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奉化斑竹金井桥,原汁原味留存无阻

宁波老桥-奉化斑竹金井桥,原汁原味留存无阻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井桥,桥跨茶坑溪。斑竹村新楼林立,旧貌换新颜,而一座古朴的金井桥却仍原汁原味地保存至今。由于有了金井桥,车马行人才得以安然畅通。蒋介石从儿时起常往返于溪口和葛竹,每次必从金井桥上经过。此前,金井桥可能是用竹木建造的便桥,经重建成石桥后才免去了因洪水屡毁屡建之苦。金井桥的桥面宽5米,不设步阶,上铺卵石间隔石板,故车马可畅通无阻。1999年,斑竹被列为宁波的旅游新景区后,前去参观金井桥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宁波老桥-奉化斑竹金井桥,原汁原味留存无阻

剡川两路达前中,嵊县新昌来去同。过客惯投村店宿,不须日暮叹途穷。

溪流盈涸本无常,永济同兴苇可航。寒露成杠交夏拆,年年编卸蔑桥忙。[1]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四明山中的绮丽风情,即奉化市最西端的斑竹乡,其北与余姚为界,西和南与新昌、竦县相邻,现在有公路相通,原来只靠竹筏和步行。

斑竹,也许是“千山万竿竹”之故,但旧称“仙笔乡”,因附近有笔架山而名。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此地以金井桥为界,是奉化和嵊县的界桥,民国时期称“剡源乡”或“剡明乡”,现在改称为“斑溪乡”。斑竹村,或称“斑竹园”,离奉化溪口20余公里。

金井桥,桥跨茶坑溪。昔时为溪口通向嵊县的古道

斑竹山岭陡耸,溪谷深幽,源于竦州和新昌境内的西晦溪,与长38公里的左溪交汇于斑竹村外,流向亭下湖,由此循溪进山,向西可抵新昌嵊县,故这里成为奉通向浙江中部的又一关隘要冲,数百农家聚居于此,曾设有旅社和饭馆,车马旅人可在此歇宿。如今,汽车可直达村中。斑竹村新楼林立,旧貌换新颜,而一座古朴的金井桥却仍原汁原味地保存至今。

金井桥横跨自南向北流向晦溪的茶坑溪。这条源于董村倪家山、长达7公里的溪流,隔断了从溪口通向葛竹和竦州的山道。由于有了金井桥,车马行人才得以安然畅通。而过桥10里就是蒋介石的外婆家,即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的出生地。蒋介石从儿时起常往返于溪口和葛竹,每次必从金井桥上经过。等他发迹后,曾在1921年、1937年经过金井桥到过葛竹。1949年的正月廿一,蒋介石与蒋经国的子女们,祖孙三代人最后一次往返于金井桥。(www.daowen.com)

金井桥是一座用规整的条石和块石砌筑的缓拱石桥。据桥额上刻的文字记载,该桥建于清代光绪廿七年(1901)。此前,金井桥可能是用竹木建造的便桥,经重建成石桥后才免去了因洪水屡毁屡建之苦。

金井桥的桥面宽5米,不设步阶,上铺卵石间隔石板,故车马可畅通无阻。桥心按清代的规格铺荷花石板。整桥全长15米,跨溪的缓拱跨度为10米,拱矢离水面为4米。桥的两侧各有4根栏柱,5块栏板。栏柱上雕刻的4对石狮子各具情态。桥旁的几株古樟浓荫蔽日,郁郁苍苍,与古桥相得益彰。

金井桥,曾是斑竹村百年风云的见证者。1999年,斑竹被列为宁波的旅游新景区后,前去参观金井桥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金井桥上的桥柱狈

注释

[1]两诗选录于毛翼虎、范学文编《奉化风情》书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