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第一次下西洋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阶段,称为尝试期。此时明成祖多次派遣使节前往西洋,郑和只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之一,并非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行程也中规中矩,如果不是发生了陈祖义事件,激发了皇帝的雄心,很难说会有后来的六次航行。
在这一次航行中,舰队出发后,首先到达了越南南部的占城国,再从占城国经过东南亚,最远到达了印度的古里。[139]
这一段路其实已经被郑和之前的使者考察过,并未超出明朝政府的认知。这条路的重点地区包括几个:
第一个是越南南部的占婆,占婆作为中国南部的守卫者和受益者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
如果继续向南,在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穿过,就到了著名的爪哇海。爪哇海是东南亚贸易的中心,也是必须掌握的通路。在古代,从爪哇海通往印度洋有两条通路:一条是走现代苏门答腊岛北面的马六甲海峡,这要经过阿鲁、满剌加(马六甲)、苏门答剌等国家;另一条是走现代苏门答腊岛南面的巽他海峡,这要经过旧港和爪哇等国家。因此,满剌加、旧港和爪哇,或者说苏门答腊和爪哇这两个岛屿,就成了南洋路上的最重要停留站,也成了占婆之外的下一个重点地区。
不管是走哪个海峡,穿过海峡之后西行,都会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如果走北线(马六甲海峡),还会经过现在的尼科巴群岛;如果走南路(巽他海峡),就直接穿越印度洋到达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几乎是南海商路上必须停留的中转站,因此它是郑和关注的第三个重点地区。
从斯里兰卡继续向西,可以分别到达印度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在东海岸上是大国朱罗的势力范围,在明代时,朱罗国可能被称为琐里。在西海岸上,是一系列国家,最重要的是古里,也就是西方人称为卡利卡特的国家,另一个叫作柯枝(科钦)。古里和琐里代表的印度海岸,就是郑和关注的最后一个重点地区。
奇怪的是,郑和出征的地方大都位于爪哇海的西方,在东方还有无数岛屿,除巨大的加里曼丹之外,还有著名的香料产地马鲁古,以及菲律宾群岛。这些群岛的资源是如此丰富,在未来成了西方人最眼红的地方,因为控制了这些地方,就等于控制了香料产出。但郑和却从来没有踏足过这片地区,可见西方人与东方人的目标是完全对立的。西方人的贪婪让他们追求的永远是利润,而东方人对礼仪和秩序的痴迷,使他们要的是表面上的臣服和进贡。爪哇海以东的地区由于更加落后,甚至没有组织起有形的国家,自然被作为使臣的郑和无视。
经过第一次航行后,由于郑和带来了进贡的使臣,同时又有镇压陈祖义的传奇,皇帝大喜,于是轰轰烈烈的耀兵运动就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第二、第三次下西洋并没有取得太多的突破,可以称为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每一次的最远端也都是到达印度的古里。但这两次出使却给现在留下了不少的资料。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中,到达斯里兰卡后,曾经立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至今仍然存在。在两次下西洋中,出现了几位当时微不足道但现在却又很著名的随从,他们是马欢、费信和巩珍,这三人记录下了大量的资料,形成了三本地理书籍。也正因为这三本书,我们才更加清楚地知道了郑和的行踪[140]。
此外,皇帝的热情也在这时达到了高峰。第一次下西洋回来,郑和只待了十天,皇帝就下命令再让他准备出发了。第二次甚至还没有回来,皇帝就又下了命令让他一回来立刻准备第三次下西洋。[141]
到第三次下西洋结束,明朝的无敌舰队一直处于巡游状态,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变成了例行公事。郑和显然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于是到了第四次,他终于有所突破了。
郑和的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下西洋可以算作第三阶段。
他的第四次下西洋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比起前三次,其突破在几个方面:第一,没有从占城直接驶入爪哇海,而是沿着海岸线前行,顺着东南亚半岛,经过马来半岛,摸索着对陆地和海岸做了探索;第二,在印度南方,郑和舰队探索了如今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当时叫作溜山国。[142]
马尔代夫是阿拉伯人比较熟悉的群岛,早在伊本·白图泰时期就有了记载,他对马尔代夫的珊瑚礁充满了惊叹。[143]但到了郑和时代,中国人才发现这片土地。
第三个方面,也是最大的突破——郑和终于冲破了印度半岛上古里这个最远点,穿越阿拉伯海,到了波斯湾沿岸的霍尔木兹岛。这个岛屿荒凉、缺水,却是阿拉伯前往印度的重要基地,显然郑和是从古里的穆斯林处打听到了这里[144]。除了霍尔木兹,郑和舰队还继续向西,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也是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这里有两个国家叫作木骨都束和不剌哇,前者尤其著名,现在是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郑和的舰队还继续向南航行了一截,到了肯尼亚海岸北部的港口城市马林迪,当时称为麻林地。[145]
这里已经是郑和下西洋的终点,虽然足够遥远,但对阿拉伯世界来说,却并不算偏僻。在葡萄牙人之前,阿拉伯人已经从非洲东海岸向南,直达莫桑比克海岸,如果他们再继续向南航行2000公里,就可以提前发现通往欧洲的新航道了。[146](www.daowen.com)
郑和的第五次航行的成就没有超出第四次,但在第六次航行中,又比第四次多了一点点新的发现:他们除访问波斯湾和非洲之角之外,还到达了红海海口的亚丁[147]。
也是在郑和第六次航行时,明朝耀兵的高潮终于结束了。原因很简单:舰队太庞大,但收益不明显。
除耀兵和让远方的国家来朝贡之外,皇帝能够得到的还有一些奢侈品,比如宝石、珍珠、珊瑚、龙涎香、椰子、乳香、没药、安息香,甚至狮子、金钱豹、鸵鸟。这些东西对于民间生活基本需求几乎毫无价值,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还必须维持一个庞大的舰队。这种状况在财政充足的时候还可以,但到了财政紧缩时期,舰队必然成为首先要裁撤的财政负担。
就在郑和第六次出发后,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北京故宫里新盖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突然遭到了火灾。随着这次火灾,明成祖调整了财政扩张政策,下达了命令,停止采买奢侈品,并不再造新船。翰林院侍读李时勉等人的总结非常到位: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实在是让中国太疲惫了。[148]
不过,明成祖虽然不再造新船,却允许旧船继续出征,郑和也顺利地完成了第六次任务。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十六日,明成祖又派出郑和执行第七次任务,但不幸的是,舰队还没有出发,明成祖就死了。新皇帝仁宗立刻在大臣的建议下召回了郑和,这一次出使没有成行。
对于郑和的出行,朝野的意见很大,比如有大臣表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149]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航海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造福人类,但是,一旦航海权被政府垄断,那么原本再大的好处也会消失殆尽,变成得不偿失。反而是西欧更小的船队、更小的花费,一旦采取了自由竞争的态度,就会克服困难,将航行变得有利可图。
郑和下西洋还有最后一个阶段。明仁宗洪熙帝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宣德帝继位。宣德五年,由于政府没有再派舰队,海外国家也懒得进贡,皇帝只好再次派郑和出使,希望将外国人带回来。这就有了第七次下西洋。
这一次,郑和除前往前面去过的那些国家之外,还派人去了一个新国家——天方国,也就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至此,郑和漫长的下西洋活动终于结束了。
由于政府已经越来越严格地禁止民间出海,随着官方出海的结束,中国终于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那个闭关锁国的老大帝国。
表21 郑和三书记载的地名[150]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