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老桥:一往情深的灵桥长存

宁波老桥:一往情深的灵桥长存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东津浮桥两年小修,五年大修,一遇风暴,浮桥仍然毁于一旦。图为近年重修后的灵桥。1949年8月-10月,国民党军队逃离宁波后,蓄意毁掉灵桥,飞机轮番轰炸两个多月,桥面上留下两个大洞,炸断一条主横梁和两条支梁,但灵桥依然耸峙在滚滚东流的奉化江上。灵桥、东津浮桥、老江桥,与古明州和新宁波的经济文化发展紧紧相依,因此,一千多年以来,宁波人对灵桥依然一往情深!

宁波老桥:一往情深的灵桥长存

在1998年宁波市开展“宁波十佳名桥”评选中,灵桥当之无愧夺得桂冠,无论从始造年代之久,修造工程之巨,历史内涵之深,灵桥全都荣列浙东名桥之魁首。

唐代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奏报朝廷,欲将明州州治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迁到“密拱吴会,俞控翰海”的三江口。得到唐穆宗允准以后,古明州的州城(子城)不久就在奉化江和余姚江交汇处崛起,周长四百二十丈,即今宁波市鼓楼一带。

两年之后,明州刺史应彪为沟通明州城与隔江相望的东七乡交通往来,在城东三里的奉化江上建造了一座浮桥。南宋大儒王应麟在浮桥造好469年以后的《修桥记》中写道:“四明自唐长庆初迁州治,于城东门之外,濒江,民病涉。刺史应彪始建浮桥,有虹景见云表,即其地维舟,随潮汐上下,故桥以灵名。”

宝庆《四明志》记载,这座“灵桥,用十六舟,亘板其上,初名‘灵现’,又日‘灵建’”。浮梁“初置于东渡门外,江阔水驶不克成,乃徙今地。”

据此记载,灵桥为避开三江口水急浪高,在南末时代已移置灵桥门外,即今药行街与百丈路口,而桥更名为“东津浮桥”。

东津浮桥无不得到历代地方长官的关注。据历代史料记载,屡次主持重建的有唐代李文儒、黄晟,宋代钱亿、张津、林大中、陈圮、程准、程覃、赵师岩、胡榘、陈垲等。在元代,由廉访副使陈祥重建后,择派16户为“隶局任桥事”,随时负责修缮。后来有方国珍仿台州中津桥之制重造,并建桥局。在明代时,宁波郡守陆奇重建,又造石亭三楹,供过客避雨歇足。此后又有方逵重建浮梁,委督富户修造,“工成奖以冠带”。为祈求浮桥平安,有人用“丹涂舟首,垩漫舟腹,以压水怪”。但东津浮桥两年小修,五年大修,一遇风暴,浮桥仍然毁于一旦。因此,清代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各代都有重建,并在桥东建有寺庙、茶亭,入夜有天灯。据清代《四明谈助》记载,浮桥长五十五丈,阔一丈四尺,江中如有大舟出入,可将联结处的铁链棕缆放开,如遇大风潮,桥舟放开,人马不得过。

灵桥,当地入称老江桥,原为始建于唐代的木造浮桥,1936年改建为钢梁桥,至今仍以原名称之。

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为沟通城内与佳江北的住来,在同治二年(1363):英商在余姚江口的挑花渡又健造了一座新的浮桥,于是东津浮桥就被宁波人称为“老江桥”了。(www.daowen.com)

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由于当时天津上海等先后兴造了钢铁桥,宁波和上海热心家乡建设的人士纷纷捐资,共达70余万银元,要将老江桥改建为钢铁混凝土大桥。聘请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设计,宁波新江记营造厂工程师竺泉通通力合作,大桥由徳国西门子洋行承造,鄞籍建筑工程师施求臧指导施工。两年后,在奉化江东津浮桥原地上,颯起一座跨度97,5米,宽20米的双拱钢架悬吊下承式环洞结构的单跨无墩大桥,按初建灵桥时的“虹景见云表”的含义,大桥外观真正体现长虹臣波的特有风采,因此其名仍复原为“灵桥”。

图为近年重修后的灵桥。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新建灵桥开通之日,甬城万人空巷,桥面人满为患,但桥却稳固如山。

此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飞机9次狂炸灵桥,死伤桥边居民400多人,炸毁房屋2000余间,而灵桥依然安然无险。

1949年8月-10月,国民党军队逃离宁波后,蓄意毁掉灵桥,飞机轮番轰炸两个多月,桥面上留下两个大洞,炸断一条主横梁和两条支梁,但灵桥依然耸峙在滚滚东流的奉化江上。

近五十年来,浙东经济迅猛发展,灵桥已不堪重负,为此,政府部门又在灵桥上下游新建了多座现代化大桥,而灵桥桥面又再一次加固,并拓宽5米,千年灵桥依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灵桥、东津浮桥、老江桥,与古明州和新宁波的经济文化发展紧紧相依,因此,一千多年以来,宁波人对灵桥依然一往情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