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在《山海经》、《十洲纪》、《史记》等古籍中有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神仙居处。据宁波地方史料记载的“蓬莱仙山”,在浙东有三处,为岱山蓬莱、象山丹城蓬莱和慈溪达蓬山蓬莱,且都与秦始皇时期徐福为寻不死药的记载有关。但在以上三处蓬莱之中,慈溪的蓬莱还有一座“达蓬桥”,即通达蓬莱之桥。
宋宝庆《四明志》和元《延祐四明志》记载的慈溪达蓬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上有岩高五六丈,左右二崖对峙如斗鸡石,秦始皇东游欲自此入蓬莱仙界,故名”。
达蓬山下的孙家村,有一座“达蓬桥”,桥南二里处即巍然耸峙着达蓬山,海拔422米。曾有宋代的舒亶、范成大、黄震和明代的黄宗羲等,留下吟咏达蓬的诗篇。
这座达蓬桥为浙东最常见的单孔石梁桥,桥面两侧有栏柱、栏板,质朴无华,栏板南北向各刻“达蓬桥”三个字。桥总长为8.2米,东西各6个石阶,桥面宽2.5米,桥堍宽4.4米,桥面离水2.5米,跨水3米。桥身用规整的条石叠砌,桥下仅容一艘中小型船只通过。桥的西面为华家村,桥的东面紧靠孙家大屋,在正对桥脚的墙壁中,竖有一块“泰山石敢当”石碑,是古代人避邪纳吉之意。达蓬桥桥下的清流,源于桥南达蓬山下的窖湖,流经桥下后通向快船江。桥洞南北还各刻一副耐人寻味的桥联,据说是出于清代晚期慈溪名士洪允常的手笔。南边的桥联为“中流窖水三千丈;上达蓬山几万重”。朝北的桥联为“受书谊访留侯迹;题柱愧无司马才”。(www.daowen.com)
据《孙氏宗谱》记载,达蓬桥东之孙氏称“野猫洞孙家”,为龙南(今慈溪市)孙家境孙氏望族之一支。龙南孙氏自后唐明宗时(926—933)自浙西睦州(今建德)迁入,以后又有分支迁往各地。明代弘治六年(1493),孙家境孙燧中进土,后来官至副都御史、江西巡抚。崇祯十年(1637),孙氏望族中孙嘉绩中进土,授南京工部主事、兵部主事。孙氏发迹后,曾到孙家村省亲,将原来木桥改为石桥。清代宣统元年(1909),达蓬桥被重新修造,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座通向蓬莱之桥一达蓬桥。近几年来,由于慈溪市开拓徐福东渡、海上丝路文化旅,故这里成为一处著名景点。
达蓬桥,在慈溪市达蓬山下,据有关记载及史迹,秦始皇的谋士徐福曾在此下海东渡蓬莱,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