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丝绸之路历史大唐僧人的传奇之路

揭秘丝绸之路历史大唐僧人的传奇之路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627年,靠政变上台的唐太宗李世民还在想方设法巩固政权时,26岁的僧人玄奘就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他跟随秦州僧人孝达前往秦州,到达秦州后,又和另一批人结伴前往兰州。但到凉州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一种新的政策开始困扰这位僧人。凉州都督李大亮严格执行了这个政策,由于玄奘没有官方许可,李大亮不仅不放行,还要将玄奘赶回京城。

揭秘丝绸之路历史大唐僧人的传奇之路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靠政变上台的唐太宗李世民还在想方设法巩固政权时,26岁的僧人玄奘就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224]

虽然从魏晋南北朝进入隋唐,中国来到了另一个统一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隋唐的佛教是另起炉灶。从信仰角度看,佛教从南北朝到隋唐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断,反而带着很大的继承性。在北朝时期,就一直有僧人来往于西域和汉地,甚至在隋朝还有使者去过西域和印度,只是在隋末由于战乱而短暂中断,一旦唐朝控制了局势,去往西域的道路随即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玄奘只是法显等人的继承人,而不是新的开创者。

与法显一样,玄奘最初的行程是和“背包客”一样结伴前行的。他跟随秦州僧人孝达前往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到达秦州后,又和另一批人结伴前往兰州。到了兰州,他又碰上了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往内地送官马的人,这些人正在返回凉州的路上,于是玄奘又和他们一起搭伴到了凉州。

但到凉州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一种新的政策开始困扰这位僧人。原来,自从北魏以来逐渐建立的身份系统开始起作用了。北魏为了开发北方荒芜的土地,把人民固定在土地上,想出了户籍制度这种做法,限制人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家乡。[225]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为了将原本东魏、西魏和南方陈朝三方的国土整合起来,进行了严格的土地和户籍勘察,又加强了户籍的控制。[226]过于严苛的户籍制度和税收制度一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到了唐初,户籍制度虽然还保存着,但已经开始松动,直到后来逐渐被另一种游历文化取代。

唐太宗初年,在西北的凉州地区,户籍制度还被严格地执行着。于是,对年轻的玄奘来说,出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官方的通关文书才能出境。凉州都督李大亮严格执行了这个政策,由于玄奘没有官方许可,李大亮不仅不放行,还要将玄奘赶回京城。[227]

紧急关头,玄奘却在僧人内部找到了帮手。凉州僧人惠威法师对玄奘照顾有加,为了避免玄奘被抓回去,他派遣了两位弟子慧琳和道整,偷偷地将玄奘送到了瓜州

瓜州刺史独孤达对玄奘最初也很友好,但没过多久,凉州送来了通缉僧人玄奘的文书,于是玄奘的处境又危险了。

幸运的是,在瓜州首先收到文书的是一位叫李昌的州吏。这位州吏意识到这个玄奘可能就是遭到通缉的那个僧人,暗自将文书扣下,没有交给刺史,而是偷偷展示给玄奘,劝他在事情没有公开之前早点儿离开。

此时,从凉州一直跟随他的道整已经南下去了敦煌,慧琳也被玄奘放了回去。缺少了旅伴,玄奘到底如何穿越瓜州西北的大沙漠呢?

在汉代早期,去往西域必须经过楼兰,可东汉时期,就开通了这样一条路线:从敦煌郡直接穿越沙漠,经过哈密盆地的伊吾到达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到了唐代,这条路已经取代了楼兰道成了进出西域的主道,而起点也改在了更加靠北的瓜州,不用再经过敦煌了。但是这条道也非常容易封锁,因为一路上要经过巨大的戈壁,只有几个取水点,而这几个取水点都已经被官方设上了岗哨。

具体说来,从瓜州北行50里到达一条叫葫芦[228]的小河,在葫芦河上就是著名的关口玉门关。出了玉门关,西北方就是巨大的戈壁莫贺延碛,在戈壁中有五个烽燧(烽火台),各相距百里,每个烽燧下都有泉水,所以,只有经过五个烽燧获得水源补给,才能到达伊吾,进入西域。这条路由于穿越沙漠,如果没有人领路,几乎是死路一条。

在瓜州做准备时,玄奘遇到一个叫石磐陀[229]胡人,得到了一匹经验丰富、十余次穿越沙漠的老瘦马(白龙马的原型)。在石磐陀的帮助下,他渡过了葫芦河,绕过了玉门关。石磐陀原本是玄奘找来去往西域的同伴,但刚过了葫芦河,他就感觉到此行太危险,不肯前行了。玄奘只好放他回去,自己一个人孤独地上路,踏上了穿越沙漠的行程。

这段行程,如果想要存活,唯一的方法就是经过西北的五个烽燧,这些烽燧都建在泉眼附近,只有在这五个点取水,才能不被渴死。可是,在取水时,又不能被烽燧的守卫发现,否则由于没有任何通关文书,他还是会被抓起来送回内地,无法出境。

玄奘并不是一个善于偷偷摸摸做事的人,他在第一烽燧趁夜取水时就被守军发现了。他被带到校尉王祥面前。不想王祥却对他非常友好,不仅没有将他遣回,反而试图帮助他出境。

在王祥的指点下,玄奘走了一条近路,这条路可以直接穿越到第四烽燧,就避开了第二、第三烽燧,减少了暴露的可能性。第四烽燧是由王祥的老熟人王伯陇把守,在那儿玄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帮助,继续前行。

到了第四烽燧[230],王伯陇又给他指了一条小路,这条路前行百余里经过一个叫野马泉的地方,这里可以取水,也不用再经过第五烽燧。一旦过了第五烽燧,玄奘就相当于出了大唐的地界,也就不用再担心通关文书的问题了。

一切看上去非常妥当,但意外却发生了:在抄小路时,玄奘并没有找到野马泉[231],又不小心打翻了储存的水,陷入了缺水的境地。在西域,一旦缺水,旅行者就必死无疑。玄奘可以选择折回第四烽燧寻求帮助,但由于缺水,他也很难回去了,剩下的只能拼运气,硬着头皮向前闯。

他在大漠中行进,五天四夜没有进一滴水,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可能撑过去的,但玄奘靠毅力却支撑了下来。到了第五夜,他摆脱了失水之后的恍惚,在老马的带领下,终于到达了一处野泉水,才得以活命。

在野泉水休息了一天,又灌满了储水袋行进了两天,玄奘才走出了被称为莫贺延碛的流沙,到达了伊吾。这段路是玄奘一行中最危险的一段,在他日后的回忆中也着重提及。这一点从侧面也证明,唐朝最初对西域门户的封锁还是较为严格的。

接下来,玄奘的好运到来了。伊吾已经属于高昌地界。玄奘到达时,高昌王麹文泰恰好在伊吾,他将玄奘带往了高昌。

在两汉时期,高昌是戊己校尉的属地,东晋时期,在西北出现了一系列的凉国,高昌先后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个国家。到了公元460年(承平十八年),柔然灭亡了北凉,立一个叫阚伯周的人为高昌王,高昌得以独立建国。之后,高昌王世系经历了阚氏、张氏、马氏,最后传到了麹氏。[232]到了贞观年间,高昌王麹文泰已经是麹氏王朝开创者麹嘉的第七世孙。玄奘时期,高昌是唐朝的属国,接受唐朝的封号。[233]

由于和唐朝的隶属关系,加之高昌本身信奉佛教,麹文泰对玄奘尊重有加。他不仅给了玄奘许多金银物资,足够玄奘用20年,还给沿途各国写了24封书信,请求各国帮助玄奘,同时还派人跟随玄奘前往高昌的友好国家,以便他及时过境。这些帮助,使得玄奘的旅程与法显有了明显不同,法显一路上是作为行脚僧,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王室帮助,而玄奘在受到麹文泰帮助后,已经成了王室的宾客,一路上都作为各个国王的贵宾和密友,得到了大量的照顾。

玄奘离开高昌后,经过了一系列国家: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234]

在玄奘之前,中国去往印度的路出现过两次大的调整。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要想去往天竺,是经过大宛(费尔干纳谷地)和中亚地区,南下到今天的阿富汗,翻越兴都库什山进入巴基斯坦。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去往天竺往往选择更加近的塔什库尔干道,也就是从今天新疆的塔什库尔干直接进入巴基斯坦或者阿富汗地区,从而绕开了整个中亚。这也是法显当时走的通道。但是,到了唐初,人们却又逐渐回到了汉代的道路系统,这和一个新兴民族的发展有关。

随着“草原第二帝国”柔然的衰落,在北方草原和中亚地区出现了第三个游牧帝国:突厥帝国。突厥帝国首先控制了中亚草原,再和萨珊联合击败了嚈哒人,成了整个西域的主宰。[235]在突厥人的统治下,中亚已经成了连接各个区域的便捷通道,由于只有一个总领主,商人们缴纳的税收也是最少的,这使得中亚地区出现了又一次繁荣。不过,中亚地区特别是河中地区的人种仍然没有突厥化,突厥人只是成了统治者,而平民还是伊朗种。

突厥人由于是游牧民族,在去往中亚时往往选择更加靠北的草原道路,也就是从新疆的伊犁河谷进入如今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绕过西天山进入河中地区,或者在天山以南翻山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地区,再向西进入河中地区。

在玄奘时期,高昌与突厥的关系也很不错,麹文泰的妹妹嫁给了突厥可汗的长子。[236]因此,麹文泰派出的人带领玄奘从跋禄迦翻越凌山,到达清池(也叫热海,即伊塞克湖)。离清池不远,就是著名的碎叶城,这个城市后来出名,是因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父亲曾经在这里生活,于是人们推算李白可能出生在这里。玄奘时期,碎叶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西突厥的叶护可汗[237]将这里作为驻扎地。

到达碎叶后,高昌的护送团结束了使命,将他交给了突厥人。叶护可汗也很乐于帮助玄奘,又派人将他一直护送到迦毕试国,方才返回。

玄奘在离开叶护可汗营帐后,穿越了整个中亚地区,经过呾逻斯、飒秣建国(即撒马尔罕)等地南下,穿越了著名的铁门,到达了缚刍河(即阿姆河)边的睹货罗(即吐火罗)。[238]

在唐代的中亚,最令人惊悚的地点是铁门,这是一段深山的峡谷,两侧的山都是铁黑色的,只有一条线状的峡谷绵延向前。这里曾经是从中亚去往阿富汗的主要通道,如今却随着新公路的开通,人们不再需要从这里经过,于是这段著名的峡谷又被历史湮没了。

渡过缚刍河后,玄奘到达了活国[239],这里是叶护可汗长子呾度设的统治区域,呾度设也是高昌王的妹婿。昆都士是兴都库什山以北、阿富汗东北的重要地区,也是通往中国的瓦罕走廊[240]的重要门户,玄奘回程时还要经过附近去往瓦罕走廊。

从活国出发,玄奘经过缚喝国(现阿富汗巴尔赫市),又在西南的锐末陀、胡实健等小国往返后,再次南下。他经过揭职国,[241]开始向东南翻越兴都库什山,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巴米扬市)、迦毕试国。到这里,匈奴使者也踏上了回程,由迦毕试国派人继续随行。他们东南行600余里翻越黑岭,进入北印度。

进入印度后的行程将在本书下一节中详细描述,[242]到了北印度之后,玄奘终于失去了各个王室使者的陪伴,又经历了数次遇险,体会到了当时印度的混乱状态。

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当时的印度恰好处于笈多帝国崩溃后的碎片化时代,虽然一个叫戒日帝国的国家已经崛起,但它还是比笈多帝国弱小得多。这导致印度存在许多小国,并各自为政,在国家之间的缝隙里,也有不少盗贼,给来往的朝圣者带来了麻烦。

玄奘千辛万苦渡过殑伽河(即恒河),到达阿逾陀国,进入了印度的核心区。他差一点儿在下一个国家(阿耶穆佉国)的河中被杀,依靠着信仰逃脱后,又经过了12个国家和地区,[243]包括佛陀的出生地蓝毗尼和死亡地拘尸那罗,才来到了戒日帝国的核心区域摩揭陀国。

在摩揭陀国,他最终落脚在世界佛教学术的中心——那烂陀寺。[244]

“那烂陀”的意思是“施无厌”。按照传说,寺庙南方的庵没罗园中有一个池子,池里有一条龙叫那烂陀,旁边修建了寺庙。还有人说如来曾经在这里施舍,所以号施无厌,这片土地原来叫庵没罗长者园,后来有500个商人用10亿金钱买下,送给了佛陀。佛陀涅槃后,摩揭陀国王铄伽罗阿迭多王(帝日王)在此修建寺庙。帝日王去世后,儿子佛陀鞠多王(觉护王)在南面又修了一个僧院,接着怛他揭多王(如来王)在东面又修了一个僧院,婆罗阿迭多王(幼日王)在东北继续修建僧院,幼日王最终选择了在那烂陀寺幼日王院出家。幼日王的儿子伐阇罗王(金刚王)在位时,继续扩建那烂陀寺,在北方修建僧院,其后又有其他的国王继续在旁边扩建。最终,一共六位国王参与了建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寺院体系。佛寺一共分了八院。今天,那烂陀寺的遗址已经完全发掘出来,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寺院的结构。每一个寺院都是一个正方形的区块,中间是僧人们辩经的广场,周围一圈是僧人的宿舍,每一间宿舍的面积都不大,只够僧人铺一张席子,再放一个灶台。[245]

那烂陀寺的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学习的大乘经典有18部,加上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小学,甚至对印度教的《吠陀经》也有研究。在学者中,学习完经论20部的有1000多人,30部的有500余人,50部的有10人,这10人中就有后来的玄奘法师。但穷尽一切学问的,只有戒贤法师一人。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后,首先分配了住处。他被分在了东北部的幼日王院觉贤房第四重阁,经过了七日的供养仪式,他的宿舍又被安置在护法菩萨房北。在这里,每日的食谱都是固定的,包括赡步罗果120枚、槟榔子20颗、豆蔻20颗、龙脑香1两,每个月供应1升的大米,再给3斗的油,至于酥乳等物,每天按需来取,不限量。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旅行者常常会被一种紫色的橄榄状小果子吸引,这种果子带着苦涩,如果手上沾上紫色的浆液,就很难洗掉。这种果子外国人很吃不惯,但本地人却当作水果食用,这就是赡步罗果,玄奘当年每日必用的就是这样的水果。

玄奘在那烂陀寺安顿后,曾经拜访过不远处的矩奢揭罗补罗城(即旧王舍城),也去过鹫峰山等圣迹。这些地方都在距离那烂陀寺数公里到数十公里的范围之内。

玄奘在那烂陀寺修行五年后,有了一次远行,这次远行让他前往了南印度的许多地区,他可能是第一个如此深入南印度的中国人[246]回到那烂陀寺后,他代表那烂陀寺参加了一场著名的大辩论

需要说明的,玄奘到达印度时,印度的主体宗教已经变成了印度教,也就是玄奘口中的“外道”,佛教虽然传遍了中亚和大唐,但在印度,却受到了印度教的轻视,佛教僧人常常需要参与印度教的辩论。(www.daowen.com)

就连戒日帝国的戒日王也是一个印度教徒,只是他对佛教比较宽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奘参与了那烂陀寺举行的大辩论。根据记载是玄奘获得了胜利,同时我们能看出这样一个事实:玄奘在印度修行的这些年里,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佛教的教义和梵语,这使得他回国后有了翻译经书的最重要条件。

玄奘还开拓了印度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在本书的楔子里,已经详细叙述了印度与中国的外交史,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这里只说玄奘结束了在印度的学习,启程回国时,他并没有选择戒日王新开辟的吐蕃—尼婆罗快速道,而是继续选择从西域回国,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高昌受到了国王麹文泰的礼遇,希望首先回到高昌去见麹文泰。

他不知道的是,在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由于高昌麹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出侯君集率领大军灭亡了高昌国,从此,高昌作为一个国家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唐朝管辖的高昌县。麹文泰也在唐朝进攻之前受到惊吓去世。

玄奘的回程采取了一条前人(法显、宋云等)没有走过的路,却又和他们的路线有重合之处。[247]在现代阿富汗的地图上,可以将整个阿富汗国土看成一只面朝东北方的蛤蟆,除了“蛤蟆”的主体部分,在国土的东北角上还有一长条国土一直延伸,与中国接壤,就像是“蛤蟆”吐出了长长的“舌头”,这条“舌头”就是瓦罕走廊的位置。

瓦罕走廊是沿着瓦罕河延伸的一条谷地,在英国人和俄国人大博弈的时代,英国人从南方的印度北进,俄国人从北方的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南下,他们在阿富汗碰头后,决定以阿富汗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两大势力范围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在东北部给阿富汗留了一条长长的河谷,就是瓦罕河谷(走廊)。

在历史上,瓦罕河谷是著名的通道,从中国塔什库尔干向东有三条路,一条(南道)是直接翻越红其拉甫等山口进入兴都库什山南侧的巴基斯坦境内,这一条道也是当年法显的道路。而中道就是走瓦罕河谷进入兴都库什山北侧的阿富汗境内,过了瓦罕河谷就是巴达赫尚地区,继续向西就是吐火罗地区,从中道翻山也可以进入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巴基斯坦。还有一条北道是在瓦罕谷地以北,翻山进入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南侧,这里可以顺着帕米尔河汇入瓦罕谷地,与中道重合,这条道是宋云曾经走过的道路,也是玄奘的回程道路(只尸罗国)、蓝波国、伐刺拏国、阿薄健国、漕矩吒国、佛栗氏萨傥那国、迦毕试国、瞿卢萨谤城、安怛罗缚婆国、阔悉多国、活国、瞢健国、呬摩怛罗国、钵创那国、淫薄健国、屈浪拏国、达摩悉铁帝国、尸弃尼国、商弥国、波谜罗川、朅盘陀国、乌铩国、佉沙国、斫句迦国、瞿萨旦那国、勃伽夷城、媲摩城、泥壤城、睹货罗故国、折摩驮那故国(沮沫)、纳缚波故国(楼兰)、沙州。是他是反向从西向东进入中国境内的)。[248]但玄奘与宋云的不同在于,宋云在进入瓦罕河谷之后,并没有一直沿着瓦罕河行走,也没有到达吐火罗地区,而是翻越了南方的兴都库什山,来到了兴都库什山南麓的亚辛谷地,直接进入了巴基斯坦。而玄奘则首先来到了阿富汗北部的吐火罗地区。

他回程离开印度后,通过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的开伯尔山口进入阿富汗地区,在阿富汗穿越兴都库什山,进入阿富汗北部的吐火罗,再进入瓦罕走廊,沿着帕米尔河,上到帕米尔高原南侧,最后进入今天的中国境内。进入中国后,走西域南道回到了唐朝国土,完成了西天取经的艰苦历程。[249]

玄奘的旅途是继承了法显、宋云的传统,从这一点上说是继承性的,但他对唐代僧人来说又是开拓性的。唐代早期继承了隋朝闭关锁国的做法,不让僧人随便通行。经过玄奘的开拓,以及与印度的外交联系之后,唐朝进入了与世界交流频繁的时期,到这时,唐代才开始西域求法的黄金时代。

在唐代,与玄奘齐名的是另一个僧人义净。义净于公元671年(咸亨二年)出发,时年37岁,在他的时代,西域道由于战乱已经不好走了,新开辟的吐蕃—尼婆罗道在开通十几年后就断绝了,已经采取了从南海道来回的方法,一共在印度和东南亚待了二十多年。玄奘的著作以地理和佛经为主,而义净则关注的是人和制度。

义净去往西域,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学习管理。唐代随着僧人在国内的增多,如何管理也成了新的问题。这种管理分成两种,一种是国家如何管理僧众,另一种是寺庙如何管理自己的僧人。

在唐代,由于僧人是不纳税的,政府为了控制不纳税的人数而实行度牒制,也就是僧道们有许可证才是合法的僧道,否则就是野僧野道,带有非法的性质,政府在一定时间会容忍野僧野道的存在,可一旦缺钱,首先对付的就是这些人。

唐代时,全国的道观一共有1687所,但其实人数并不多,拥有合法身份的道士只有776人,女官有988人。与之相比,佛教的规模却要庞大得多。其中寺庙有5358所,僧人有75524人,比丘尼有50576人。为了管理这些僧道,政府在两京设了一个御史的职位。

僧道的身份每三年在各州、县登记一次,登记完后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留州,另一份收藏到中央备案。在中央备案的文书,佛教的放在一个叫祠部的机构,而道教的再分成两份,一份在宗正,一份在司封。[250]

政府的宏观管理之外,每一个寺庙对僧人的微观管理也很重要,这是义净想要学习的方面,他去往印度,在印度学习了11年,归来到东南亚的室利佛逝停留下来,写了一本关于佛教管理的书,介绍了印度和南海地区[251]佛教仪轨40条。[252]

此外,义净时期,去往印度的僧人已经非常多,于是他对这些僧人的事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记载了有名与无名的僧人超过了80人,正是这本书使得我们现在也能知道,当年大唐僧人的印度旅行有多么繁荣。[253]

当时的唐朝僧人旅行,就和现代的“背包客”一样,在路上络绎不绝,成了一道风景。现代“背包客”之所以能够成行,是因为花费少、行动快,而在唐代,要想做这种长途旅行,非僧人莫属,因为他们可以在一路上通过化缘和结交权贵来支撑,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不仅仅是大唐的僧人,就连周边的新罗、高丽和交州,也有不少人前往西域,使得唐代成了国际旅行最发达的时代之一。僧人们之所以乐于旅行,除信仰之外,还受到了当时社会甚至官府的鼓励。虽然玄奘最初是偷跑出去的,但回来后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给僧人们指出了一条通往荣耀的道路。义净回来后也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到洛阳城外亲自迎接,恩宠有加。这些榜样的作用都让僧人们更加憧憬远方的风景。

不过,统治者们之所以厚待这些僧人,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偏向于佛教,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僧人能帮他们搜集情报。

表13 大唐早期的西域求法高僧[254]

b 即阇兰陀国。——编者注

c 即摩诃菩提寺。——编者注

d 又名羯湿弥啰国、迦湿弥罗国、罽宾国。——编者注

e 即尼婆罗,今尼泊尔。——编者注

f 即吐谷浑。——编者注

续表

① 即犍陀罗。——编者注

② 即交趾。——编者注

③ 即师子国。——编者注

续表

① 即恒河。——编者注

② 即牂牁道。——编者注

③ 又作裸人国。——编者注

续表

① 此瞻波并非法显到过的印度东北部的瞻波大国,此处一般被称为“摩诃瞻波”,位于今越南中南部,又名林邑、占婆。——编者注

续表

① 即室利佛逝国。——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