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张尚书与下伞桥的故事

宁波老桥:张尚书与下伞桥的故事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伞桥全长20米,2墩3孔,东西各有8级石阶。下伞桥在清代又经修缮,并在桥北的栏板石上刻“后涌桥”三字,表示后人继往开来之意。下伞桥,因明代此村张尚书建桥,桥边建有避雨路廊而名下伞桥。

宁波老桥:张尚书与下伞桥的故事

清代邮县的史学家万斯同在《鄮西竹枝词》中写道,“张家潭水带长渠,万顷烟波绕屋庐。莫道乡间无俊物,此中曾出两尚书。清代光绪《鄞县志》中,将张门出过两尚书列为鄞县“衣冠幸事”,史称“叔侄尚书,叔张大司马时彻和侄大司马邦奇”。二十五史《明史列传》,也把鄞县的叔侄两尚书列入史书中。

因此,每当我们途经鄞西古林镇张家潭村时,都会想起“此中曾出两尚书”,而离此三里的下伞桥,则是张尚书留给后人的一桩善举。

天一阁藏《槎湖张氏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初年(1174),张氏始祖张原一自临安迁鄞西布金寺前,此地有槎湖和双龙潭,故村名张家潭,旧称“槎湖张氏”。

张氏耕读传家,到了张邦奇这一代,其父张时敏乐善好施,清约俭朴,严于教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张邦奇中进士;嘉靖二十年(1541),升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去世,葬于横溪金溪山。张邦奇之叔张时彻,年纪比邦奇小16岁,自幼由其侄子张邦奇授学,于嘉靖二年(1523)也考中进士,受调在南京、江西、湖南、广东、河南、四川等地任职。他任职期间征腐恶、抗倭寇,颇有政绩,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授南京兵部尚书。因朝廷腐败,张时彻五十多岁就退居故里,在张家潭亦农、亦医、亦文。他种的稻谷瓜果收获“超寻常一倍”,自称“上农夫”;又研习医药,收集民间方剂,编成“急救良方”;嘉靖己未(公元1559年),张时彻应宁波知府周希哲之请,主编《宁波府志》。此时,他已将家眷及老母搬到宁波城内月湖花屿,在湖心寺前后建心远堂、宝纶堂,并为其母建家庵,湖心寺的双眼池就是张时彻仿张家潭双眼龙潭而修造的。为了便于湖东平民到他的学馆往来求学,他在月湖花果园巷口造了一座问字桥。至今,古湖心寺、双眼池和问字桥仍保存遗迹

张时彻在晚年,往来于月湖和张家潭之间,船来舟往,易如反掌。为造福乡里,他在城南十里造通津桥,在张家潭村造孝庵桥,在布金寺与俞家、古林之间的南新塘河上,也建造了一座三孔石梁桥,栏板上刻“下伞桥”。据说,从鄞西古林、俞家到了下伞桥后,因建有三里路廊,可遮阳避雨,由此直达布金寺,途中不再用伞了。

下伞桥全长20米,2墩3孔,东西各有8级石阶。桥面宽2米,由3块长条石铺砌而成。桥面离水高2米,中孔跨水4米,边孔跨水3米,东边的桥下有宽达1米的纤道。由于此处水势平缓,故由整块长条石叠砌的桥墩两头制成圆形。(www.daowen.com)

下伞桥在清代又经修缮,并在桥北的栏板石上刻“后涌桥”三字,表示后人继往开来之意。

公元1577年,77岁的张时彻留下了42卷《宁波府志》及《定海县志》、《四明风雅》等二十余部著作后离世,葬于故里布金寺后的张江岸。新编的《宁波词典》称他为鄞县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下伞桥,因明代此村张尚书建桥,桥边建有避雨路廊而名下伞桥。

至今,下伞桥东三里的一块晒场上,幸存张尚书墓前的一件石刻文相,高3米,刻得栩栩如生。有人说,这也许就是当年张尚书音容笑貌的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