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迦毕试国东行,翻越巨大的黑岭,就进入了北印度。在北印度首先到达的是滥波国,这个国家在喀布尔河北岸,继续前行百余里,就是著名的那揭罗曷国了。
那揭罗曷国位于现代的阿富汗贾拉拉巴德,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当年法显也曾经到过这里,将其称为那揭国。
法显时期,那揭罗曷国及其附近地区有佛顶骨、佛齿、佛锡杖、佛影等圣迹,玄奘时期,佛齿已经不在了,供奉佛齿的大塔只剩下一个基座。
最神圣的佛影也威力下降,在法显时期人们很容易见到佛影,但到了玄奘时期,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看见了,即便有缘见到的,也只能看个大概形象。佛顶骨和佛锡杖倒是还在(它们可能要到伊斯兰教征服时期,才作为“异教徒的古怪玩意儿”消失在历史中)。
从阿富汗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巴基斯坦,[274]就到了健驮逻国,这也是法显当年到过的地方。健驮逻国当年的佛钵也已经不在了,流落到了波剌斯国(即波斯国)。迦腻色迦王立的大佛塔还在。
玄奘还记述了一条在克什米尔大山里的道路,从健驮逻国往乌仗那国,也就是法显所谓的乌苌国,在斯瓦特河谷地带,以曼格勒为中心。
从乌仗那国都出发,从斯瓦特河谷翻山进入印度河谷,就到了达丽罗川,这里是法显从葱岭进入印度的第一站陀历,法显见过的木刻佛像仍然存在。
如果不从陀历回国,而是向东行,顺着印度河直上,经过500多里就可以到达钵露罗国,他更响亮的名字叫大勃律,位于现在巴基斯坦的斯卡都(Skārdu)附近。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已经出现在喀喇昆仑山区,与吐蕃的联系更加紧密,到了玄宗时代,吐蕃和唐朝在这里争夺这两个国家的控制权。[275]
再回到健陀逻国附近。法显是向南翻越小雪山,再走巴基斯坦的平原河谷直插印度的马图拉,玄奘却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从巴基斯坦北方直接进入克什米尔。
如果按照玄奘的线路,会首先到达一个叫乌铎迦汉荼的城市,这座城在喀布尔河与印度河汇合处附近,从这里渡过印度河,就到了呾叉始罗国,也就是法显所谓的竺刹尸罗国,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拉瓦尔品第一带。
玄奘还记录了一个叫僧诃补罗国的国家,在呾叉始罗国东南700多里。但这个国家他只是听说了,可能没有去到。因为他是从呾叉始罗国向北,再次渡过印度河,再向东南行500余里,到了乌剌尸国,继续向东南行千余里,进入了克什米尔,他称之为迦湿弥罗国。[276]
克什米尔地区在隋朝之前叫罽宾,所以法显所谓的罽宾,指的还是克什米尔。但之后,罽宾就转到了其他地方,隋朝的罽宾指的是阿富汗境内的加兹尼(Ghazni),唐代的罽宾指的是迦毕试国,也就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的巴格拉姆地区。唐代的克什米尔也改成了迦湿弥罗国。
从迦湿弥罗国都城[277]向西南行700余里,就到了半笯嗟国[278]。再继续东南行400余里,到了曷逻阇补罗国[279]。继续东南700余里,到了磔迦国[280]。所谓磔迦国,指的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旁遮普大平原,这里是北印度巨大的粮仓之一,也是印巴冲突最严重的地区。现代著名的印巴升旗仪式就是在旁遮普地区的印巴边境上举行的。
从磔迦东行500余里,到达至那仆底国,所谓至那仆底,意思是“中国主人”,这里是迦腻色迦王给汉地质子的南方封地。
从至那仆底国都东南行500余里,到达一个巨大的伽蓝:荅秣苏伐那僧伽蓝,再东北行一百四五十里,就到了阇烂达罗国,位于现代印度阿姆利则城东南方的贾朗达尔(Jalandhar)。阿姆利则是整个印属旁遮普地区最重要的城市。
从阇烂达罗国东北行700余里,到达屈露多国[281]。从屈露多国向北一千八九百里,可以到达洛护罗国。再向北2000余里,翻越喜马拉雅山,就到了秣逻娑国,也就是现在的拉达克地区。但这两国都不是玄奘亲到的,只是作为地理信息记录了下来。[282]
从屈露多国向南700余里,到设多图庐国,继续向西南800余里,到波理夜呾罗国[283],再东行500余里,到了法显到过的国家——秣菟罗国,法显称之为摩头罗国,也就是现在的马图拉。这里是贵霜王朝时期的一个中心城市,但在玄奘时代已经衰落。
从秣菟罗国向东北行500余里,到达萨他泥湿伐罗国,再东北行400余里,到达阎牟那河[284]边的窣禄勤那国,继续向东,到秣底补罗国。之后又经过了一系列如今已经很难确定地理位置的国家,最后到达了法显曾经到过的另一个国家——羯若鞠阇国,国都就是曲女城。
玄奘时期的曲女城已经与法显时期有了巨大的区别。在法显时期,曲女城虽然繁荣,但重要性并不高。而玄奘时期印度的笈多帝国已经垮台,北印度分裂成一系列的小国家,其中最大的叫戒日帝国,戒日帝国当时的首都就设在曲女城。玄奘曾经在曲女城见到戒日王,并向后者介绍了大唐的情况,又参加了曲女城的大法会。戒日王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考虑向唐朝派遣使者的。[285]
过了曲女城,就到了东面的阿逾陀国[286]。再东行300余里,到达阿耶穆佉国。向东南行700余里,到达钵逻耶伽国[287],这个国家的都城正好在信度河(即印度河)与阎牟那河(即亚穆纳河)合流处,今天的阿拉哈巴德市所在地。从钵逻耶伽国东行到达憍赏弥国,法显也曾经记载过这个地方,称之为拘睒弥国。
向北行一百七八十里到达鞞索迦国,再向东北行500余里,到达了法显所谓的舍卫城,玄奘称之为室罗伐悉底国。在翻译外国地名时,玄奘喜欢根据发音进行准确的翻译,却并不看重意思,更早的人们翻译的舍卫城是一种意译,但由于舍卫城的梵文名称就是“Shravasti”,玄奘就准确地翻译成了“室罗伐悉底国”。这个译名延续到后来他翻译的佛经里,人们尽管对其准确性交口称赞,却并未广泛使用这个译名,因为它过于艰深了。中国人习惯于将外国名称简化以便于记忆,但如果玄奘活到现在,可能就会把美国的国名按照读音准确地翻译成“由耐提德斯台茨奥伏厄麦瑞科”。
从舍卫城开始,就是一系列佛教徒熟悉的国家,它们出现在无数的佛经里。[288]这些地方在今天印度和尼泊尔边界上:首先是舍卫城所在的室罗伐悉底国;其次是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玄奘称之为劫比罗伐窣堵国,这里有佛陀诞生的蓝毗尼园,玄奘称之为腊伐尼林;再次是蓝摩国;最后是佛陀涅槃的拘尸那罗国,玄奘称之为拘尸那揭罗国。法显来到这四个国家时,就发现这里已经非常萧条,玄奘时期,这里更加空旷了。
法显当初离开拘彝那竭(即拘尸那揭罗)之后,直接去往东南方的毗舍离和摩竭提国(玄奘称之为摩揭陀国)。玄奘却更加有准备,他没有急着去往目的地摩揭陀,而是首先向南前往今天的瓦拉纳西,当时叫婆罗痆斯国[289],也就是法显时期的迦尸国。婆罗痆斯国最大的圣迹是鹿野苑,玄奘称之为鹿野伽蓝。
从婆罗痆斯国顺殑伽河东下300里,可以到达战主国[290],从战主国向东北行一百四五十里到达吠舍厘国[291],这里也是法显到达过的地方。在吠舍厘国的东北方500余里还有一个弗栗恃国,印度史上称为跋耆国,也是印度古代大国之一,玄奘可能并没有亲往,却记录了下来。弗栗恃国西北就是尼波罗国,也就是尼泊尔,玄奘也没有亲到。在他刚去时,尼波罗国还是印度的背水洼,不想过了十几年后,尼波罗国已经成了连接印度和大唐的主干道,在玄奘之后的朝圣者中起到了沟通中印的重要作用。
从吠舍厘向南渡过殑伽河,就来到了法显到过的摩揭陀国,这里也是玄奘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摩揭陀国周围的圣迹和法显当初还是一样的,巴连弗邑[292]、伽耶城、新旧王舍城、菩提伽耶和耆阇崛山[293]各圣迹都还存在。但与法显不同的是,在王舍城旁边的那烂陀寺在玄奘时代已经成了世界佛教学问的中心,也就是玄奘修行的地方。这里有僧人数千人,规模极其庞大。
《大唐西域记》记述到这里,还都是中国人已经记录过的地方,在中亚,汉代的张骞等人就有了记录,至于北印度和中印度的情况,法显等人又做了记录。
玄奘的记录与前人的区别,在于他还记录了印度更加遥远的地方——南印度。玄奘在修行之余,曾经踏遍了当时印度大陆上的主要国家,而南部印度由于更加缺乏史料,今天的印度学者有时也不得不依靠玄奘的书来了解当时的众多小国。不过,也正因为它的独创性,使得许多小国家缺乏其他资料印证,因此它们的地点都是存疑的,至今人们仍然对玄奘的记录争论不休。
那么,这些南印度的国家又有哪些呢?
玄奘记录的南部国家,大致是按他周游的顺序呈现的。从波吒厘子城(即巴连弗邑)顺恒河而下,到达的第一个国家是伊烂拏钵伐多国,位于现在印度比哈尔邦的芒杰(Munger)。继续沿河而下300余里的殑伽河南岸,就是法显曾经到过的瞻波国。
但接下来就是法显没有到过的区域了。从瞻波国东行400余里,到羯朱嗢祇罗国,位于现代印度恰尔肯德邦萨希卜根杰(Sāhibganj)下辖的拉杰默哈尔(Rājmahāi)小镇,在恒河西岸,距离今天的孟加拉国并不遥远。[294]东渡殑伽河,行600余里后,到达奔那伐弹那国,这个国家已经深入了现代的孟加拉国境内,中心在孟加拉城市博格拉(Bogra)。另外,在奔那伐弹那国如果继续向东900余里,渡过著名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就能回到印度东部。在印度的阿萨姆邦西部,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地带,是另一个国家迦摩缕波国,位于印度阿萨姆邦,都城在今天的古瓦哈蒂(Guwāhāti)。从迦摩缕波国东行两个月,就可以到达蜀地的西南境。
虽然玄奘记录了这些国家,但实际上玄奘第一次巡游时并没有去迦摩缕波国,而是南下到了羯罗拏苏伐剌国[295]。再向南行一千二三百里,就到了入海口附近的大国三摩呾吒国,其都城位于今天孟加拉首都达卡附近。
更重要的是,玄奘还记载了印度之外的六个国家,分别是:室利差呾罗国,位于现在的缅甸卑谬市一带;迦摩浪迦国,可能位于现在的马来半岛北部;堕罗钵底国,位于现在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伊赏那补罗国,又名真腊,即现在的柬埔寨;摩诃瞻波国,又称林邑,即越南南部的占婆;阎摩那洲,可能是爪哇或苏门答腊岛。这六个国家就把东南亚的主要地理涵盖了。
再回到印度,从三摩呾吒国西行900余里,到达耽摩栗底国,也就是法显离开印度时登船的地方——多摩梨帝国。在这里,玄奘也想坐船前往师子国,但后来打消了念头,从陆路前往乌荼国。于是,我们就有幸知道了其他南印度的国家。
乌荼国大约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布巴内什瓦尔(Bhubaneshwar)。在乌荼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港口折利呾罗城,现在为印度海港布里城。[296]奥里萨邦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羯陵伽国的土地,也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地方。阿育王前半生曾经发动过很多战争,杀过很多人,直到有一天,他攻下了羯陵伽国,望着遍地的尸体突然醒悟到:我都干了什么?他们凭什么要死于战争?从此之后他皈依了佛教,并使佛教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297]至今,全印度各地还有许多阿育王立下的尊崇佛教的石柱。(www.daowen.com)
从乌荼国向西南森林中行走1200余里,到达恭御陀国。都城在印度著名泻湖切利卡(Chillika)以南的根贾姆(Ganjām)。
恭御陀国西南进入荒野一千四五百里,到达羯陵伽国。羯陵伽原本建都在布巴内什瓦尔附近,被阿育王灭国后,迁到了南方,玄奘时期就成了印度东部海岸偏南的小国。[298]
从羯陵伽国西北行1800余里,回到中印度,就到了憍萨罗国,首都位于印度中部的钱德拉布尔(Chandrapur)附近。从羯陵伽国向西南行300余里,再向南行900余里,到达案达罗国。
在现代印度,有一个邦叫安得拉邦,名称即来自案达罗国,可见梵语发音的稳定性。安得拉邦现在的省会是著名的海得拉巴。玄奘时期案达罗国的首都瓶耆罗可能在海得拉巴东偏南数百公里的埃卢鲁(Elūru),已经靠近海边。从瓶耆罗南行千余里,到达位于克里希纳河口附近的国家驮那羯磔迦国。再西南行千余里,到达珠利耶国,这里已经属于最纯粹的南印度,即著名的朱罗国,它是南印度最著名的国家之一。[299]
从珠利耶国继续向南行一千五六百里,就到了达罗毗荼国。“达罗毗荼”一词来自雅利安人到达印度之前印度本地的人种名称,也表明这里已经是达罗毗荼人的地域。如今这片地区叫泰米尔地区。国都建志补罗,就是现代的甘吉布勒姆,位于大城市金奈的西南方。
玄奘还记载了达罗毗荼国以南的秣罗矩吒国,首都位于现在的大城市马杜赖,也是著名的米娜克希神庙的所在地。从这个国家东南的海边,可以到达被玄奘称为僧伽罗国的师子国。另外,他还记载了海中的马尔代夫,他称为那罗稽罗洲。[300]
从达罗毗荼国向西北行2000余里,到恭建那补罗国。这里可能是印度著名遗址汉比(Hampi)的所在地。即便今天,汉比也以巨大的维查耶纳加尔王朝的神庙遗址群著称于世,成为印度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也是印度南方最著名的古迹。
从汉比西北行两千四五百里,到摩诃剌侘国。现在印度西部有一个马哈施特拉邦,邦名就是从这个王国的国名继承的。玄奘时期,这个国家也被称为遮娄其王国,王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巴达米。如今的巴达米以一个巨大的水库为中心,在南北各有一座平顶小山,山上各有一座巨大的城堡,地势非常险峻。[301]
在此王国的北境,有一座巨大的石窟,至今也是印度仅次于泰姬陵的著名景点——阿旃陀石窟,玄奘称之为阿折罗伽蓝。
根据玄奘记载,伽蓝门外南北各有一尊石制大象雕塑,当地人传说当石象大声吼叫时,连大地都会震动。19世纪,英国人再次发现了这个著名的石窟,他们看见这两头大象,就意识到这就是玄奘笔下所写的阿折罗伽蓝。[302]
到阿折罗伽蓝,玄奘基本上就完成了对南印度的记录,接下来就从西南部回到了北印度和西印度,也就是印度的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以及巴基斯坦的领土。
从阿折罗伽蓝西行千余里,渡过耐秣陀河[303],就到了跋禄羯呫婆国,位于现代印度西部肯帕德湾旁的珀鲁杰(Bharūch)。继续向东北行2000余里,到达摩腊婆国,位于今天印度的乌贾因(Ujjain)。
到这时,玄奘还记录了一个传说中的地方,由于印度西部是通往阿拉伯和波斯地区的海路通道,从摩腊婆国入海向西北方行两千四五百里,能到达一个叫阿吒厘国的地方,从方位上看,可能位于阿拉伯地区。
回到摩腊婆国,向西北方经过三个国家后,到达苏剌侘国。[304]苏剌侘国现在叫苏拉特(Sūrat),是古吉拉特邦著名的港口城市。但玄奘对这里的记述语焉不详,他又记录,从伐腊毗国向北行1800余里,到达瞿折罗国,也就是现在古吉拉特的地方。古吉拉特是印度教的保守邦,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在担任总理之前,就长期担任古吉拉特邦的首脑。[305]
从瞿折罗国北行1900余里,渡过信度河,就进入了在今天属于巴基斯坦的地方。在玄奘时期这里也被称为印度。首先到达的是信度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北部。然后东行900余里,渡过信度河,到茂罗三部卢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木尔坦市一带。再向东北行700余里,到达钵伐多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哈拉帕市。这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英国人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文明遗迹,在发现这里之前,世界都以为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去的,但自从发现了哈拉帕文明遗迹,印度河文明才成了四大文明之一,其年代远早于雅利安人到达印度的时间。[306]
如果从信度国向西南行一千五六百里,可以到达阿点婆翅罗国,位于现代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再西行不到2000里,可到达狼揭罗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部。
玄奘还记录了更遥远的国度,虽然他并没有去到。从上述国家向西北可以到达波剌斯国,即波斯国。波剌斯国东境有鹤秣城[307],西北接拂懔国[308]。西南有一个传说中的海岛,上面是西女国。
回到巴基斯坦境内,如果从阿点婆翅罗国北行700余里,会到达臂多势罗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海得拉巴市。之后,就可以经过阿参荼国、伐刺拏国[309]回到北印度了。
至此,玄奘的印度世界已经建构完成,他描述了众多的印度小国及其风土人情,这一部分是一个中国人对外国最深入的观察。
但是,玄奘的整个佛教世界似乎还不够完整。人们一般对旅行的去程很感兴趣,对回程就兴趣索然了。就连后来的小说《西游记》都是一样,让玄奘在去程时遭受了80个劫难,但回程时只是补了一难而已。
事实上,玄奘回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路线,他从今天的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后,从阿富汗北部的吐火罗地区去往巴达赫尚和瓦罕谷地,再沿着帕米尔河北上大龙池,从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边界进入中国新疆地区。
回程中也经过了不少小国,这些国家由于地处偏远,更缺乏记录。因此,这里虽然不再详细介绍回程中的每一个国家,但也把这些国家做成表格,便于查阅。
表14 玄奘回程经过的国家[310]
② 即曹国。
③ 《慈恩传》中作佛栗氏萨傥那国。——编者注
④ 《慈恩传》中作安怛罗缚婆国。——编者注
⑤ 《慈恩传》中作呬摩怛罗国。——编者注
⑥ 《慈恩传》中作钵创那国。——编者注
⑦ 今帕米尔高原地区。
续表
① 又名子合国、朱驹波国、朱俱波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