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鄞东东钱湖畔东北角的下水村,有一座平淡无奇的三孔石梁桥。桥全长12米,宽1.7米,高仅2.5米。9块长石板分成三节安装在两座叠石墩上,发源于鄞东第二高峰的福泉溪静静地从桥下流过,汇入浩淼的东钱湖。
在厚度20厘米的桥板南面,刻有一行尚可看清的文字,“德行桥,清乾隆丙申三月造”,即公元1776年造。桥西有一座已经修缮完好的“八行堂”,是桥两岸史氏后人的祖堂。德行桥与八行堂相依数百年,见证了浙东史氏曾有过的辉煌历史。
桥名“德行”一词,曾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准则。如在汉唐时代,已将“德行”作为首要条件。在《唐六典》中规定,吏部考试内容中“一曰德行,二曰材,三曰劳效”。到了北宋晚期,朝廷特设“德行科”。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又创设了“德行八行科”,并诏告各州,凡具有“孝、悌、睦、姻、任、恤、忠、和”之“八行”品德人才,都可向朝廷推荐入朝为官,而在明州府内,官府则选择了居于明州城内洗马桥(今开明街)边的县吏史简的儿子史诏。据鄞县地方志记载,史诏的祖父在北宋中期从浙西溧阳(现属江苏)迁入明州,史简承袭祖训,行义积德,奉母至孝。其子史诏更以“德行”、“八行”律己,名闻邻里。因此,明州府将史诏事迹报告朝廷后,大观二年(1108),宋徽宗御批“闻尔史沼,淡然无求,执德不回,久而益坚”,并诏封史诏为“八行先生”,征聘史诏入太学候官。
①史诏画像。
②八行桥,因四明史氏第四代史诏居此村,以“德行”教育后人,故桥名八行桥。
宋徽宗御批诏书到明州府后,街头巷尾传为美谈,而史诏的母亲叶氏已75岁,史诏是史简遗腹子,由母亲苦心教养,他也已51岁。史诏无奈之中携母离城,避居于鄞东大田山,即今属东吴镇的大涵山村。不久,官府又寻来,数次催史诏赴京,史诏只得再一次携母迁居到湖山深处的下水村。宋徽宗闻报,赐给史诏“八行堂”匾,挂在下水村的家庙内。史诏与次子史师木居在一起。(www.daowen.com)
史诏在下水村八行堂内设学馆,以“德行”、“八行”教育子孙。政和八年(1118),他的三儿子史才考中进土,官至枢密院事。他的孙子史浩也自幼受他亲授,后来也考中进士,隆兴元年(1163)当了宋孝宗的老师和丞相。
南宋建炎四年(1130),史诏去世,葬于下水村西的“福泉溪之源”——绿野岙。
史氏家庭中,继史诏之孙史浩为丞相之后,史浩的儿子史弥远也考中进士,当了宋代宁宗和理宗两朝共26年的丞相。史弥远的族侄史嵩之在嘉熙三年(1239),也当了丞相。于是,下水村的德行桥上下,八行堂内外,史氏望族的子孙们行迹不绝,适居鄞县各地及象山、余姚、慈溪、福建的四明史氏也都以祖上的“德行”、“八行”为荣,建造了不少“八行堂”。如今留在下水村的德行桥和八行堂已由史氏后裔重修,使它焕发出历史的光辉。由于史氏家族的“德行”家风在宁波地域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踏上这座平凡的古桥时,深厚的历史感会油然而生。
德行桥,四明史氏祖居下水村,因宋徽宗赐史诏“八行先生”,此桥便名为“八行”之中的“德行”名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