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是浙东文明的发祥地,因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日“余姚”。据记载宁波域内最早建城的是余姚,时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这座1800之前的古城,南依姚江,北靠龙泉山,城围仅250步。到了元代至正十九年(1359),再次将城筑成长1465丈、高18尺的围城,北靠候青江,东、西也有江流,开五门,其中北面有候青门和武胜门。这座四面环水得天独厚的古城惜于在民国19年(1930)先后拆平,仅留下令人怀念的名字“候青门”,以及为进城门而建的季卫桥。
余姚古城的候青门,门外即宽达百米的候青江。在1959年姚江下游建大闸之前,东海大潮可在城门外朝夕出没。而候青门却是出入姚北和古慈溪的最主要通道,故在明代之前就建有木桥沟通。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自海路进犯姚城,当地军民将桥一拆了之,因此靠渡船及简易的木桥往来,一遇风潮时常舟覆桥断。
明万历中期,余姚知县叶炜认为候青门为“邑之要害”,遂在土绅商贾之中倡议发起捐资,众人响应,议在江上建造大桥。但在这条江阔水急的江面上建永久性的大桥谈何容易。这一拖就一百多年,仍以木桥沟通往来。到了清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知县李化楠委请倪继宗、重新和尚等为董事,再次募修建了三孔石桥。然而在道光十三年(1833),候青门石桥又断了。
候青门断桥之事,使善土叶樊(字季卫)坐立不安。之后,他不仅出资万贯,而且四出奔走寻求建造大桥方案,终于带领民众建造了余姚境内最长最大的5孔石拱桥,时在道光十五年(1835),后人命名为“季卫桥”。
季卫桥五洞四墩,采巨大块石筑底基,叠墩起拱。主孔净跨达10.22米,拱矢高6.6米,足够两条大船同时通过。4个次孔各跨水9米和8米,拱高5.5米。石桥身长达51米,宽达5米,胜于称为“姚江第一桥”的通济桥。(www.daowen.com)
季卫桥,自建成五孔石桥以来已历经172个寒暑,桥上车马行人、桥下大船小舟通达无阻,至今桥质依然良好。这是由于严谨而精心的设计、施工和用料。如桥墩,采用2个拱圈接合的薄墩,受江潮冲力不大,而桥基深而牢固。拱券之间的桥墙微微内斜,犹如城墙。纵列分节并列砌置的拱圈和桥墙,用材大而纵横错缝紧密;桥腹中有4对龙首伸出,即4根长系石,相当于巨大的紧固螺丝。桥面缓缓拱起,铺设大块厚石板,石拱的垂直重力成为横向力均匀分布于桥身和桥基,起到良好的承重和防震功能。桥面两旁高达1米的护栏石使过江行人尤为安全无虞。
季卫桥,在余姚市的中心城区,由明代善士季卫出资建造,故桥用人名。
季卫桥曾经在抗日战争时经受日军炸弹的轰炸,但并没有倒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曾改为公路桥,1964年成为人行桥。近年来,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桥上、江上都不如往昔繁忙,在桥边的现代化高楼和车流之中,季卫桥作为余姚市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在继续作出默默的奉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