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取《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原意是比喻德行的崇高。但奉化雪窦山千丈岩下的仰止桥,因是赏景观瀑之最佳处,桥名既写景,又抒情,使身临其境的游客,既有高度感,又生敬仰之情。
雄峙浙东的四明雪窦,古称中国道教第五十七福地,北宋诗人苏轼曾有“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之感慨。
据地质科学研究资料称,雪窦山为东四明之奇秀,形成于一亿三千七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燕山运动造成地层变革,崛起成火山岩台、断裂地层、悬崖绝壁,尤以千丈岩为最壮观。平地突起的妙高峰,海拔近400米,又名天柱峰。峰峦中段之百顷盆地,周围群峰耸峙,中心即由宋真宗于公元999年赐名的“雪窦资圣禅寺”。流经寺东寺西的东西二涧,分别出于寺后的白龙洞和玉龙洞,汇合于寺前的锦镜池,然后流出崖口,以玉龙腾空、白虹翻飞之雄姿,直扑千丈岩下之白龙潭,其势如排山倒海,落差达128米。离白龙潭约十余米处就是仰止桥,在此感受千丈岩的宏伟气势,尤使人惊心动魄。南宋时期的丞相郑清之到此,写有一首《千丈岩》,诗中道:“圆矫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
从千丈岩顶至岩下的仰止桥,可走御书亭旁的百步阶下山小道,下行约1.5公里。站在桥上翘首仰望,断崖绝壁中素练凌空,从天倾泻而来,难怪古代文人学士会有感于《诗经》名篇,应景而兴,故名桥“仰止”,桥边之石亭,因瀑声似雷,故名“午雷”。北宋诗人曾巩,在仰止桥上、午雷亭前眼观耳闻后,在一首《千丈岩》诗中,写出了其中的妙绝处:“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栏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千丈岩飞瀑入白龙潭后几度翻滚,流经仰止桥下以后,过深山峡谷,蜿蜒入亭下湖。现在的这座仰止桥是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在旧址上重建;民国十五年(1926)重修;1986年再次修葺。它是一座用规整条石叠砌的单跨石拱桥。桥全长13米,宽5米,圆拱跨水10米,拱矢高6米。桥面两边各置4根桥柱,3块栏板,两境各设14级石阶,通体不施雕饰。桥下巨石累累、雾气弥漫。南宋吏部尚书楼钥到了仰止桥后,也写过一首《千丈岩》:“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www.daowen.com)
仰止桥,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之句。位于四明雪窦寺前千丈岩瀑布下,在桥上观瀑,气势尤为壮观。
千丈岩下,仰止桥畔,有高数丈巨石。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奉化县令胡梦泰在巨石上刻有斗大的“烟声”两个大字,生动地体现出仰止桥上下终年笼罩在瀑声水雾中的神幻妙境。如再从仰止桥边的山道循溪下山,行约数十米,突然有一块高约1.5米的石壁迎面而立,刻有民国五年(1916)奉化名士沈皆诚书写的“乐不”两个摩崖大字。
置身于千丈岩下的仰止桥上,不禁联想到了王安石的观瀑诗,“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此景此情,乐而忘返,其乐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