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尾水退潮,抑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馨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宋·释县云《姚江》
这是大约880年之前的一位长于《周易》之学的易僧,站立在余姚城内龙泉寺前的姚江上作的诗,而在此时,这座百里姚江第一桥还是一座简陋的木桥。
余姚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取《诗经》“舟之利,而济不通”之句而名曰“通济”。
源于上虞,终于宁波的余姚江简称姚江,更有舜江之名。周处《风土记》曰:“舜后支庶所封,舜姓姚,故曰余姚。”可见余姚即舜王之地。据《余姚县志》记载,北宋庆历七年(1047),余姚令谢景初始建木桥,在南城齐政门前的舜江之上,名日“徳惠桥”。该年王安石来鄞上任,从城楼下姚江经过时,桥可能未成,他写的《泊姚江》诗中道:“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楼。”
北宋崇宁五年(1106),德惠桥年久失修,由莫若鼎出资重修,“桥无柱,高数丈”,其旁有碑云“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可见当年这座木桥桥下的海舶不下风帆可一驶而过。(www.daowen.com)
南末建炎三年(1129),徳惠桥在宋金交战中被“燧坏”。一年之后重建,但规模不如以前。淳照戊戌(1178),由王司业出资再次重建。
到了南宋晚期的咸淳三年(1267),德惠桥陈旧不堪,由王籍出资再度重建,并改名为“虹桥”,其状如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虹桥,但数十年后又不幸倒場。一直到了元代至顺三年(1332),舜江上再一次建造了一座有“三个虹门”的石拱桥,竣工之后改名为“通济桥”。至正三年(1343),桥之北堍增建高达12米的舜江楼,与通济桥相依为伴,至今已有660余年历史,她联通余姚南城北城,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
通济桥,百里姚江第一桥,又称“浙东第一桥”。是浙东运河最早的老桥。
长桥如伏龙,朝挹南山之辉,タ览东海之潮。”通济桥桥名来源于《诗经》中“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但可惜在清雍正四年(1726)再一次断桥,只得暂以木桥以应急。雍正七年(1729),通济桥仍按原造三孔石拱重建,两年后竣工,此后仅有数次重修,桥的主体结构基本未变。
通济桥全长44米,桥顶宽5.6米,桥堍宽6.5米,3个圆拱中,中心主孔跨水14米,拱矢高8.4米,桥南近水处有1米宽的纤道,桥墙东西各伸出一对镇水神兽,20块栏板刻宋明式样缠枝花,栏柱上雕仰覆莲和4只栏柱狮,中心桥洞左右有两副气魄豪壮的对联。东边桥联为“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边桥联为“一曲煎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
在现代文明脚步声中,通济桥成为古代浙东历史文明的见证者,现在已是余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