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浦桥:上海成长的一个街区

打浦桥:上海成长的一个街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6月,打浦桥街道新成立打浦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将社会生活服务提升至新层级。2017年4月20日,街道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在中心设立“橙色小屋”食品快检服务站,可以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食用油等食物进行快速检测,方便社区居民就近随时了解购买食品的安全系数,对阳性检测结果的食品,中心将依法处置,并对相关商家给予相应处罚。图6—33,打浦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内景中心积极延伸服务触角。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典型的地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地域范围内社区福利服务的中心组织,开展以街道地域社区为基础的福利服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的经济发展才刚刚开始起步,打浦桥街道办事处的经济状况十分拮据,但是社区服务却真正开展起来,其标志便是1989年9月23日,中国第一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打浦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并成立居委会社区服务分中心。(图6—32)

打浦桥社区服务中心创造了5个上海市第一:第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和第一个10大服务系列,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拥军优属、便民利民、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和服务人口向全社会有需要的人口扩展是打浦桥社区服务决策结构对居民需求的确认。第一个社区服务协调会和第一个志愿服务者协会的成立,表明服务策划者已经意识到组织化、制度化的措施对于聚集社区内的组织性资源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第一条24小时电话服务的策划,成为全街道社区服务供求信息接受、传递和服务提供的有效工具,以及和它联网的各居委会分中心服务电话以及服务 项目。[30]

图6—32,打浦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摄于2019年3月12日)

打浦桥街道在社区服务理念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使得社会服务中心的工作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当时打浦桥地区出现了“有问题找社区服务中心,没有事情做的人找社区服务中心”的局面。1992年7月15日,时任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来打浦桥调研、考察,对打浦桥街道社区服务高度评价,并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社区服务的先驱”。

2011年6月,打浦桥街道新成立打浦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将社会生活服务提升至新层级。自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业以来,平均每年服务5.2万余人次、创收近60万元。按照“市场无法满足,居民确实需要,政府必须承担”的功能定位,围绕“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宗旨,在准确掌握社区需求基础上,合理规划服务项目,确保供需匹配。(图6—33)(www.daowen.com)

目前中心面积680平方米,提供理发、灶具修理、钟表修理、装潢维修、衣物洗熨、裁缝家政服务、养老合作社、家电维修、棉花胎加工、皮具清洗、锅具箱包维修、修鞋、修配钥匙、衣物织补、眼镜修配、磨刀修伞、南汇蔬菜直供、橙色小屋、日常捐赠接收等20项便民服务,服务项目受到群众欢迎。比如:中心提供的棉被翻新服务,在许多社区几近销声匿迹,通过广泛宣传推介,这项服务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有的甚至从郊区远道赶来。围绕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市、区领导多次到中心实地调研。

2017年4月20日,街道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在中心设立“橙色小屋”食品快检服务站,可以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食用油等食物进行快速检测,方便社区居民就近随时了解购买食品的安全系数,对阳性检测结果的食品,中心将依法处置,并对相关商家给予相应处罚。

图6—33,打浦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内景(摄于2019年3月12日)

中心积极延伸服务触角。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中心积极延伸服务,开展助老扶残专场、“学雷锋”免费服务专场、“便民服务进社区”季度专场等活动,并为孤老、卧床老人、日托所老人上门理发,把生活服务有效延伸到社区。此外,对老年人、残疾人和远途客户,做到当日服务、当日完成,减轻特殊人群路途往返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