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古桥-胡家洞桥-宁波老桥

宁波古桥-胡家洞桥-宁波老桥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家洞桥,建在余姚市大隐镇的大隐溪入江处,有胡姓善士出资,故名“胡家洞桥”。大隐江水过桥后,绕小湾山麓,从清湾、黄浦入姚江,因此地三县(市)交接,故胡家洞桥起着重要的水利和交通枢纽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鄞州水利部门在胡家洞桥以北的大隐江口修建了五洞大闸,此后大隐江再无潮进潮出之患,大隐江成为淡水港,也确保了胡家洞桥的安全。除了附近村民渔耕养殖过桥之外,大隐江口的胡家洞桥孑然立于秋风萧瑟中。

宁波古桥-胡家洞桥-宁波老桥

四明群山从南、西、北三面围护着的大隐镇,有一条长达15公里的大隐溪横贯全境,自西向东蜿蜒流向余姚江。而从大隐镇人余姚江的2.5公里这一段,因水面宽阔,随潮出入,故称“大隐江”。

与余姚江交汇处的大隐江口,地处“宁绍通衢”,即古明州通向绍兴的古驿道所在。平时有两条路可供选择:第一条是从鄞州姜岱村向西经大隐镇,过学士桥到小隐村,然后经河姆渡村向余姚;第二条是从姜岱村向北,从大隐江口过桥到小隐,而后者仅走前者三分之一的路程,可少走十里,故大隐江上胡家洞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了。

据胡家洞桥朝南桥墙上的《重修碑记》记载,古桥在明代初年(1368)被水冲毁后,商旅往来只能绕道经大隐往返,或在此摆渡过江。康熙丙申(1716),居于大隐江口堰头村的胡镇明捐资重建。至嘉庆辛酉年(1801),当地一位姓张的善土“欲复其旧”,得到了严、筱两位慈溪县县官的支持,筹划经费,择日开工,十多月后才完工。

胡家洞桥,建在余姚市大隐镇的大隐溪入江处,有胡姓善士出资,故名“胡家洞桥”。

新桥又一次耸峙于大隐江口,“造福乡里,利及万众,废得使兴,不得不乐”。桥南姜岱村望族潘绍谨为之撰文勒石于桥墙,命名“胡家洞桥”以彰胡氏始建大桥之功德。

胡家洞桥距鄞州高桥镇马车桥姜岱村最近,原属慈溪县,现在以桥为界,桥西除了一块渚地外,多属余姚市大隐镇地域。胡家洞桥之北的江畔,有高约百米的小湾山,山之北为古句章城山渡,过姚江即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大隐江水过桥后,绕小湾山麓,从清湾、黄浦入姚江,因此地三县(市)交接,故胡家洞桥起着重要的水利交通枢纽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鄞州水利部门在胡家洞桥以北的大隐江口修建了五洞大闸,此后大隐江再无潮进潮出之患,大隐江成为淡水港,也确保了胡家洞桥的安全。不久,由于陆上交通的发展,鄞西和姚南公路网的贯通,人行马驮的古驿道已很少有人问津。除了附近村民渔耕养殖过桥之外,大隐江口的胡家洞桥孑然立于秋风萧瑟中。(www.daowen.com)

沿着高出水田1米的古驿道登上胡家洞桥,倒映在澄江碧水的桥孔,恰似一轮中秋明月。桥全长29米,桥拱跨水11米,拱矢高9.3米,离水6米。高2米的圆拱大条石与横条石交错砌筑,故高大的桥孔能容纳大船出入。桥拱结构至今仍完好无损。

胡家洞桥桥面用规整的条石铺砌,宽3.5米,东西各设28石级,南北两旁各设栏板11块,桥柱10根,桥堍有4块抱鼓石。南北桥墙上伸出两对镇水螯首,龙头下刻有两副桥联:

南:一带长虹常横黄浦;半奁明月返照清湾。

北:过舟为杲,来往征人无病涉;聚石成梁,东西过客有通途。

如今,胡家洞桥静静地躺在杭甬高速公路边。新时代大动脉的辉煌与古驿道的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伫立于胡家洞桥上,抚今追昔,无不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