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前的老鄞江桥(老照片),由缪福元先生提供。
桥,是地域经济发展的标志。桥的兴衰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桥的数量、质量、体量、构造和装饰,更体现一个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宁波老桥以“唐十宋百明千清万”的速度,与浙东地域的城镇、乡村的建设同步繁荣。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古桥的保护、修缮、拆除、重建以及新的建桥材料和造桥科技又必然不断更新,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桥与建造一批新桥的意义并不矛盾。古桥,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有代表性的古桥都相继得到了政府的法定保护,即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宁波地域内已经被列为省、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有近百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古桥因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以难免遭受厄运。但是也有不少城镇、乡村,不少部门和群众意识到保护古桥的重要意义,于是发生了不少保护老桥的动人故事。这不仅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保桥民俗的延续,更是这一代人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的真实体现。
千古遗憾鄞江桥
至今,一说起鄞州老鄞江桥,不少居住在桥畔的老人们就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有说鄞江桥桥市之兴,成千上万人簇拥桥上桥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们都说鄞江桥建造之精,桥梁上下不用一枚钉。1979年秋,当浙江大学的一批师生刚完成对鄞江桥建造科技的论文,打算进一步进行测绘以深入研究时,赶到桥头一看,这座长达125米的浙江最大的石墩木廊桥仅存桥墩。原来当年为了让拖拉机过桥,硬是拆去桥屋桥面,换上水泥钢筋桥面,使得这座千年古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拆毁了!
据幸存于桥畔石碑上的《重建鄞江桥碑记》载,鄞江桥始建于唐代,初名“大德桥”,以木为柱墩,上铺木梁,盖竹棚。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鄞江桥被改建为石墩木梁廊屋桥,”全长38丈,宽3丈”。廊屋分28间,既沟通桥南桥北交通,又兼作经商和市集。在明代时,通称为鄞江桥。大德桥改称鄞江桥后,镇以桥名。因桥下之水从它山堰流来,经桥下又向五里外的百梁桥汇入甬江后入海。南宋名土楼钥诗中有“它山堰头足奇观,百里雷霆声不断”之句。鄞江桥成为浙江省内最早的木结构风雨桥。
鄞江桥的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桥北镌匾“四明锁钥”,桥南刻“八邑津梁”,其意为此桥是通向巍巍四明的门户。桥南可达奉化、宁海、天台、三门,桥之北可向嵊县、新昌、余姚和慈溪。为保证鄞江桥的修缮和管理,民间成立了“大德会”,在桥之南立石经幢辟邪,出租桥屋的收入充做管理和修缮费用。于是鄞江桥以桥兴市,以市兴会,出现了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三大市集,二月二纸灯会,七月七盂兰盆会等。鄞江桥一直是人们文化活动的中心,但最终由于桥被拆,鄞江桥的桥上桥下盛会也终于画上了千古遗憾的句号了。
世代呵护百梁桥
在同一时代同一条江流上建造同一种石墩木梁廊桥,鄞州洞桥镇上的百梁桥无疑是十分幸运的。
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的百梁桥,当时称“小溪江桥”,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由当地善士韦景骏发起“维舟作梁”,即“浮梁”;因“山水暴涨,江涛怒浪,舟楫难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本地村人朱文伟等发起“叠石固堤,跨以虹梁,覆以华屋”,但朱文伟本人却在桥未建成时离世,由其子承父业,再经数年,桥始建成。
南宋建炎(1127-1130)初,在宋金交战时,百梁桥毁于战火。幸而由朱文伟之孙世弥和世则发起重建木梁和廊屋,长28丈,宽24尺,覆屋22间,建成于绍兴十五年(1145),后人为此立祠于桥亭,以纪念其祖孙建桥之德。
百梁桥建成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呵护,立于桥观的嘉庆八年(1803)和光绪年间(1875-1908)的修桥、护桥禁碑中记载,当地村民建立了“光溪舆德会”,制定了在桥上“禁堆物、系牛羊,禁止在桥上入宿,设摊”等规定。在元代至正二十四年(1364)、明成化八年(1472)两次进行修缮,在清代光绪九年(1883)又一次进行大修。在1982年6月,即鄞江桥拆毁后两年,百梁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梁桥长77米,宽8米,比鄞江桥短50米,桥上建27间廊屋,桥下5石墩6孔,架百根大木,在1985至1995年,由国家拨款修缮了5次,邮县县府领导带头捐资,当地村民每人出资99元,共一千多人为百梁桥的修护奉献了爱心。
为了适应百梁桥两岸经济的发展,1993年,在县交通部门支持下,在离百梁桥60米处又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汽车可以从新桥中往来,而使百梁桥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据2003年3月《鄞州日报》报道,当地的天成希望小学组织了小学生对百梁桥进行一次打扫公益活动;鄞州区文化局已将百梁桥向省文物局申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取得成功。
古稀老人护桥情
从古至今,勤劳的人们向来就有建桥、爱桥、护桥的优良风俗。勤州西乡百梁桥不仅在古代受到一代又一代先人的呵护,而且在现代,百梁桥继续受到当地村民的精心保护,特别是一批年愈古稀的老人,曾倾注过更多的爱心。
1982年,百梁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以后,住在桥畔的徐水道老人首先承担起义务管理、保护的职责。他曾一次又一次劝说拖拉机、摩托车不要从桥上经过,并多次向上级交通部门反映,终于促成建造了新百梁桥。
十年以后,严成春老人也自告奋勇担任了百梁桥守护员。这位已在桥边住了三十多年的老人对古桥一往情深,在他担任村干部时多次发起修缮桥屋桥面,在洪水暴雨季节,总是日夜守望,一丝不苟。1992年的一场大风雨,漫天洪水漫向桥面。严成春当时已70多岁,带头跳入已没膝的桥面上,拆去护栏木板,减轻洪水的冲力,百梁桥终于逃过一劫。如今他已80多岁了,每天还不忘在百梁桥上下巡查看护。
又一位与百梁桥结下不解之缘的是张如荣老人。1990年,他从中学校长退休之后,更有机会亲近百梁桥。1991年,他在百梁桥畔自己出资种值了100棵水杉,不仅保护了桥基,而且优化了古桥的环境。1994年又出资修筑通向百梁桥的近百米古道。1999年,他又将有限的退休金用于修建百梁桥上的坐凳,挂在桥门上的“龙眠蕙水”、“虹饮兰江”两块桥额也由他出资。
鄞州区百梁桥记载历代修缮经过。
严成春老人又在向孩子们讲述百梁桥的故事。
2002年,张如荣老人在百梁桥畔种植的水杉已经成材,当时有人向他购买,他还是希望把这批大树献给百梁桥,作为古桥修缮时应用,因此,村民们在百梁桥畔的树林边,立了一块记载张如荣老人将树林捐给百梁桥的石碑。百梁桥畔的天成希望小学的学生们闻知张如荣老爷爷的护桥精神,也组织了学生到百梁桥打扫清理。就这样,百梁桥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护桥人而巍然屹立于青山绿水之中!
历尽坎坷象山桥
据《象山县志》记载,1985年统计时,象山境内有古桥近三千座。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大规模交通建设,留存下来的明清时期古桥为数不多。如1993年新编的《象山县地名志》中,列出较大的民间桥梁80座,且半数以上都作了改建和重建。列出的中小型桥梁116座,三分之二重修和新造。1999年8月27日,当文物考察人员赶到墙头镇寻访一座登瀛桥时,这座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代古桥,在一星期之前被一次风雨洪水冲毁。再赶到黄溪村去看望青龙桥时,“青龙”也已在不久前随波逐流,一去不复返了。
当文物考察人员从《县志》上挑选27座古桥,进行查核时,幸存仅半数,而半数之中有的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如定塘小砌门桥毁于2000年,石浦五里桥和墙头镇龙门桥都已铺上水泥,据《县志》记载,由新娘子开桥和命名的新桥镇新桥已改建为二孔水泥桥,很有特色的双桥,因公路扩建时被毁,可见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失去的古桥真是不少。
所幸的是象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努力地做好现存古桥的保护工作。如欧阳桥和庆丰桥已于1986年和199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又将瑞安桥、长庆桥、长春桥、茅山桥、太平桥、玉带桥、五里桥、仁义桥、保安桥、二眼碶桥和狮象桥列为县级文保点。这批我市现存古桥的法定保护点,在我市对现存古桥的法定保护工作中,还是做得及时,受保护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宁海老桥的拆与保
宁海县旧属台州府,新中国成立以后归属宁波市。据1990年新编《宁海县志》载,“1986年止,全县现存跨径4米以上民间桥梁473座”。《县志》记载宁海县最长的古桥——黄坛镇德星桥,48孔,长160米。可惜在1988年7月30日的一次洪水中,因溪道淤积,古桥毁于一旦。
又据1993年编成的《宁海地名志》,1991年为止统计的“全县桥梁名录”共计512座,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前409座,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经济发展,至1990年的这40年中新建、重建、改建了301座,还有100座是建桥年代不详的民间桥梁。
以上的宁海县500余座古桥名录中始建于宋代的有5座,即道士桥、登瀛桥、归锦桥、顺卿桥、福寿桥,但除了地处偏僻山岙中的道士桥为始建于绍兴七年(1137)的原始桥外,其余4座都是明清以来重修或重建而成的。
关于道士桥,宋代以来《宁海县志》都有记载。《宁海交通志》这样记载道士桥:"位于茶院乡道士桥村,干砌单孔乱石拱桥,净跨3.7米,全长6.8米,宽2.8米,高3.2米……一郑姓道士为之勘定桥址,始得建成,遂以此命名。”该桥虽然小、其貌不扬,却“历800年之风雨,巍然不动,为县内现存最古桥梁”。
但令人惋惜的是这座宁波地域记载十分明确的宋代原真性乱石拱古桥,它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一直未能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未能及时进行宣传和保护措施。1999年12月1日,当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赶到道士桥时,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原真性古桥已经被一农户建房子时填埋在房基下。
由于宁海县古桥分布广,数量多,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很难避免。因此,宁海县文物管理部门近年来加大了对古桥的勘查和保护力度。
在2001-2002年的宁波市文物普查中,宁海县文物部门勘查的古桥达250座,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的古桥6座,申报省级文物保护3座。此即2003年1月新发现的长街镇西岙村的3座宋代原真性古桥。近几年来,宁海文化和交通部门对于古桥的保护已经相当重视,其中尤为称道的是在建设新交通大道时不惜花重金保护的一座古桥,此即宁海城东2公里的福应桥。
2000年6月7日,宁海县文物管理部门和宁波公路建设部门收到白峤村热心村民的报告,希望文物部门和公路部门在兴建宁海南线交通干道时,保护一座古桥。宁海县文物部门经实地勘查认为,福应桥是古宁海县东门驿道上的枢纽,桥在白蟒岭脚,始建于宋,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是一座单跨乱石拱桥,跨度6米,宽3.1米,高3.3米,桥柱雕刻有仰覆莲,桥畔有古樟遮荫,但如果要保护这座古桥,必须要劈开山岩,迁移一批田地和民居,工程量和花费相当巨大。
但为了保护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福应桥虽然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宁海交通部门还是从久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眼前的建设费用再三权衡,报请上级部门批准,改变原来设计规划方案,“线路内移,予以避让。”使福应桥及与之相依的古树保持原貌。上级部门增拨炸山、开岩、移树等费用150万元。其中安置拆房2000平方米,开劈山岩5.6万立方米。
2003年5月1日,宁海南线新公路建成正式通车,宽畅平坦的大道横跨东西,白峤岭下的福应桥也沐浴在蓝天丽日之下,感受新时代大动脉的欢鸣。
宁海县福应桥在修建新公路时得到原地保护,新路为老桥让道。
百代功德护古桥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筑路、建桥看成是造福社会的千秋功德,因此,民间留下了极多的记载造桥、修桥、护桥之事的功德碑,如奉化福星桥有功德碑5块,鄞州惠明桥有3块,宁海也不少,而在现代仍然有民间树立护桥功德碑。
如宁海有一座长138米的48洞桥,清代道光戊申年(1848)兴建,己酉(1849)竣工,名戊己桥。该桥修造后沟通了宁海东乡交通往来,是宁海城东通向象山石浦、宁海长街的主要通道,中堡溪在桥下与三门湾海潮交汇,但是到现代,由于桥的下游筑堰建成胡陈港水库,桥下的水量已很少。又因新公路改道,因此古桥上稀有行迹。从桥的实用意义上说,戊己桥已经失去昔日的价值。但社会的价值观不仅仅是现实的眼前的一方面,还应包容潜在的、历史的一方面,而对于后一方面价值观的把握和认识更为可贵,这其实也就是对于文化价值的认知,而其实人类创造的有形的、无形的、客观的、抽象的财富都是能够互相转化和依托,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宁海戊己桥虽然失去了实用价值,但是作为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仍应得到社会的共同保护。1999年7月,在戊己桥畔的石碑碑文《修桥碑记》中说:“1958年新建公路后,古桥日趋冷落,留为古迹。鉴于古桥久经潮汐,洪水冲毁,地坪崩塌,桥位断头,由西张村干部群众为修复古桥,成立筹建小组,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进行全面维修……”
《修桥碑记》中详列60余个村庄、企事业单位、120位热心人士的名称,捐资数额多者数千元,少者数十元,共集资三万余元。戊己桥终于在成千上万人的关注下得到了重修,她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得到了当地数辈人的精心爱护,戊己桥终于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在1999年宁波市评选“宁波十佳名桥”时,名列其中。
2002年2月26日,日本石桥保护协会会长鹤田文史先生专程考察这座浙江最长的海涂大桥时,看到了村民们立的修桥碑记,他深受感动,感慨地说:“在现代,这座古桥的存在与捐资者并无任何利益关系,但是从中体现了这一代人对前辈业绩的崇敬和怀念,这其中也是中华民族热爱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千秋古道桥不断(www.daowen.com)
宁海县前童镇梁皇村北,有一座千秋稳镇桥,5墩6孔,长28米,宽2米。桥下之水源于天台山脉梁皇山,由于此桥是浙江东南大动脉——宁波至台州温州千年古驿道的要津,古代在村中设驿站。旧称“梁皇驿”,因此桥又名梁皇桥。桥始建于宋,明清都有修缮,今存桥南的小庵内外有两块古碑,刻于清代嘉庆九年(1804),碑文中有对联曰:"开桥念佛镇此处,闭户读书锦衣归。”可见古人护桥之俗中总是把佛教和功名利禄结合进去。这副对联也说明200年前在重建梁皇桥时,增建了桥庵,命名“千秋稳镇桥”,庵内还可供读书学子在此修习,立碑者祈祝过往古桥的学子考中功名锦衣归来。
千秋稳镇桥曾承载过千年古驿道上的无数过客晓行夜往,难以数计的车马人畜从桥上送往迎来。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万历十三年(1585)和崇祯五年(1632),二度过此桥前往天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在原有的千年古驿道逐渐扩建为甬临公路基础上,在千秋稳镇桥上游50米处建造了新梁皇桥,此后这座古桥就被冷落,仅供村民农作往返。
1983年的一次洪水,冲塌了千秋稳镇桥的2墩3孔,使之成为断桥。之后,此桥就默默地被弃在梁皇村北的梁皇溪上。
宁海县戊己桥历代受到桥边村民的保护,有碑记为证。
2002年5月,宁海县举办首届徐霞客旅游节。“重走霞客路,保护古驿道。”激发当地政府和民间发起修桥之举。该年秋天,由梁皇村甘治成、甘治位、王利发发起,“为保护古迹,便利村民”,130位村民自发响应捐资,按原样修复,并在桥边的古碑旁新立了重建碑,使千年古道重辉,古桥重续,圆了村民们的护桥心愿。
保古桥建新桥的新俗
鄞州东乡东吴镇大涵山桥始建于唐,明代仅作修缮,科学的直板桥墩构筑显示了郅州工匠高超的建桥工艺,但由于古桥年久失修,平时也很少有人往返。
1998年当杭甬高速公路北仑延伸段在规划时,人们为了保护这座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不惜多投入二百多万元劈山绕道新建了高速公路桥。
由于高速公路桥建成后,人们往返仍很不便,于是在2000年7月,鄞州的文物、交通、水利部门又投资45万元,在离古桥10米处再建造了一座公路桥,并对古老的大涵山桥作了修缮。可见,为了保护这座古桥,人们新建了两条新路,新造一座大桥。
彩虹飞架映三江——近现代的宁波新桥
唐长庆元年(821),余姚江与奉化江交汇的三江口崛起了浙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州城。长庆三年(823),明州刺史应彪在城东的奉化江口东渡门夕卜,建造了用十六条木船排列成的浮梁,据传桥成之时,天空出现五彩长虹,故将东津浮桥改称“灵桥”。
作为宁波第一桥的灵桥,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浮梁”沟通往来,两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一遇风暴就出险,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才动工兴建浙江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单跨肋拱桥,采用下承式钢拱,仍名“灵桥”。
而在浙东另一条母亲河上的余姚江上,虽然有长达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文明,但第一座跨江的木桥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此时才结束数千年以来靠渡舟往来交通的历史,故桥名“德惠桥”。但木桥毕竟难耐风雨日晒,在南宋晚期(1267)之后改建为三孔石拱桥。石桥与木桥相比是一次科技进步。改名为“通济桥”。但在清代雍正四年(1726),再次断桥,重修之后至今还尚未大规模重修。
三江口现代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愈来愈多愈美丽。
在浙江,用近现代技术建造的另一座浮梁,宁波人称为“新江桥”,这是与老江桥(建于唐代的灵桥)相对而言。鸦片战争(1842)之后,宁波被列为“五口通商”商埠之一,由英商在宁波三江口余姚江的出口处建造了用18只木船连在一起的浮梁,因三江口风急浪高,次年移迁于上游百米的桃花渡。1869年,因一次迎神赛会,人挤桥断,400余人丧生桥下。
新中国刚成立,奉化江上的灵桥自遭受1941年日军轰炸之后又一次遭劫,桥幸未断;1951年、1958年两次大修,1986年再次扩修,至今仍是担负连接城东、城西交通的主要桥梁。
以后改建的第二座重要桥梁就是新江桥。1968年,新江桥拟改建为现代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但直到1970年国庆才竣工通车。新江桥采用3孔双曲拱结构,长达167米,主跨孔37米,车行道13米,人行道3米。但此桥在2006年又发现成为危桥,正待重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曾刮起老桥改新桥之风。1955年宁海县将甬台古驿道上的五孔联拱的五福桥进行加固为公路桥,此桥长达百米,宽近6米,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鄞州大嵩江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七孔八墩;1923年重建为五孔六墩石拱桥,桥长105米,宽4.5米,桥面由128块细磨条石铺就,桥栏雕狮子白象莲花等28件。1976年为利用原来桥石,改建为五孔联墩钢筋水泥桥,桥跨水75米,宽6.5米。三十年之后这座桥成为危桥,只得重建。
宁波江北区慈江上的祝家渡桥是跨度大,造型优美别致的新桥,建于1966年,采用钢索自铺式的钢筋混凝土吊桥。桥长100米,宽3米,中孔跨径24米。
1972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宁波市又在余姚江下游的新江桥上游200米的盐仓门旧址建造了一座一半是浮桥、一半是固定桥的“解放桥“,其中浮桥部分长130米,固定桥长106米。1980年决定再一次重建解放桥,1983年元旦前建成通车;长253米,车行道14米,人行道3米。
建于1976年的宁海越溪大桥,单墩双孔,钢筋混凝土缓拱,全长128米,近年又重建。
自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现代化大桥的建造速度加快,1982年1月开工、1985年12月竣工的兴宁桥,为混凝土高支梁,跨奉化江160米,5孔。
江厦桥,在原东门口,唐长庆三年(823)首次建造的东津浮桥即在此,后因此处水急浪险而将东津浮桥移迁灵桥门,而千余年以来一直靠摆渡为交通。1981年,原新江桥废弃的一批浮船曾移往解放桥使用,解放桥建成固定桥后又于1981年移此缓解城市发展之后的行人和人力车通行之需,经加长后的首期江厦浮桥长134米,宽9米。1990年11月,建成5孔T型单臂悬钢梁混凝土钢架桥,大型的机动车可以在长136米,宽23米的桥上交会通过。
①大桥飞跃海峡,将东门岛与陆地联结。图为象山县铜瓦门大桥的雄姿。
②白溪水库内的这座大桥使两岸成为便捷的通途。图为宁海县天河大桥的美景。
③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天堑变通途,实现了多少辈人过海如履平地的梦想。
此外在奉化江和余姚江上近现代新建和改建的有奉化的方桥和斗门桥,都是钢铁或混凝土建造。余姚江上的车厩大桥是姚江中游的水泥钢梁桥。余姚江下游的姚江大闸桥长165米,36孔闸桥。1990年又新建余姚江下游湾头的姚江大桥,长234米,11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专用于铁路,横跨姚江的1959年建成的姚江桥,俗称青林渡大桥,5墩6孔,长328米钢梁混凝土墩。1984年,因萧甬铁路延伸至北仑,在奉化江灵桥上游1.5公里处的江面上建铁路桥,长268米,正桥5孔,宽4米,混凝土墩,钢板梁。该桥2006年起又进行扩建。
①宁波琴桥,又是一座沟通海曙与江东的跨江大桥。
据《宁波市志》统计,在宁波城区,1949年统计有134座桥,总长度为1283米,其中包括25座混凝土钢铁桥。1980年时,古桥被拆改和新建,有桥85座,总长度达1474米。至1989年,市区新建不少新桥,数量为108座,总长度达2840米;至1990年,又增至113座3260米。可见城市的发展,桥的规模增大,而其功能也适应现代城市的需要,如1992年7月峻工的三江口的甬江大桥,是一座不对称的单塔双索面斜拉桥,长202米,跨江105米,车行道15米,人行道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下通航净高5米。如果加上引桥,总长度达386米。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古桥和近现代新桥的区别主要是材料、科技和功能,现代材料之中的金属混凝土和合成材料,现代科技在建桥科学中的应用和发挥,桥的现代功能,桥的现代美学观念,都与古桥截然有别。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宁波各县市兴建不少现代大桥,著名的有象山县石浦镇南田岛与高塘岛之间的蜊门港大桥,桥横跨波涛汹涌的海峡,建于1993年,长219米,宽10米,主孔跨海15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径衍式构造。此外,象山县浮礁渡大桥在1997年通车,在定塘镇,横跨大塘江,桥长233米,宽10米,高5.5米,混凝土6墩7孔公路桥。
②沟通海曙区与江北区的湾头大桥,又为古姚江增添江上飞虹。
余姚市的姚州大桥是一座高架陆桥,1996年竣工,桥长1175米,2007年又改建为跨运河的立交大桥,桥宽达25米。
公路桥在现代桥梁中最有代表性。甬台温高速潘火立交桥建于1997年,三层互通,包括9座大桥4座中小桥,总长4275米,主桥长1812米。
在进入21世纪前夕,在姚江下游的宁波市江北区,又建起了江北大桥(青林渡公路桥)、华辰大桥,在奉化江下游的灵桥与兴宁桥之间增加了一座琴桥。在江北外滩与江东,1992年建成甬江大桥。
处在甬江出海口招宝山与金鸡山之间的招宝山大桥,是迄今为止宁波最高大雄伟的公路桥。桥全长2482米,宽30米,桥下可容5000吨海轮通过,这座大桥创下了国内独塔斜桥跨度之最,在2001年建成。
在2003年,宁波市又有奉化江中游的芝兰桥建成。该桥为3孔公路大桥,全长320米,宽41米。
奉化方门立交桥,位于宁波奉化万门,公铁立交,上层通行甬台闽铁路动车,下面通甬台闽高速公路。
在江北区北外环又有一座运河大桥和公路、铁路立交桥。运河大桥全长368米,宽44米。此外,又有横跨甬江作为江东通途路与江北区大庆南路的联结线庆丰桥已经建成,大桥及连接线全长达2950米,长度超过招宝山大桥500余米,江东部分桥宽达68米。
近年来,在宁波,又有甬丰桥、庆丰桥、姚江大桥、芝兰桥、大榭跨海大桥、湾头大桥、长丰桥先后建成,称为“三江十八桥”。正在建造的还有明州大桥、外滩大桥、青林湾大桥等。计划待建的还有象山港大桥,全长47公里,鄞州云龙奉化陆架桥长10公里,宁波舟山跨海连岛大桥全长18.27公里。
最值得称道的现代大桥,就是著名于世的杭州湾第一座跨海大桥,在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建成,全长达36公里,桥下可通3.6万吨级轮船。杭州湾大桥堪称“一桥抵万桥”,如果将宁波所有老桥的长度加起来还远远不足一座桥呢!
彩虹飞架,为宁波经济的腾飞增添了翅膀。现代新桥的建造都是在先人建造古桥基础上的积累、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新世纪的伟大实践中,更应注意对古桥的保护和研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共同规律,更是桥梁发展的历史轨迹。因此我们研究、总结先人的文化遗产,其目的是能为现代发展而应用,无论过去古代和现在,桥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桥是社会发展的见证,祈望得到更多人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