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东山一振衣,过桥草树正菲菲。茅庵小尘成清绝,竹径双开对翠微。
石壁尚存云栈迹,溪流故绕钓鱼矶。可怜丞相家何在,水自涓涓鸟自飞。
400年之前,明代文土柴孝东在鄞县东吴村的丞相府前的三溪桥畔写了上面这首《吊史相诗》。
这座三溪桥,今名“府前桥”。桥下的溪称“前门河”,源于太白山三溪浦来水,此溪将东吴村分为东、南、西、北四村;其中,南村和西村又分为上史家和下史家,至今有近百户史氏人家。在桥南原建有南宋时期宋孝宗的丞相史浩的幼子——史弥坚的“沧州堂”。史弥坚原住明州城内月湖尚书桥之西,官至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后调任福建,晚年归休东吴村。67岁时,在府前桥畔休闲;16年后终老,安葬于南山世忠寺山岙。
又据《四明谈助》和《史氏家乘》载,与尚书府相邻的“少师府”,是南宋丞相史嵩之的府第。史嵩之居此13年,建有云树壁和钓鱼矶,他于公元1256年终老于府前桥南的丞相府中。
居于府前桥畔的还有史尚书之子,即史嵩之丞相堂弟史宾之,曾官至敷文阁待制、湖北转运使。此外,居于桥畔的还有史尚书的孙子,永嘉太守史榘卿等。因此,府前桥前后曾有过轿来马往的辉煌,至今这座府前桥,仍是东吴通向南北的主要津梁。
府前桥下的三溪水,自太白山奔泻而来,在东吴村汇成平流,再通向大涵山港,注入东塘大河。在古代的水路,三溪水是最便捷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此,史氏的达官贵人们可以从府前桥畔乘船往来于明州城内。
府前桥是一座漫水型的三孔石梁平桥。这是因为太白洪峰有雨即来,势如排山倒海,于是急流可以轻松地从桥面漫过,而桥墩和桥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抗洪能力。(www.daowen.com)
经实地考察,府前桥全长为15米,宽2米,当时可以二马并行,三孔二墩的中孔桥板侧面刻有“府前桥”三字,桥面石板厚达0.3米,长5.1米,宽0.6米,列成纵向三排,桥面中心铺嵌60厘米见方的方石板。桥墩的构造是府前桥抗洪功能的关键所在。经测量,桥墩的横向条石长度为2.5米,宽于桥面0.7米,迎水一方有“分水剑”,桥墩上面有巨大的仰天石,长达3米,两头雕刻成宋代特征的荷叶包头。桥墩与桥面的连接部分,有一块直竖的长条石,把桥墩石和桥面石牢牢串锁,使整桥浑然一体,而在桥的背水一方,各置两条长条石呈30。角撑住桥墩,再在桥的底部,设有护底石,将撑石和桥墩又联在一起。如此周密之构筑,既使府前桥大大增强抗洪力,又减弱洪水的冲击,因此当地村民说,几百年来从未听说这座桥墩修造过,至今已经800余年了。
“丞相府前桥,尚书墓中土。”府前桥北通少白天童,南通南岙群山,这里是丞相和尚书们的最后归宿。700余年前的南宋末年,鄞县文士戴相初途经已经冷落的丞相府和府前桥,也写了一首《吊史相诗》,诗中揭示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反思:
日晏霜浓十二月,木疏石瘦第三溪。云沙有径萦寒晓,松尾无人鸣昼鸡。
儿聚衣冠块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早知泄世成真梦,不弃山前春雨犁。
①南宋丞相史嵩之。
②府前桥宋代的荷叶梁墩保存完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