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汶溪文种故里

宁波老桥:汶溪文种故里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种故里桥,在今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据传为越国大夫文种的故里。汶溪,古称“文溪”,因文种而名,在镇海城西20公里。据成书于雍正十一年的《宁波府志》,把文种列为“名宦”中的第一位,并把“文溪市”称为“文种故里,因以名溪”。文溪地处慈溪、余姚、镇海古道的要隘,隔天有市集,故古称“贸里”。

宁波老桥:汶溪文种故里

千载谁使霸越功,荒村寥落夕阳中。人家桑柘含秋色,野径松杉响晚风。碧水于今悲赐剑,青山终古憾藏弓。南阳竟有成禽痛,何事黄金铸范公。

这首清代慈溪诗人魏蕃写的《文溪访文大夫故居》,引起了我们探寻文种故里桥的兴趣。乍暖还寒,终于成行。

文种故里桥,在今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据传为越国大夫文种的故里。

从镇海骆驼街道乘上去文种故里汶溪村的中巴车向西,车过长石村,大河渐渐变狭窄,青山缓缓逼近,仅20公钟,就到了汶溪村。

汶溪,古称“文溪”,因文种而名,在镇海城西20公里。据成书于雍正十一年(1733)的《宁波府志》,把文种列为“名宦”中的第一位,并把“文溪市”称为“文种故里,因以名溪”。而成书于1227年的宝庆《四明志》则称之“门溪市”。元代《延祐四明志》又把“文溪”解释为“受众山之水,色清如文,故以为名”。文溪古属慈溪县,1955年归属余姚县汶溪乡,1958年划入镇海县。(www.daowen.com)

汶溪三面环山,一条幽溪静静东流。村中300余户近千人口,有宋、潘、陈、嵇、童、胡等姓,却绝无“文”姓。

询问村中老者,汶溪可是文种的故里?只说是古人所传,不知真假。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文种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大夫,楚人(湖北、湖南),曾奉王命出使吴国,越吴和议达成后,与范蠡一起谋划强国备战,一举灭吴。越王得势,范蠡隐退,而文种得到的是越王所赐的自刎之剑。

文溪地处慈溪、余姚、镇海古道的要隘,隔天有市集,故古称“贸里”。村北3里的小洞岙有唐代的青瓷窑址,村西7里曾有唐代始建的观音寺。村里曾有僧人如良于元代至元二年(1336)重建的溪隐庵,供奉越大夫文种。又有东岳宫、关帝庙、都神殿在村内外相继崛起。这处远离尘嚣的小山村,昔日借了文种大夫的名气,曾有过何等辉煌,而如今,仅留下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其貌不扬的小石桥,两块厚达0.3米,长达6.1米,宽2米的跨溪石板中间,刻有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的“文种故里桥”五个字,据传由当地秀才郭玉恒出资。

关于文种与文溪的记载,《县志》中还记载供有文种大夫的溪隐庵始建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相传其故居也”;清代诗人冯汝霆《过文溪怀文大夫》诗中有“一曲文溪水,传言越相居”之句。而《辞海》却说文种是湖北江陵人,究竟孰是孰非,还待更多史料考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