部为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高程 500~1 500 m,东部为吉林哈达岭、龙岗山和千山,高程 500~2 000 m,流域地势大体是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中下游形成辽河平原,高程200 m以下。

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气候,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26亿立方米。辽河年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西辽河面积占全流域的64%,水量仅占21.6%,下游沿海一带面积占31%,而水量占73%。辽河流域气温的分布,平原较高,山地较低,年平均气温在4~9 °C,自南向北递减。

辽河流域的降雨多集中在 7~8 月,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中降落,故辽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辽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多为黄白土和风沙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差,覆盖度30% 以下,是中国东北地区风沙干旱严重的地区。

7.海 河

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区,是华北区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各支流河床上宽下窄,进入平原后,又因纵坡减缓,河床淤塞,河道泄洪能力大减,多筑有堤防以防止泛滥。河床越淤越高,久而久之,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而两河道之间却形成封闭型的河间洼地。每逢雨季,地表水无出路,常积而成沥,因沥而涝,因涝而碱。洪水季节,河堤也易溃决。河北平原也就成了洪、涝、旱、碱经常发生的地区。

海河流域内北有燕山东西横贯,西有军都山、太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三山形成一弧形屏障,环抱着海河平原。由于大地构造的断裂和沉降作用,在山区形成若干山间盆地。

海河平原又称河北平原,地势南部由西南倾向东北,北部自西北倾向东南,海河各支流由北部和西部的山地流向河北平原,在地势最低的天津附近汇集,然后经海河干流东流入海。

海河流域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虽濒临渤海,但渤海为内海,对气温影响不大,因此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变化较急骤。

海河流域年降水在中国东部沿海各流域中是最少的,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在 400~700 mm。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降水最多,年降水量为 700~800 mm,形成一个弧形的多雨带。海河流域春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 左右,春季降水变率又大,这时正值作物需水时期,有的年份4~5月份滴雨不下,春旱现象经常发生。

海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度不大,但流域各部分也有差异,永定河、滹沱河及浊漳河上游,山势陡峻,盆地内黄土广布,这里除高山地区有零散的森林分布外,植被覆盖度较小,再加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成为海河流域几个主要的泥沙源地。

大清河及滏阳河上游地区为太行山迎风坡,山高坡陡,降水丰沛。原来森林茂密,植被覆盖度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几被破坏殆尽,致使 60% 以上的面积成为光山秃岭,人为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了封山育林等一系列保护植被的措施,山上残存的次生林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新植林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减轻。

潮白、蓟运河中、上游在燕山迎风坡,降水较多,黄土分布少。海拔 1 000 m以上的山地有成片森林,1 000 m 以下地区为次生林和灌丛草坡,植被生长情况较好。其中,长城以北的植被覆盖度大于长城以南,下游燕山丘陵坡地区多灌草丛,植被较差。由于海河流域目前植被覆盖度较小,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海河也因此成为一条多沙的河流。

海河各支流冬季一般均结冰。平均初冰日期多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终冰日期为3月中下旬,只有子牙河与南运河可提早至2月下旬。冰期为3月到3个半月。平均封冻日期多在12月中下旬,解冻日期为3月中上旬,平均封冻天数为50~80天。

8.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 3 000 m 以上,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河流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雅鲁藏布江天然水能蕴藏量达 7 911.6 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雅鲁藏布江全长 2 900 km,流域面积 61.7 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河长2 057 km,流域面积24万平方千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 3 950 m以上,为高寒河谷地带;拉孜到米林县派乡为中游,河谷宽阔,气候温和,支流众多,水利条件好,是西藏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派乡以下为下游,其中中国境内河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河岸陡峻,入印度境逐步进入平原和三角洲。中国境内从南迦巴瓦峰顶到雅鲁藏布江水面高差 6 009 m,绵延 504.6 km,它独特的地形、地貌,奇特的大拐弯,绚丽的河道,以及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成为众多人士考察观光的胜地。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沙漠化面积增大,源头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下降。2001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雅鲁藏布江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编制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规划了建设和保护的总体布局,以期在生态效益上,建立起高寒、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源头区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得到恢复和加强,让源头区的高山草原、高山草甸、沼泽湿地、河流等多种生态系统,以及高寒地区特有的和世界稀有的生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9.高铁与河流水系

高铁项目线路长,通常会跨越不同河流水系。如经过内陆河片区与黄河流域的兰新高铁,还有经过海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京沪高铁,以及经过海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外,终点止于珠江流域的京广高铁。

不同流域的景观格局不同,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组成等各有特色,生态系统各组成之间的能量、物质、物种的流动和变化也差别很大,因此,高铁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需要从流域特征的角度综合考虑路线经过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