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绸和瓷器:中国古代重要出口商品

丝绸和瓷器:中国古代重要出口商品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加工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丝绸、瓷器、纸张和茶叶。去掉纸张、茶叶这两项之后,真正称得上大宗出口商品的,就只剩下丝绸和瓷器了。从汉代到唐代,丝绸一直是作为向帝国缴纳的税收使用的。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中,每一个商队进行的往往是小额贸易,他们携带的每一种商品的量都不会太大,从数公斤到数十公斤不等,只能算是小规模商品。丝绸在陆地上的优势,到了海上却并不那么强

丝绸和瓷器:中国古代重要出口商品

在中国与海外的贸易中,有一个始终对中国有利的规律存在,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中间只出现过偶尔的中断,那就是:中外贸易始终是用中国的制成品(工业品)去交换海外的资源类商品(原材料和奢侈品)。

唐代有点儿例外,人们既习惯于使用西域的东西,也喜欢从西域进口制成品。同时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很强,能很快就将西域风格模仿到位。公元1970年,在陕西西安的何家村发现了一批唐代的金银器窖藏,共发现金银器一千多件,可能是唐朝中期王府的人逃避战乱之前,将宝藏埋藏在地下的。这些金银器艺术风格异常惊人,大量的器物带着明显的粟特风格。不过经过研究,人们认为这些物品都是在中国国内制造的,要么来自粟特移民匠人,要么来自学会了粟特风格的中国匠人。[107]可见在当时,中国就已经是一个加工制造大国,对于外来的技术吸纳非常迅速。

之所以中国习惯于用加工品换取资源类商品,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国内人均资源占有量小,但适合于进行生产社会化组织。而在西域和海上,由于人口密度小,不利于组织生产,但资源丰富,适合于采集资源,换取中国的加工品。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加工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丝绸、瓷器、纸张和茶叶。此外,铜器、漆器、铁器、货币(铜币)、布匹等,也都在不同的时间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从海外进口的产品是几乎千年不变的各种土特产,这又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西域地区,二是东北森林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三是东南亚海上地区。

以唐朝为例,在西域地区,唐朝进口的物品主要是当地的资源性特产,以珍草异兽、金银珠玉为主,再加上一项重要的商品——马匹。有人根据唐朝与中亚地区的进贡情况,总结了中亚输入的特产,包括:马匹、花草水果(金桃、银桃、郁金香)、其他动物及衍生品(狮子、犬、鸵鸟蛋、羚羊骆驼、髠、豹子)、宝石(玉、碧颇黎、玛瑙水晶)、金银及其他矿产(蛇黄、青黛、红盐、黑盐)、人(侏儒、舞女)等。此外也有少量的加工品,比如毛锦、石蜜(糖)、葡萄酒、毛毯等,但在整个进口的商品中份额占比却很小。[108]

在东北森林地区,当地的特产主要是毛皮和中药材。比较特别的是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奇缺、急需外面输入各种商品的地区。古代日本人渴望各种商品,却拿不出可供交换的产品,这是导致日本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一直无足轻重的原因。到了明代,政府对日本越发不胜其烦,强行规定日本只能每十年来进行一次贸易活动,或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日本后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日本的这种进出口矛盾,要到现代才有改变的可能,即通过强大的科技制造能力,弥补资源的不足。

而在南方海域,中国需要输入的物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香料,二是海洋特产,三是热带特产,四是珠宝

香料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印尼和菲律宾的群岛上,包括丁香(产于马古鲁群岛北部)、肉豆蔻(产于班达群岛)、白檀(产于小巽他群岛和印度南部)、沉香木(产于越南和柬埔寨)、小豆蔻(产于印度马拉巴尔和东南亚)、肉桂(产于斯里兰卡)、乳香和没药(产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和索马里)。[109]由于欧洲人也喜欢东南亚产的香料,这部分贸易更具有全球属性,并最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

海洋特产是中国的皇室和富贵阶层最喜欢的奢侈品,包括:珍珠(产于苏禄群岛、海南岛、马纳尔湾和波斯湾)、玳瑁(产于东南亚、南亚、马尔代夫、亚丁湾和东非)、珊瑚(产于地中海)等。

热带特产包括:象牙(产于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犀角(产于东南亚、印度和非洲)、鹦鹉、犀鸟角、翠鸟羽毛(此三种均产于印度尼西亚)、孔雀(产于南亚)、红木和乌木(产于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

珠宝主要有:琥珀(产于波罗的海,经过西亚和海路流入中国)、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后三种均产于斯里兰卡和缅甸)等。

与现代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商品相比,中国古代的出口商品却长期维持在少数几种物品上。在丝绸、瓷器、茶叶、纸张中,纸张的出口时间较短,数量也较少;茶叶是在宋代才开始进入出口名单,最初只是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直到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开始有了喝茶的习惯,时期正是中国的清代,此时茶叶才成了出口的大宗。去掉纸张、茶叶这两项之后,真正称得上大宗出口商品的,就只剩下丝绸和瓷器了。

这两种物资在两条线路上的地位又是不同的。其中丝绸是最古老的大宗出口品,在古希腊时代,西方就已经通过层层转运,接触到了中国丝绸,当时张骞还没有发现西域,中国的物品就先于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而到达了西方世界

罗马时期,作家老普林尼认为罗马一年有1亿塞斯特斯古罗马货币流入东方,这相当于帝国全年造币量的一半。[110](www.daowen.com)

汉代之后,丝绸贸易络绎不绝,到了唐宋时期,虽然西方已经有了养蚕和加工丝绸的能力,中国的丝绸依然是最抢手的商品。

中国丝绸之所以一直是出口的大宗,有两个原因:

一是丝绸是特别适合长途陆路运输的商品。它的质量轻,便于携带,卷起来可以放在骆驼或者马背上,摊开了薄如蝉翼,不占重量。作为日用商品,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而且可以做成最高档的衣物。而其他物品,比如铁器甚至瓷器,在陆路运输中就不具有这样的优势,使得大规模的贸易无法展开。

二是中国的经济制度鼓励了人们大批量制造丝绸,这就给出口留下了空间。从汉代到唐代,丝绸一直是作为向帝国缴纳的税收使用的。特别从北魏到唐代,政府会专门给人民划拨种植桑树的农田用来养蚕,每年每个家庭都需要向政府缴纳一定的丝织品作为税收的一项。这使得丝绸具备了一定的货币功能,每一代政府的仓库里都堆满了丝织品。正是由于生产量足够大,使得中国制造丝绸的成本低,相比外国生产的丝绸有着足够的竞争优势。

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的丝绸贸易千年不衰,中国与西方的外贸之路由此也获得了“丝绸之路”的名号。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夸大丝绸贸易的规模。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中,每一个商队进行的往往是小额贸易,他们携带的每一种商品的量都不会太大,从数公斤到数十公斤不等,只能算是小规模商品。[111]

到了唐代之后,随着海路交通的畅通,丝绸虽然也是一种主要商品,它的风头却被另一种后起之秀盖过了,这种新的商品,就是在宋代得以完善的瓷器。

丝绸在陆地上的优势,到了海上却并不那么强。在海上,对于重量的要求并不严苛,因为船的载重量足够大,反而对于耐水性要求很高。丝绸虽然质量轻,但只要水泡过就容易毁坏,在没有塑料袋保护的年代,丝绸并不适合海路运输。东南亚、南亚地区天气炎热,对于衣物的要求也不高,不是很需要过于花哨的丝绸。

与此同时,船只在海上航行,却需要一定的压舱物,这些压舱物要有一定的重量,能够抵御海风造成的船只颠簸。而瓷器恰好是合格的压舱物,同时还是海外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和陆路的丝绸一样是日用品,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从实用性上来讲,瓷器比普通的陶器更加结实和耐用,从价格上看又比西方的玻璃器更加便宜,在运输中也不像玻璃器那么易碎,这都有利于瓷器成为海上贸易的最佳商品。

事实上,虽然人们将海上的贸易之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在宋元时期,叫它“瓷器之路”可能更加准确,因为瓷器的贸易规模比丝绸要大。

在唐代时,中国人对瓷器的釉质依然把握不好,只能生产半陶半瓷的唐三彩,宋代的瓷器技术革新已经成熟,加上海上贸易量远大于陆路,从此,瓷器取代了丝绸,成了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宗。

然而,丝制品的地位到了明代晚期又有了恢复,这和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商人的到来有关。这些欧洲商人所驾驶的船运载量更大,明朝末期南方地区的蚕丝更加工业化,产量更大,都促使了大规模丝制品贸易的繁荣。

不过此时人们运输更多的不是丝绸,而是生丝和丝绵,也就是仅仅粗加工之后的蚕丝,至于丝绸反而是排在生丝之后的。

在明代,还有另一种产品也加入了贸易,主要针对东南亚地区,那就是棉布。棉花这种从印度来的商品到了元代以后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织布技术又经过了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的推广,使得江浙地区成了织布工业的繁荣区域。布匹和生丝、丝绵、绸缎一起,成了从西班牙人手中换取白银的重要商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