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建桥护桥,百世名留

宁波老桥:建桥护桥,百世名留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北宋元丰元年,当地村人朱文伟、朱用榓,率先出资易船渡为石墩廊桥,建成了长达77米,宽8米的“百梁桥”。此后,百梁桥仍由朱氏及当地村民共同保护维修。南宋绍熙四年,有人再建石柱木梁廊桥,然而江水汹涌,桥累坏,过往客商苦不堪言。桥墩上铺木梁、厚板,建22楹桥屋,有效保护桥体,这就是保护如今的奉化南渡村广济桥,桥南桥台刻着“小溪石匠许诚造”的字样。

宁波老桥:建桥护桥,百世名留

王安石建仙人桥 王安石号荆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巨匠。庆历七年(1047)任鄞县知县,多次慕名攀登慈溪伏龙山,并与伏龙寺的方丈结为知交。为了贯通山径,重建了一座拱桥,这就是伏龙山诸景中颇负盛名的仙人桥,又名刺史桥。桥长20米,宽7米,拱高7.5米,跨溪2.5米。相传,他每每素衣简从,着扁舟一叶,从千丈岩上下岸,沿着悬崖小径攀缘而上,径自抵达山门与方丈对弈或者品茗赋诗。另据考证,此桥原系唐末明州刺史黄晟所造,故名刺史桥。山高水长,云远路遥,此桥竟见证了一段超然于尘内世外之分的情谊。桥畔,原立石碑一方,据说为王安石亲书,但铭文早已被磨平改写。

朱氏祖孙建百梁桥 百梁桥是一座六墩七孔石墩木梁廊桥,因桥面下铺百根大木,故称“百梁”,自唐至宋,曾是古鄞县通奉化的重要津梁,桥下的小溪江江水来自它山堰,泄入奉化江,在唐代神龙元年(705),江上已建有船桥,但一有风浪就不免船毁人亡。

在北宋元丰元年(1078),当地村人朱文伟、朱用榓,率先出资易船渡为石墩廊桥,建成了长达77米,宽8米的“百梁桥”。70年后的绍兴十四年(1144),百梁桥毁去。一年后由朱氏裔孙朱世弥兄弟率众村民按原样重建。此后,百梁桥仍由朱氏及当地村民共同保护维修。直到如今,为了既保老桥又不影响经济发展,1983年以后,近旁又增建水泥新桥可以通行汽车,加速老桥两岸的经济发展。

大学土建学土桥 舒亶,宋治平二年(1065)进土,王安石执政时被重用,惩治反对新法者。元丰元年(1078),大学士舒亶代理监察御史,因变法失败罢官,后虽再起用,但已近暮年,无心于朝政,遂隐居故里余姚市大隐镇大隐溪畔(后又迁到明州城内)。

学士桥,宋代大学士舒亶建,故名。

大隐溪源于四明山,蜿蜒曲折长达24公里,主流宽达百米,雨后山溪水涨,大隐溪隔断明州城与余姚的陆道,当时只可望而不可及。于是舒亶出资兴造了这座溪桥。桥长70米,14孔,宽2米,高1.5米,每孔跨水3米。为纪念舒亶造福乡里,村人就以“学士”为桥名。

沈恒建沈师桥 南宋乾道初年(1165),45岁的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沈恒到慈北巡视,见鸣鹤一带海滨地广人稀,南有五磊、栲栳为依,北有百里海涂绵亘,遂生建宅之意。乾道六年(1170),沈氏家族迁入此地大古塘之南,建“海隅书屋”,授教讲学,自任塾师,附近学子纷至沓来。

淳熙十五年(1188),沈恒捐资在馆前建桥,以利南北交通往来,其学生万琦名桥为“沈师”,“沈师桥”就成为所在地和三北老幼皆知的学府。沈师桥在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重建,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桥长8.3米,宽4米,跨水3.3米,由五块长条石铺桥面,村名也就称“沈师桥”。

许石匠巧造南渡桥 奉化市的南渡村与鄞州的北渡村有奉化江相隔,世代靠渡船往返。但千余年以来一直是宁波通向浙南的古驿道。但渡过奉化江到达南渡村还要过奉化的县江。在北宋建隆二年(962),当地人曾架造过数次土桥和木桥。南宋绍熙四年(1193),有人再建石柱木梁廊桥,然而江水汹涌,桥累坏,过往客商苦不堪言。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由奉化善士沈森出资,聘邀鄞西小溪石匠许诚等桥师主持重建了一座长达52米,宽6.6米,用三组直柱长条石为墩的四孔木梁廊桥。三组条石每组6根,每根长达6米,宽0.7米,厚0.5米,八字斜插于江底,与横卧于江底的护底石榫接,而上端与大木相连,这样构造既使桥墩稳固,有良好的承重、泄排江水和抗御急流的作用。桥墩上铺木梁、厚板,建22楹桥屋,有效保护桥体,这就是保护如今的奉化南渡村广济桥,桥南桥台刻着“小溪石匠许诚造”的字样。

舒氏望族建阆风桥 唐大中十三年(871),“浙江观察使王式遭天龙大将军舒师锡到宁海平乱,以奇策取胜,不居功,告别众将,入宁海县西店镇阆风里而家“,随后“阆风里”名声远扬。

至南宋淳祐七年(1247),阆风里舒斗祥中进土。宝祐四年(1256)舒岳祥又登进土。咸淳四年(1268)舒进云再登进土。舒氏遂以“阆风”为堂号,载入中国姓氏源流史册。

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居于闾风里牌门舒村的舒思昈一支迁居西三里的岭口村,清代乾隆年间始建木桥。因流水湍急,桥屡毁于洪水光绪十二年(1886),又在原址重建成一座单跨石砌拱桥,取其名日阆风桥。“阆风”,古人喻为神仙隐居之处。闽风故里再次重建的闾风桥是一座石砌高拱桥,长12.4米,宽4米,桥孔跨水8.5米,至今已历116年的山洪冲击,依然完好如初。

①闽风桥在宁海县舒阆风的故里,故名。

②定桥在鄞东,因桥边定林和尚募建此桥而名。

定林和尚建定桥 鄞东姜山镇有定桥村,村以一座石桥而名,而定桥之名出自宋代的广福寺和尚定林。据《鄞县志》等记载,定桥村在千年之前,因奉化江的支流九曲江流域有咸潮出没,田地多荒芜。宋天圣四年(1026),九曲江畔建广福寺,在江上曾搭建一座木桥,经常倒毁。后来由定林和尚募化出资,重建了长24米,宽4米的三孔石拱桥,名曰:“定桥”,桥边逐渐形成市集,居民增多。在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已有“定桥陈”村,成为鄞东望族。此桥又在乾隆、道光宣统年间几次重修,刻在桥栏上还有“广福寺衲定林建”字样。

登台桥,地处宁海三门湾胡陈港,有去天台古道而名。

郑霖与僧元海建登台桥 郑霖是宁海县长街镇西岳人,南宋绍定二年(1229)考中进士,官至发运使,从西a岙至县城要过黄公渡。黄公渡是三门湾胡陈港的海渡,风雨天时常出险,这个渡口也是当地人进出宁海县城的重要通道,于是由他出资改渡建桥。他委托渡头灵峰寺僧人元海主办,十载苦心,元海积劳成疾死去,由元海之徒清隐、惠畴继续未竟之事。又历十年寒暑,在淳祐十年(1250)桥成,是一座廿四孔、长达百米的跨海石梁桥,桥上可通车马,下通篷帆,鄞县大儒王应麟曾撰《登台桥记》。这座老桥经历代修护,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不久重建钢筋水泥桥,1994年笔者在桥东的古寺内见到过王应麟写的残碑,清代有《登台桥》诗中道:“渡口梁成盖世功,民无病涉往来通。北关南海通津处,永镇东苍插汉峰。”

尚书建问字桥、下伞桥 勤西古林镇张家潭村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有一位张时彻,是南京兵部尚书,曾主编嘉靖《宁波府志》,晚年退居宁波城内月湖,在湖心寺办学馆、书院。为便于与湖东沟通,有利于附近平民到书院问字求学,他造了一座“问字桥”,今存“月园”内。后来,他又在家乡鄞西古林张家潭村南新塘河上建了一座下伞桥,桥两边建有三里路廊能遮阳蔽雨,起名“下伞桥”,下伞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全长20米,桥面宽2米,中孔水3米,在清代又再一次重建,增加了“后涌桥”桥名。

董澜建十三洞桥鄞西集仕港镇湖泊河上有一座长达54米的十三洞桥,是由住在桥西的嘉庆十四年(1809)董家村进士董澜出资建造的,大大方便了西山村民交通往来。董澜曾任江西新淦县县令,又调任直隶、临津,任期政绩卓著,两袖清风,老归故里,百姓夹道送别。由于有了十三洞桥沟通大河相隔,此地成为鄞西著名的交通要津。于是有了民谚:“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亩畈,杨柳十八湾。”(www.daowen.com)

孙梅堂祖孙与还金桥鄞州石硬镇北渡村是古代宁波通奉化驿道,村中有一座还金桥。据当地传说和县志记载,一百余年之前有一奉化客商过渡到此,清晨遗失一包财物于村道,由孙廷源老人拾得后在桥边苦等失主。到了中午,失主抱着一丝希望寻到桥边,领回财物,感恩出资重建了眺江桥,改名曰“还金桥”。

数十年后,民国初年(1912),孙廷源老人的孙子孙梅堂在上海经营钟表发迹,号称“钟表大王”。为了弘扬拾金还金美德,出资重修了“还金桥”,他的后裔后来又再次修缮了“还金桥”。还金桥长13米,宽5米,高3米,桥台还是石砌,而桥栏桥面已改建为水泥,静静地与南塘河相依为伴。

尚书陈恭建大卿桥宁波西门外西塘河上曾有一座三孔石拱桥(此桥原建于何时不详)。明永乐三年(1405),居于桥北的西门外名士陈恭中举人,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升至工部尚书、大理寺少卿。后大卿陈恭和居于桥南的参知政事王敬中共同重修此桥,桥高达10多米,3孔高拱,全长约60米,取名为“大卿桥”。这座大卿桥惜于在1990年被拆平,如今仅留下一个大卿桥的地名。

杨县令造金鸡桥 清代雍正七年(1729),36岁的杨懿任郅县县令,当时因鄞东大嵩江咸潮时常浸入梅溪两岸,造成颗粒无收,杨县令为治水患在梅溪出口的塘溪镇金鸡山下,建造了金鸡桥、金鸡堰。堰桥阻咸蓄淡,调节水量,而金鸡桥沟通两岸,成为鄞东通向象山港海口的主要交通,促进当地市镇经济发展,著名的塘头市成为鄞东山海交接处的集贸中心。这座金鸡桥全长28米,宽2.3米,6孔5墩,已历270年的沧桑风雨,依然桥体牢固,当地百姓在咸祥镇建庙纪念它。

叶澄衷与中兴桥镇海区庄市街道叶家村有一座中兴桥,这是世居叶家村村民最主要出入口。叶氏自清代乾隆年间迁入之后,成为巨商叶澄衷(1840-1899)故里。清同治元年(1862)叶澄衷到上海以诚信为本经营致富,成为宁波商帮发迹最早的领袖人物,他在家乡办了中兴学堂,希望苦难的中华民族中兴发达,在村中通向学校的河上出资重建了一座单孔石梁桥,桥长8米,宽1.8米,起名为“中兴桥”,此桥今仍存。

叶季卫建季卫桥 余姚市的老城(北城)南门有姚江,而老城的北门也有一条江,称为候青江,故北门又称候青门。未建桥之前,从北乡到余姚城内靠渡船进城,但在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之前也曾建有木桥,为防倭寇进城,一拆了之,从此进出北城靠渡船往返。

建桥人希望中华振兴,故名“中兴桥”。

梅隐桥,鄞东善士邬来富造的五座老桥之一。

到了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发起募建三孔石桥,然而在道光十三年(1833),桥又断毁。

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余姚城内善土叶季卫慷慨出资万贯,又四方奔走,募建成大石桥,开五洞圆拱,建四石墩,主孔跨水10.22米,桥全长51米,宽达5米。为纪念建桥主要出资和发起人,取名季卫桥,至今已有170余年了。

邬来富善举造五桥 鄞州东乡横溪镇梅岭村,有一位平民出身的郭来富(1863-1923),从种田到经商有钱之后,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带头出资募修横溪至梅岭村10里山道上的蛋石路和沿途亭、桥。民国二年(1913)建徐家桥修梅溪桥,翌年建横溪安民桥,民国十年(1921)建宁波江东镇安桥,民国十二年(1923年)筹资建勤东姜村桥,但该桥未成,来富已病死,由其兄继续未完的造桥善事,当地民众至今惦记不忘。

康有为题额听泉桥鄞 州区石碶镇北渡村南塘河上有一座“听泉桥”,在宋代称为北渡桥,其实“听泉桥”无泉可听,桥的出名与近代名士康有为欣然为桥题额有关。

南塘河是旧宁波通向鄞南的最主要水脉,唐太和七年(833),鄞县令王元暐建它山堰浚南塘河,在南塘河的北渡村这一段,从鄞西或宁波的客商到北渡过渡去奉化,必须要过桥,于是北渡桥经常由善土修缮。而这里南塘河河面宽达20余米,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北渡村孙梅堂在上海经营钟表致富后,出资重建了北渡桥,但由于在桥的下游已经造了一座“问津桥”,为了与“问津”对仗呼应,遂起名为“听泉”,孙梅堂与康有为相熟,故题写了桥名。

朱舜水建日本圆月桥 宁波余姚籍儒学家朱舜水(1600-1682),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的“五大学者”。明代亡国后,朱舜水漂泊日本。公元1663年,已定居日本长崎的朱舜水被德川幕府请到东京(当时称江户)任塾师,传播中国儒学文化,在东京设计和监造一座中国式园林,名“后乐园”,与宁波中山公园的“后乐园”同名,且都取自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他在园中按中国的样式建造了一座石拱桥,洞似满月,山水幽林尽在画中,名圆月桥,长20米,高4米,宽2.5米,桥孔跨溪水4米,如今被指定为日本国家文化财产,仍完好地保存着。

余姚儒学家朱舜水在日本东京后乐园造的圆月桥。

钟宝昌修望春桥 宁波市西郊西塘河上的望春桥,始建北宋祥符元年(1008),石砌高拱跨水9米,高6米,有利于往返杭州的官员客商乘航船来回。

此桥在光绪丁酉(1897)重修之后就没有再修,桥顶7棵百年老树既是望春桥的特有风景,又已严重危及古桥,桥体桥墙已开裂和倾斜,已成危桥,随时都有倒塌之虞。曾经在望春桥畔长大的港胞钟宝昌先生在2005年捐资数十万元,对古桥桥体和桥顶树木进行清理和加固,使这座千年古桥继续保持旧貌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