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所致身心创伤模式
依据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Tolman)“刺激(S)—中介(O)—反应(R)—结果(C)”的应激过程模式,设计安全心理学的事故所致身心创伤模式如下。
(1)刺激(Stimulate),或应激源(Stressor),包括自然性应激源(如自然灾害)、社会性应激源(如人祸事故)等。
(2)中介(Organism),包括生理性中介,如神经系统调节、内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心理性中介,如认知情绪系统、行为应对系统等。
(3)反应(Reaction),包括躯体反应,如植物神经反应、内分泌反应、外周神经异常反应;精神反应,如焦虑恐怖性的情绪反应、愤怒攻击性的行为反应等。
(4)结果(Consequence),指应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可能是适应性的,如身心健康的结果;也可能是适应不良的,如身心疾病的结果、身心受到创伤的结果。
事故所致身心创伤的模式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刺激是灾难性的灾祸事件;中介是身心失调性的调节;反应是异乎寻常的躯体反应和心理反应;结果是事故最终引起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创伤与痛苦,不仅给个体而且给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www.daowen.com)
2.创伤干预后的心理康复
危机事件对个体或群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如身心损伤、亲人亡故、心理悲痛等。因此,创伤后心理康复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灾民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且要促进灾民自我心理的成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创伤干预后的心理复原。
(1)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系统。灾后尽快重建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系统,为受灾群众提供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在内的基本精神卫生服务,对经济上存在困难的严重心理障碍患者,要建立适当的社会救助机制。
(2)实施创伤心理诊断治疗。针对灾民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识别和处理,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这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开展创伤心理健康教育。灾区各级组织要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体系,为灾民提供服务;在社区层面上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及时发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并将其转诊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