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绿色旅游:文化遗产与美景的奇妙结合

绿色旅游:文化遗产与美景的奇妙结合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圣地。不仅仅是因为它内在的文化积淀,更是因为这里的丰韵的山水,才得以吸引大批的“智者”与“仁者”。武夷山具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居五岳之首,堪称天下第一山”的气派,集众多名山神韵于一身。武夷山厚重的文化底蕴给这里的山水带来了不一般的气质,但更多的是灵秀丰韵的山水造就了这里的文化氛围。

绿色旅游:文化遗产与美景的奇妙结合

我国的许多名胜古迹除了她的自然风光优美外,大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夷山也不例外,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有诗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圣地。朱熹及其门人、后人在武夷山的活动,为武夷山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如书院遗址武夷精舍,有朱熹等理学家富有哲理的题刻“逝者发斯”、“修身为本”、“智动仁静”等,有现存朱熹撰并书字数最多的“武夷神道碑”,还有朱熹创办的社仓等等。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它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清澈的水犹如人的明智,水的流动恰恰反映了智者的探索,而秀美的山犹如人的善良,山中蕴藏万物可以实惠于人,这正是仁者的品质。朱熹自然无愧于“智者”、“仁者”的称号,乐山乐水也是自然之中的事了。

他游九曲溪时写下的《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接下来,他对九曲溪的每一曲都作了细致的刻画描述,最后以“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收尾,寄情武夷山水,抒发自我的情怀。

除去朱熹之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来此游玩观赏,寄情山水之间。著名词人柳永少年时和朋友同游武夷山,到过冲佑观,他写下一首名为《巫山一段云》的词作,被后人刻在了武夷山的幔亭峰下,如下:(www.daowen.com)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他把奇异的风光融进了美丽的神话传说,这也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柳永便博学多闻。

武夷山何以吸引大量的历史文化名人来此呢?不仅仅是因为它内在的文化积淀,更是因为这里的丰韵的山水,才得以吸引大批的“智者”与“仁者”。

武夷山中,山水交融,山临水立。若泛舟九曲溪上,犹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溪上有尖峭陡立的山,奇峰相叠,苍翠欲滴。但武夷山并不巍峨,也不够气势磅礴,山峰海拔多为400米左右。然而,武夷山却很是好看。这里奇峰林立,万千峰峦各具神形,如玉女,似雄鹰,象飞瀑,具虎形……,婷婷者,刚猛者,冷峻者,孤傲者,耸严者……皆可观可品,或读出历史的壮美和超然的气质,或品出沧桑的久远和山水的共振,还有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律动。

都说山只可远观,近看就没有味道了,但武夷山是丹崖地貌,故石头与别处不一样,不但有形,更有色彩,那紫红色、青绿色的峰石,千姿百态,有的笔直红艳如宝剑出鞘,有的平屏斑然如绢扇扑面,有的红如花,有的绿如树,这山石再围以苍松翠,鸟语人声,一切但在翠微中,人在画中游,观五彩六色的奇丽石色,又看自然天成的雕刻骨相。郭沫若老先生游武夷山的时候曾有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惹得不少文人政客直把桂林武夷比高低。二者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桂林山水的秀美和武夷山的妩媚却各有不同,桂林的山要显得更秀一点,而武夷山的山却看上去则要凝重一些;可武夷山的水比桂林的水更美,九曲十八弯,水绕峰转,梦幻般的溪川宁静清澈,泛着粼粼波光,淙淙流过山的怀抱。放眼望去,人就在画中,山在水中,蓝天、白云、绿荫、倒影在水中,构成了仙境虚幻的神仙胜地。郁达夫游武夷诗把武夷山的传神之处描写得淋漓尽致:“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重。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武夷山具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居五岳之首,堪称天下第一山”的气派,集众多名山神韵于一身。武夷山究竟美在哪里?迷人的魅力在哪里?这恐怕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武夷山厚重的文化底蕴给这里的山水带来了不一般的气质,但更多的是灵秀丰韵的山水造就了这里的文化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