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归来67年后,公元1498年(弘治十一年),郑和舰队曾经去过的非洲城市马林迪又迎来了另一波不速之客。与郑和庞大又整洁的舰队相比,这次的来访者只有三艘破烂的小船。但他们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灾难和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
关于“佛郎机人”[159]如何窃取新世界的,我们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公元1488年(弘治元年),一位叫作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的人在葡萄牙王若昂二世(John Ⅱ of Portugal)的命令下,带着两艘船向南行驶。他们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一个叫作牧牛人湾的地方[160],这是欧洲人第一次从南方进入印度洋。此前,葡萄牙人为发现新航道已经准备了数十年,从郑和下西洋时代,葡萄牙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公元1394—1460年)就组织人马开始探险活动,憧憬着发现新航道前往印度开展贸易,直到几十年后,憧憬变成了现实。
当发现好望角后,葡萄牙人由于内部原因停顿了数年,公元1492年(弘治五年)哥伦布帮助葡萄牙人的竞争对手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葡萄牙人的探险活动才再次启动。不过,等一切都准备好时,已经是公元1497年,领队的人叫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
达·伽马舰队由三艘船和一艘补给船组成,这支小小的舰队就担负起了去往印度的使命。11月,达·伽马再次绕过好望角。当绕过好望角时,他们将补给船烧毁。12月2日,他们到达了迪亚士发现的牧牛人湾。
公元1498年2月24日,达·伽马舰队进入莫桑比克海峡,3月2日,到达一个叫作莫桑比克的港口。在港口里,他们发现这儿的人不是野蛮人,而是开化的人。这里的房屋整洁优美,分布着穆斯林的宣礼塔,人们衣着华丽,穿着丝绸镶边、黄金刺绣的长袍,说着阿拉伯语。港口里停泊着阿拉伯船只,正在卸下黄金、白银、丁香、胡椒、姜、银戒指、珍珠、珠宝和红宝石。[161]也就是说,这支葡萄牙舰队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阿拉伯文明区域。阿拉伯人的势力从中东地区出发,在海上向东扩张到了东南亚,向南延伸到了莫桑比克。[162]
从莫桑比克北上,舰队到达现在位于肯尼亚的蒙巴萨,这里是中国人记录的最远之地,名叫慢八撒。
从蒙巴萨继续北上,4月14日,葡萄牙人到达了马林迪,也就是中国史料记载的麻林,或者麻林地。在这里,中国探险家和西方探险家的路程重合了,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亚欧非画卷。不过,中国人的探险到此地结束,欧洲人的探险才刚刚开始。
在马林迪,葡萄牙人打听到,可以从这里利用季风直接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这条路也是郑和舰队当年利用过的。葡萄牙人决定按照这样的路线航行,果然,他们只用了23天就穿越了北印度洋,5月18日,看到了印度的卡利卡特海岸。
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在这里,他们首先碰到了两位摩洛哥的商人。摩洛哥人竟然会欧洲语言,用混合着的卡斯蒂利亚[163]语和热那亚[164]方言和他们打招呼。对阿拉伯人来说,从北非到印度都是已知的世界,所以有摩洛哥人在这里一点儿也不奇怪。不要忘记,160多年前的伊本·白图泰也是一个摩洛哥人,访问过印度。
葡萄牙人所到达的卡利卡特,就是中国史籍中的古里。郑和下西洋前三次的最远端,以及后四次的中转站都在古里。郑和从古里带回去的只是象征性的进贡,葡萄牙人却看上了这里的贸易机会。如果单纯地寻求让古里象征性臣服,那么只会耗费无数的财力,而西方人利用贸易,却可以在古里赚取大量的利润。
葡萄牙人对于亚洲的征服是充满血腥的,却由于有了贸易的刺激,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在接下来短短的数十年里,葡萄牙人迅速地控制了从中东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
那么,葡萄牙人到来时的亚洲又是什么样的呢?
对葡萄牙人来说,不幸的是当他们进入亚洲时,亚洲的几个巨型帝国都处在或者即将进入强盛期。与欧洲比邻的地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公元1453年(景泰四年),土耳其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之后,土耳其进入了强盛期。到了公元1520年(正德十五年),土耳其最强大的君主苏莱曼大帝登上了苏丹之位。从君士坦丁堡被攻克,到苏莱曼大帝时代,土耳其一直对东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土耳其控制了阿拉伯地区,也在红海和阿拉伯半岛对刚刚到来的欧洲人产生了影响。[165]
在印度北部,葡萄牙人到来时还是德里苏丹国在统治。但公元1526年(嘉靖五年),帖木儿和成吉思汗的双重后裔巴布尔在印度打败了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著名的莫卧儿王朝,印度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莫卧儿王朝也是与古代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并列的强大王朝,控制的疆域从孟加拉直到阿富汗,拥有众多人口。[166]葡萄牙只是一个小国,人口太少,要想征服印度也是不现实的。
在伊朗,从公元1501年(弘治十四年)开始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萨法维王朝(Safavid)。这个王朝定都大不里士,信奉什叶派。它也是继萨珊王朝之后伊朗第一个统一的本土王朝,完全摆脱了阿拉伯的影响。[167]这个王朝在波斯湾的东岸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足以抗衡葡萄牙。
在中国,明王朝恰好处于壮年时期,虽然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态度,但也足以抵挡欧洲势力[168]。
除了这四个超级大国,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三个区域性的强国,同样是葡萄牙人无法抗衡的。
此时,原来东南亚的强国占婆和高棉都已经衰落,但几个新兴的民族却还在扩张。在缅甸地区,缅人建立的蒲甘王朝在蒙古人的进攻之下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数个地方小王朝,但到了公元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一个位于东吁的小国突然间崛起,统一了缅甸,建立了一个强力的王朝。这个王朝不仅在缅甸称雄,还多次打败了泰国人,成了东南亚当仁不让的霸主[169]。
而泰人从云南进入现代泰国疆域之后,首先在景线[170]建立了兰纳泰王国(景线王国),后来逐渐南移,先后迁都清莱和清迈。到了公元1238年(嘉熙二年),在泰国中部的素可泰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公元1350年(至正十年)又在距离曼谷以北只有一小时车程的大城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并吞了素可泰,统一了泰国,并一直存在到公元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这个泰人的王国一方面将东部的高棉帝国不断压缩,使高棉变成了一个小国;另一方面又为了和缅甸争霸而发动战争。阿瑜陀耶虽然在泰缅战争中一直是弱势的一方,从长期来看,却也顶住了缅甸的进攻,在东南亚形成了缅甸和泰国双雄争霸的局面。[171]
在更加东面的越南,越南的后黎朝(公元1428年到1789年)从陈朝灭亡后的混乱中崛起,虽然后来出现了南北两个权臣对峙的情况,但这两方都足够强大,也没有给葡萄牙人留下太多的机会。
既然亚洲的强国都还存在,葡萄牙人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与后来英国、法国式的强权不同,葡萄牙人并不追求将整个大陆变为殖民地,它只瞄准这些大型政权最薄弱的地方,为贸易撕开一条缝。
事实上,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政权都是陆地政权。它们更加关注内地,而忽略了海洋方面的威胁,对于海岸和港口往往是不重视的。葡萄牙人作为一个海洋性政权,偏偏追求的就是这些不受重视的港口。
还没有到亚洲时,葡萄牙人在西非就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当时西非也有不少陆地性的强国,葡萄牙人无法立刻征服,于是他们买通这些政权的国王,要求在海岸上修建一个堡垒进行贸易,一旦堡垒建成了,就和当地人做生意来赚钱。当然他们的贸易是破坏性的,利用廉价的金属或者手工制品,换取奴隶和黄金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后破坏了当地政权的稳固性,造成了非洲的贫困化。[172]
在亚洲,他们采取了相同的做法。虽然亚洲有许多内陆强国,有的还是巨型帝国,但这些帝国对海岸地区的控制力却并不强。比如,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以及之前的德里苏丹国,主要控制区域在印度北部的内陆,但在南方的海岸上却有许多小的港口国家,这些国家无法抵御葡萄牙人,又不受德里苏丹国或是莫卧儿帝国的保护,葡萄牙人针对的就是它们。
此外,印度从德里苏丹国过渡到莫卧儿帝国,恰好有一个空档期。莫卧儿在公元1526年才建国,并逐渐强盛,葡萄牙人在这个时间之前进入南印度,要比几十年后要容易得多。
在波斯和土耳其,葡萄牙人在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中也发现了防守薄弱的小岛或者港口,通过在这些地方建立堡垒,他们就可以控制航道。
而更重要的是,东南亚的陆地上虽然有缅甸和泰国这类强国,但在东南亚的海岛上却处于衰落期。东南亚两个最著名的海岛是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在苏门答腊岛上最著名的国家是室利佛逝,它恰好处于衰落期。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王国到了公元16世纪初也步入了衰落。[173]
其余海岛小国由于过于分散,都很难抵挡西方的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给了葡萄牙机会。这也是海洋国家灵活地从海上蚕食陆地强国的开始。(www.daowen.com)
下面就是葡萄牙人进入亚洲的时间线。
公元1499年(弘治十二年)7月10日,达·伽马舰队回到欧洲。舰队损失了一艘补给船和一艘战舰,船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但他们带回来的肉桂、丁香、姜、肉豆蔻、胡椒和宝石仍然足以赚钱,这就让人们看到了庞大的商业机会。
公元1500年到1501年,葡萄牙国王接着派出了卡布拉尔(Pedro Alvares Cabral)舰队去往印度。舰队发现了巴西和马达加斯加,考察了红海和非洲东南的黄金贸易港索法拉(Sofala)。在印度,卡布拉尔对西南海岸的港口国家采取了暴力行动,炮轰了卡利卡特,将贸易点转到了南面的科钦,也就是郑和口中的柯枝。这次的远征开启了西方对东方的暴力模式。
公元1502年到1503年,达·伽马再次率领庞大的舰队来到了印度。这一次,他利用血腥的屠杀获取了坎纳诺尔和科钦两个贸易站,并在非洲桑给巴尔以南的基尔瓦港(Kilwa)建立了据点。公元1503年,科钦完成了堡垒化,成了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最大据点。
公元1505年,葡萄牙再次派出一支舰队,由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Francisco de Almeida)率领,这支舰队的任务是抢占战略点。6月,阿尔梅达摧毁了基尔瓦,并在废墟上建立了石头堡垒。8月,阿尔梅达洗劫蒙巴萨,这颗东非明珠臣服于葡萄牙的贸易体系。
阿尔梅达来到印度后,先后在安贾迪普岛、坎纳诺尔建立石头堡垒,并将科钦的木头堡垒替换成石头堡垒。
为了截断阿拉伯对手的贸易路线,葡萄牙人还占据了索科特拉岛(Socotra)并驻军,控制了红海和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航道。索科特拉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以南、非洲之角以东,阿拉伯海和亚丁湾的交界处,是控制红海的最佳地点,却由于在海上而处于陆地强国之外。
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葡萄牙占领果阿,将这里变成了葡萄牙永久性的殖民地,直到20世纪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政府才强迫葡萄牙人将果阿还给印度人。
在控制印度海岸的同时,葡萄牙人继续向东扩张。公元1508年,他们在东南亚交通咽喉马六甲建立了贸易站。公元1511年,葡萄牙攻克马六甲,建立堡垒。从此马六甲成了葡萄牙控制东南亚的中心。同时,他们派遣了使团前往缅甸、暹罗和苏门答腊岛。
公元1512年,他们去到香料群岛[174],那里隐藏着欧洲人垂涎欲滴的香料的最终秘密。公元1513年,葡萄牙第一次到达中国海岸。
公元1515年,葡萄牙人攻克霍尔木兹,控制了波斯湾。霍尔木兹是位于霍尔木兹海峡交通要道上的岛屿,重要性自不待言。
从第一次到达印度到攻克霍尔木兹,短短十六年的时间里,葡萄牙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这个帝国几乎没有侵犯那些陆上强国的势力范围,却由于地点的重要性,几乎控制了最重要的贸易线路,为葡萄牙的商业帝国打下了基础。作为对比,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持续了26年,最终的结局却是黯然撤离。
当葡萄牙人在东方称霸时,在西方,西班牙也消化了美洲。公元1519年,麦哲伦开始在西班牙的资助下进行环球航行。这次航行虽然因麦哲伦死亡而结束,却为西方发现了菲律宾群岛。在亚洲,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香料群岛产生争执。此时,香料群岛已经被葡萄牙控制。[175]
葡萄牙称霸海洋几十年后,由于国力太小,维持舰队和堡垒的开支太大,衰落了下去。原本在欧洲帮助葡萄牙维持北欧香料市场的荷兰人也乘虚而入,向亚洲扩展。
葡萄牙、荷兰等国接近中国国门时,明朝政府对亚洲的剧变有多大认知呢?可惜的是,明朝政府几乎一无所知。
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出于让外国人朝贡的需要,编纂了几部世界地理文献,将他们当时所知的外国都列了出来。不幸的是,这些地理文献表明,他们对世界的变化毫无觉察。在16世纪20年代编纂的《西洋朝贡典录》中,仍然按照100年前的郑和时期记录,没有丝毫变化。16世纪70年代编的《殊域周咨录》中,终于有了佛郎机的记载,却将他们当作不知名的小国。17世纪20年代的《东西洋考》中,才首次出现了被称为红毛番的荷兰,而这时已经是地理大发现一百多年之后了。
表22 明朝中后期对于世界的认知[176]
② 根据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该书著于16世纪20年代,只记载了西洋的情况。
③ 现在,云南百夷已经属于中国。
④ 根据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该书完成于16世纪70年代(万历初年)。该书包括了中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国家(已知的)。
⑥ 可能是印度的朱罗国(Chola)。
⑦ 即今沙特阿拉伯麦地那。
⑧ 根据张燮《东西洋考》,该书出版于公元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该书只包括了东洋和西洋的国家。
不过,虽然明朝政府对西方世界非常无知,但由于以葡萄牙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挑战亚洲的陆上强国,他们也无法对中国构成威胁。甚至在泰国和缅甸这样的区域性国家,他们也只能采取与国王合作的态度,才能获得一定的存在感。
也正是由于他们不够强大,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明朝还是占了上风。
但双方的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明朝依然建立了万国来朝式的世界观,而葡萄牙人却在东南亚地区开始蚕食这些朝贡小国。虽然地理上过于遥远,但这些小国受到葡萄牙人侵略的消息最终还是传给了北京的皇帝。从理论上说,作为天下共主的皇帝有义务维持各个朝贡国的和平与发展,既然葡萄牙破坏了这个规矩,就应当受到惩罚。
但下一个问题是:明王朝真的有能力惩罚破坏秩序的葡萄牙吗?恰好在这时,一个叫作马六甲的小国由于葡萄牙人的侵略而向中国求援,考验皇帝的时候到了。
作为东亚秩序的维护者,明朝还真的采取了报复性的手段,要为葡萄牙侵占的那些东南亚小国复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