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州城中月湖桥:历史与风景

明州城中月湖桥:历史与风景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乾宁五年,明州刺史黄晟为确保城内外的安宁,在子城外围建造了周长18里的罗城。此后,明州城内的月湖逐渐被众多的文土墨客所青睐。北宋治平年间,湖心岛上兴造了佛寺,俗称湖心寺。北宋名臣司马光写当时月湖的名篇中,有“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的诗句。这座连接湖心岛与湖东的简便木桥,即湖心东桥的前身。元丰七年;经不起风雨的木桥始改建为石拱桥,名称“湖心东桥”。

明州城中月湖桥:历史与风景

唐代乾宁五年(898),明州刺史黄晟为确保城内外的安宁,在子城外围建造了周长18里的罗城。此后,明州城内的月湖逐渐被众多的文土墨客所青睐。当时月湖中心的湖心岛还是一个荒岛。北宋治平年间(1064-067),湖心岛上兴造了佛寺,俗称湖心寺。熙宁六年(1073),宋神宗赐名“寿圣院”,并建有一座简便的木桥。北宋名臣司马光写当时月湖的名篇中,有“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的诗句。名土王安石、龙图学士舒宜曾都留足迹于桥上。

这座连接湖心岛与湖东的简便木桥,即湖心东桥的前身。元丰七年(1084);经不起风雨的木桥始改建为拱桥,名称“湖心东桥”。元祐八年(1093),明州大旱,太守刘理疏浚月湖,建成“十洲三岛“,又建了比较小的“湖心西桥”。湖心寺东西的两座石砌高拱桥,都可供官船出入。

明代时,明州改称宁波。月湖周围官府大宅如林,仅尚书府就有闻、张、杨、周,官府的四明驿就设在月湖。清代全祖望在《湖语》一文中,曾写有“并湖甲第,嵯峨尺五。碧瓦朱甍,更仆难数”之句。成化四年(1468),日本画圣雪舟等扬在宁波画的《宁波府图》中,就有月湖中心的两座高拱桥,耸峙在湖心寺左右的柳丝中。

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湖心东桥按原样重造,更名为“月湖桥”,并刻在桥额上,将湖心西桥称为“大厅桥”,湖心寺改名为月湖庵。(www.daowen.com)

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历史,大厅桥已在30年前被拆为平桥,近年又重建。而月湖桥至今仍然保持古朴、浑厚的风姿。月湖桥整座桥身用规整的条石叠砌,全长22.8米,桥顶宽3.3米,桥堍宽5米。桥东、桥西各设24级石阶,每级高度仅10厘米,故过桥不会感到吃力。

月湖桥,明·陆锭有诗:“宝塔浮云耸高汉,石桥流水飞双凫。”

月湖桥的桥面中心石板上有一块直径60厘米,刻有“玉堂富贵”的石刻踏脚石,从已经被无数脚印磨平的朵朵玉兰花图案中,还可以依稀辨认出昔年的风采。桥基的护底石虽然有明显的蚀痕,但依然稳固地承受整桥的负荷。用规整的条石拼砌的圆拱,跨水5米,矢高3.5米,未见有任何松动。桥南桥北各有7块栏板、2块抱鼓石、8根桥柱,柱顶刻仰莲。清代诗人张本的《月湖春望》中,写出了月湖桥的诗情画意:“春来打浆月湖西,红满汀洲绿满堤。水面横排桥影阔,波心倒挂塔尖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