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慈溪平原,旧称“三北”,即姚北、慈北和镇北,原是余姚、慈溪和镇海三县的北域。在千年之前,这里多是一片海涂。北宋庆历七年(1047),县令谢景初开始构筑海塘;300年后,终于筑成横贯东西80公里的长堤,奠定了三北滩涂第一批内陆平原的雏形,即今称为“大古塘”。之后,又先后五次围海筑塘,始成数百平方公里的三北“棉库粮仓”。而在沿大古塘一线,形成了一连串的自东向西的集镇,其中有龙山、范市、师桥、浒山、周巷等。
南宋乾道初年(1165),45岁的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沈恒到慈北巡视,见鸣鹤一带海滨地广人稀,南有五磊、栲栳为依,北有百里海涂绵亘,遂生建宅之意。乾道六年(1170),沈氏家族迁入此地大古塘之南,建“海隅书屋”,授教讲学,自任塾师,附近学子纷至沓来。
淳熙十五年(1188),沈恒捐资在馆前建桥,以利南北交通往来。其学生万琦称桥为“沈师”,俗称“师桥”,沈师就成为三北老幼皆知的学府兼名村。宋代罗炳写的《沈师桥记》中,有“师桥者,乡大夫沈公建而名之者也”的记载。
清代以后,沈师桥由于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三北的闹市名镇,桥南桥北临水长街,南北货品商铺林立,有“十里行人休问沈,万家烟火路交通”之说。雍正年间(1723-1735)的沈永丰南货店所产的三北藕丝糖,曾列为明州府入京贡品,这使得沈师桥更是闻名遐迩。(www.daowen.com)
沈师桥重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于同治十二年(1873),村人直呼“大桥头“。当时,三北文士张培基写了一首《赴慈溪沈师桥》:“西风刮地走尘沙,陡揭舆帘冷莫遮。枯草赭黄连海甸,炊烟茫白隐人家。短亭憩坐山排笏,村店寻沽梅看花。行尽平原临水口,溪流进出石桥斜。”古桥精心砌制,用料规整,全长8.5米,桥面宽4米,桥孔跨水3.3米,南北各设5级石阶。桥上的整块栏板石长4.3米,东西两边各刻“沈师桥”三个字,并有“同治十二年重修,钱塘吴淦书”款识,两边的桥墙上都有一对镇水赘首,桥身上留有“文革”期间的累累伤痕。
沈师桥,因宋代朝奉大夫沈恒迁入后建学馆讲学,并建此桥,因此名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