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鄞州横泾戏台桥:幸存的古老演出场所

宁波鄞州横泾戏台桥:幸存的古老演出场所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代诸多的演出场所中,很少有用桥作为戏台的,但是就在宁波东乡,至今幸存的鄞东邱隘镇横泾村的跨泾桥就是一座戏台桥。据鄞县旧志及桥南的陈氏宗祠碑记载,聚居横泾村的陈氏家族始祖为南宋开禧二年的进士陈昌,任奉国军司马、荣禄大夫。戏合桥,正名跨泾桥,桥与亭相连成为戏台。现在的横泾村跨泾桥为单孔石梁平桥,全长12米,宽2.5米,桥南北各设6级石阶,桥孔跨水4米,高2米,仅容一条船通过。

宁波鄞州横泾戏台桥:幸存的古老演出场所

“先生醉后骑黄犊,北陌东阡看戏场。”宋代诗人陆游描写古代浙东水乡戏场的诗句,把我们带到了悠远的年代。在古代诸多的演出场所中,很少有用桥作为戏台的,但是就在宁波东乡,至今幸存的鄞东邱隘镇横泾村的跨泾桥就是一座戏台桥。

据鄞县旧志及桥南的陈氏宗祠碑记载,聚居横泾村的陈氏家族始祖为南宋开禧二年(1206)的进士陈昌,任奉国军司马、荣禄大夫。因官于四明,从嘉兴府迁家至该村后繁衍发迹,始成数百户的大族。横泾村地处都东水乡之水网地带,水陆交通皆四通八达。横贯村中东西的摇塘河(因没有纤路,只靠橹摇,故名),也叫小塘河,与鄞东主流中塘河和后塘河并行,有河道互通。摇塘河是宁波鄞州城东四眼碶直通东钱湖的捷径。过去高塘头、东雅桥、高钱、前堰等地的航船都从桥下经过。于是跨泾桥就成为水陆必经之处和集市贸易之地,桥南桥北集中了商店、埠头、民居、祠堂和神庙。约在明代晚期,陈氏族人在跨泾桥建造了一座供四乡人看戏的戏台。据立于桥畔三元殿前的清代嘉庆甲子(1804)的公禁碑碑文记载:“桥旁建立亭台,本为中秋敬神,只许桥上演剧……”可见这座戏台桥至今至少已有200年历史了!

戏合桥,正名跨泾桥,桥与亭相连成为戏台。(www.daowen.com)

现在的横泾村跨泾桥为单孔石梁平桥,全长12米,宽2.5米,桥南北各设6级石阶,桥孔跨水4米,高2米,仅容一条船通过。桥合的桥面宽度为4米,宽而平坦,可为人行通道。桥台面对东西水域,有30米宽阔的河港,又有临河10米宽的街道,造就了陆地和水上的观戏条件。为了解决戏台的避风雨和永久性问题,在西边桥面上兴建了五间跨河桥亭,每间宽深各达4米,其居中一间为硬山造屋面,观音斗式风雨墙,内部为卷棚顶,高达4米。于是,桥与戏亭相连形成了宽4米,深6米的三面开敞式戏台,桥南两间为神庙和演出的后合。昔时,一到演戏的日子,台上鼓乐喧天,台下舟楫蚁聚,岸边人潮涌动,出现了在陆游另一首诗中所描述的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的诗情画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