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1936)五月二十五日,宁波市区的灵桥通车,甬城万人空巷,新建的“老江桥”上人头攒动,共庆幸事。此后又经1939、1949年两次大轰炸,灵桥虽然千疮百孔,但依然安然无恙。至今,百年灵桥依然不卸重任,这是因为灵桥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和肋拱的结构原理,既有良好的承重,又有理想的跨度和优良的抗震功能。
宏济桥,在宁海县前童镇庙山村,采用像宁波灵桥一样的肋拱构造。
不久之前,在宁海县前童镇庙山村,也发现了一座与灵桥相同构造原理的老桥,即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的宏济桥。前童镇庙山宏济桥是民间桥匠采用木构梁架建房原理,用石料建造拱桥。庙山是一座紧靠白溪、高不过20米的孤丘,状如卧狮,梁皇溪和竹林溪都在山下流入白溪。山麓建有一座五堡南宫庙,在6株千年古柏的掩映下,古庙、古桥与古树相依为伴,更显肃穆、宁静。
据《宁海地名志》记载,五代时期,剡县(今新昌)乌来村(今长潭村)的原后唐的大理寺评事卿王缙,为避兵乱,迁来白溪庙山下定居。这位王缙,就是唐人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金陵王氏后裔,迁到剡县之后改村名为“乌来”,又迁白溪之后,改这一段溪名为“剡溪”,表示不忘王氏祖业之意。
继王氏之后,南宋中期(1161)又有从安徽和州迁此定居的张氏;南宋晚期,再有从宁海长街迁入的郑氏等,于是庙山逐渐形成为千人聚集的大村,南宫庙供奉众姓之祖,庙前建桥也由众姓出资,到了清代重建了宏济桥。(www.daowen.com)
宏济桥整桥长8米,宽3米,桥拱高3.5米,东西各有5石阶,桥面东西有护栏、栏柱和抱鼓石,从庙山村过宏济桥就到了庙门口。如果不走到桥下去仔细探视,就不能明白宏济桥的奥秘。
原来,宏济桥呈东西走向,石拱桥圈分为五节,中间嵌数条长3米的横系梁(又称龙门石),起到了固定桥拱的功能,犹如灵桥的横梁。其中2条横系梁之头伸出各1尺,雕了4只镇水鳌首。桥拱半圆形,跨水4米。原来桥下是一条宽达5米的竹林溪,植有莲荷。桥的基础由松木桩和夯实的基石和庙山的山体。故宏济桥的承重落在2个半圆拱券上,由横系梁固定后,稳稳地与桥基联在一起,桥面石和桥腹中的土石都不承重,从桥面的孔隙中可看到桥下流水,如同灵桥的桥面中心可看到滚滚的奉化江流水,原理一模一样。
由于宏济桥结构的特殊性、科学性,成为浙东石拱桥之中唯一的以肋拱横系梁承重的石拱桥,它的良好的抗洪、防震、承重、泄水功能都能良好发挥。这种看来简单,实则十分大胆而严谨的构筑,使这座并不显眼的石拱桥与古庙、古树一起成为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宏济桥的肋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