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如此,桥亦如此。慈溪的一座卧床桥,虽平淡无奇,其貌不扬,但由于此桥位于宋代著名的思想家黄震(字文洁,1213-1280)的故里,且黄震年幼时把此桥作床,卧桥吟读玩乐,故卧床桥的名气就不同凡响了。
卧床桥所在的慈溪市掌起镇古窑浦黄家村,是慈溪“湖山黄氏”的世居地。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当时已经有慈北最早的“古窑闸”,海塘的闸外是一片可供制盐的滩涂。据《黄氏宗谱》记载,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黄氏先祖由浙南乐清下庄迁入古窑浦,村名“黄家”,地处横亘东西的快船江和纵贯南北的古窑浦江交汇之处。南宋嘉定六年(1213),黄震出生在河口桥北黄家。当时,这座泥木结构的古桥名护龙侨,即卧床桥的前身。
据出土的《黄震墓志铭》记载,“宝祐乙卯(1255)登乡举,次年登进士第,授平江府吴县尉……”《宋史》称黄震“决滞狱,清民讼,赫然如神明”,而在生活上“自奉俭薄,人有急难,则周之不吝”。咸淳七年(1271),因抚州饥荒,黄震闻之单车疾驰,前往煮粥济民……
南宋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入临安,黄震回归卧床桥畔的慈溪故里。他孜孜不倦于学术,专心著作,曾在达蓬山下筑“泽山行馆”,室悬“归来之庐”,设学授教。不久,又应明州文土之请,侨居鄞县南湖,自署“杖锡居士”。
关于黄震之死,清《宋元学案》记载“饿死于鄞县宝幢山”。但据近年在慈溪鸣鹤镇发现的《黄震墓志铭》记载,黄震“以疾终于先祖墓侧精舍,葬鸣鹤钱岙之原”。
古卧床桥,又名护龙桥,因宋代名士黄震幼时卧于桥上而名。
在我国宋元时代学术史上,黄震被称为“东发学派”创始人,浙东朱子学的“古翘楚”,他提出“四时行百物生”,“言之非艰、行之为艰”,主张“力行”和“学以致用“,有《黄氏日钞》100卷及《古今纪要》等著作传世。(www.daowen.com)
黄震去世后,他的17位门人弟子称黄震为“文洁先生”,改达蓬山下的“泽山行馆”为“泽山书院”,又改称“湖山书院”。黄震故里的小桥更名为“卧床桥”,表达了后人对黄震的景仰之情。
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跨上这座卧床桥时,显然早已不是黄震躺卧过的泥木桥,而是一座单孔的石梁平桥。据明代嘉靖《宁波府志》记载:“黄文洁故宅,县北五十里,地名古窑,有卧床桥。”这时,此桥已经改建为石桥。在清代道光六年(1826)和光绪丙子(1876),再次重修。这座石桥长11米,桥心宽3.1米,桥堍宽4.7米,南北各设5级、10级石阶,桥面上铺砌4块长条石,设桥栏石和抱鼓石,桥下离水高6米,桥洞两侧的桥基用长条石叠砌,跨水2.5米,桥门由4块直条石筑成,因此桥身稳固,经得起碰撞。在桥墙东西各伸出一对镇水鳌首,各刻一副含义深刻的桥联。东边的桥额为“古卧床桥”,桥联为“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西边的桥额为“护龙桥”,桥联为“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
清代戎金铭《重建卧床桥记》也抒发了古桥与名贤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道:“过是桥者,当风日之和美,睹水波之澄清。遥想文洁之道德文章,而流风余韵庶几遇之,以志发其志气,叹墓而兴起者,岂如他桥仅为利济之端者……”
由此可见,平淡无奇的卧床桥并不平谈,它不仅起到了古窑浦两岸的交通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一位地方先贤的思想道德,故卧床桥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保护。我们在桥边不仅看到了一块慈溪市人民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还看到了在古桥边新建了一座通行机动车的公路桥,这表示古代名贤的流风余韵将与古桥长青永存。
卧床桥,原名护龙桥,是水护龙还是龙卧水,谁也说不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