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和中国明朝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这一年,在中亚称雄的帖木儿派遣使节进贡了驼马,明太祖朱元璋也厚厚回赠了他。
之后的洪武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和二十七年,帖木儿都曾进贡。明朝则于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派遣使节前往撒马尔罕。使臣是给事中傅安和郭骥,他们带了1500名士卒前往,不想两人一去不返。[62]两年后,朱元璋又派了另一个使节团,由北平按察使陈德文率领,前往撒马尔罕,不想,这个团队也没有回来。[63]
傅安、郭骥和陈德文率领的两个使团,就是克拉维约在撒马尔罕遇到的中国使团,他们都被帖木儿扣留了。
可是,帖木儿为什么要扣留中国使团呢?
按照克拉维约的记载,中国使团的使命是要求帖木儿前往纳贡,而帖木儿显然不愿意再纳贡,显得低人一等。
另一个德国人也曾经到过帖木儿的宫廷,他记载明朝皇帝派人前往责备帖木儿不纳贡的事情,帖木儿告知对方,将带兵马前往中国,让明朝皇帝纳贡。[64]这句话代表了帖木儿的野心:如果要想取得和成吉思汗等蒙古人同等的成绩,必然要获得中国,帖木儿已经在北方、南方和西方都打了胜仗,东方这颗明珠是他最后的渴望。作为成吉思汗家族的女婿,如果缺乏了中国这一环,帖木儿帝国的成就就永远比不上蒙古帝国。
但帖木儿又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人,由于和中国之间隔着广阔的新疆大沙漠,过了沙漠,还有漫长的河西走廊和北方的蒙古大草原,在军事后勤和军事组织上,对军事将领的要求非常高。再者,如果他的后方在进军过程中出了问题,要想迅速回军也是做不到的。
为了巩固后方,帖木儿早年并没有立刻东向,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做法:故意向明朝纳贡低头。当然这只是为了在对付最强大敌人之前,将其余地方平定,即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事实上,他向明朝进贡的使节都是带着了解中国的目的前往,在实际用途上是一种间谍。
随着帖木儿实力的增强,他才走出了扣留中国使团这一步。但扣留中国使团之后的这几年,帖木儿还是在为进攻东方做准备。他攻打了印度和西方的土耳其,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和更加遥远的欧洲维持了和平(在他看来,欧洲并不在征服计划之中),之后才开始策划对东方的进攻。
克拉维约出使时,帖木儿认为他已经解决了西方问题,在他死之前,是时候进攻东方了。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克拉维约等人面前对中国被扣留的使团越来越不客气。
在帖木儿准备进攻之前,恰好又有一个来自中国地区的庞大商队到来,有800匹骆驼。帖木儿也将他们全部扣留,通过这些人,专心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形势。[65]
当克拉维约离开时,帖木儿已经组织了180万人的大军,准备东征。公元1404年(永乐二年)底,帖木儿终于率领大军迈出了东进的步伐。
中亚的军队从撒马尔罕向东北方向进入现代哈萨克斯坦境内,再到新疆境内的别失八里[66],这里距离明朝的边境已经走了一多半路程。
当时的明朝刚刚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永乐帝在战争中战胜了自己的侄子,结束了内战。他虽然当了皇帝,但北方在战乱中的破坏还没有恢复。边境地区将帖木儿进攻的消息传给永乐帝,皇帝立刻命令甘肃总兵宋晟加强防备[67]。但是,仅仅靠一个地方总兵能够抵御帖木儿的大军吗?
就在紧急关头,一件对中亚军队来说十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件事对明王朝来说却是巨大的幸运。在进军的路上,由于天寒地冻,帖木儿这位征战了一生的老战士突然生病了。不要忘记,他已经是70岁的年纪了。由于主帅生病,帖木儿的军队只好回军,在到达撒马尔罕之前,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1月19日,帖木儿死在讹答剌。[68](www.daowen.com)
帖木儿死时,克拉维约还没有回到西班牙,刚刚到波斯境内的苏丹尼耶——这座当年蒙古人的都城。[69]
帖木儿的死亡,给了后人很大的遐想空间。有的人认为,如果帖木儿多活几年,那么他的大军将如同横扫西方一样,在中国的大地上驰骋。与此同时,中国的明王朝恰好处于最低谷,靖难之役刚打完没有几年,整个东部因为战乱而缺乏人口,甚至不得不从山西调人来填补华北平原的空白,这就有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大移民的传奇。另外,由于缺乏骑兵,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有问题的,能否抵挡帖木儿铁骑的冲击,恐怕很值得怀疑。
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帖木儿不死,中国很可能迎来另一个类蒙古政权。
但是,当人们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年龄分析时,却忘了考虑另一个问题:战略地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落之所以对中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于它总是从距离中国本土不算太远的北方边境发起进攻。比如匈奴和突厥从甘肃、宁夏、内蒙古一带对陕西、山西进攻时,距离不过只有两三百公里而已。辽、金对宋朝的进攻发起于北方,这里与宋国的繁华地带是紧密相连的,而宋朝首都开封府又在平地上,没有高山的保护,使得铁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突袭。元朝吞并中原采取了步步蚕食的做法,首先蚕食的是北京一带,之后南下将金国剪灭,最后才灭亡了南宋,这个过程也持续了几十年。
所以,如果要打击明朝,必须首先占据北方的草原地带,在地理上获得突袭的机会,才有可能完成灭亡明朝的目标。
不幸的是,帖木儿所在的中亚却不具备这样的地理优势,中亚和明朝本土隔着巨大的新疆盆地,四周有雪山,中间是巨大的沙漠,和明朝本土之间相隔数千公里,几乎无法完成快速袭击。
这样的地形同样不利于明王朝出兵中亚。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几次袭击中亚,但最终只能满足于纳贡,无法建立直接统治,原因也在于战线距离太远,无法实施有效占领。反之,从中亚来的力量也很难通过一次战役灭亡中国,毕竟中国的地理范围太大了,即便输掉一两场战役,也可以通过退缩建立第二条防线。
帖木儿如果要占领中国,更可能的战略是首先迂回占领蒙古草原,缩短作战臂长,之后,才有可能利用新的基地对中国实行更近距离的打击。但这样的作战需要更长的时间,帖木儿发动进攻时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他已经没有时间完成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了[70]。
帖木儿死亡后,他的继承人立刻改变了策略。公元1407年(永乐五年),出使撒马尔罕的使臣们终于回来了。帖木儿之后的撒马尔罕被他的孙子哈里控制,哈里面临的是一个可能分崩离析的帝国,首先需要提防的是虎视眈眈的叔叔和兄弟们,于是开拓变成了守成,为了减少外部的敌人,他选择把明朝的使节放了回来[71]。
根据傅安等人的叙述,帖木儿曾经把他们带到帝国的各个地方,展示帝国的强盛。当放他们回来时,陈德文又在西域游历,劝说各个地方向明朝朝贡,却没有人响应。
跟随傅安等人到来的还有哈里的使节,拜见过皇帝后,明成祖再次派傅安等人随着使节回访,并拜访了位于赫拉特[72]的哈里的叔叔沙哈鲁,建立了联系。帖木儿将他的儿子分封到帝国各处,其中封到赫拉特的沙哈鲁将在未来起关键的作用。从此以后,明朝与西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73]
人们总是认为,明朝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封闭的。但事实上,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的对外政策却又足够进取。比起从不扩张的宋朝皇帝,明太祖从建国开始,就派人到西域和南洋各地,宣示改朝换代,招募各个小国的人前来朝贡。明成祖更是派遣了大量使节与外国交往。[74]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明朝应该是一个进取的朝代,可是为什么这样的政策没有继续下去,反而变成了最封闭的朝代之一呢?
我们不妨去看一看历史是如何转换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