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关系的类型5min搞定(简:21西南)
(1)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思想而提出的。他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2)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是传统教育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提出的,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主张教师在教育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这是不平等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学生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个性发展也被严重地扭曲。
具体根据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还可将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民主型师生关系是当今社会理想的并正在努力实践的师生关系类型。
2.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15min搞定
(简:18重庆师大,19中央民族;论:18南京师大,19山东师大,20新疆师大、重庆师大)
(1)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有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和主导作用。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2)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教学才会配合默契,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古人所讲的“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的体现。
(4)心理关系:宽容理解。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能够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10min搞定
(简:19陕西师大;论:20天津外国语、重庆师大,20、21新疆师大)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
这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第二,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第三,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2)尊重与理解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
②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
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与主动性,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教师要能做到“移情体验”。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往,尤其是要注意和学生的心理交往,要经常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
(3)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品质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www.daowen.com)
经典真题
▲名词解释 师生关系(21陕西师大)
▲辨析题 师生关系对学校精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1重庆师大)
▲简答题
1.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8重庆师大) 2.简述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策略。(19陕西师大)
3.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19中央民族)
4.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21西南)
5.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对教育工作有什么启示?(21阜阳师大)
▲论述题
1.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试从学生观、教师观、师生观等角度对这句话加以阐述。(10西南)
2.论述师生关系模式和理想的师生关系。(18南京师大,19山东师大)
3.结合实际,论述新时期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20天津外国语)
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20新疆师大、重庆师大)
5.论述师生关系。(21海南师大)
6.论述新型师生关系及其策略。(21新疆师大)
凯程提示:师生关系是教育学领域的重点,也是难点,论述题容易考查这部分知识。其中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是本部分的热点问题。看似容易理解,做题却很难下笔。请考生多看教材,多了解相关案例。
·凯程拓展·
有一个效应专门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那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考生不可忽视,虽然大纲没有这个知识点,但是考试出题较为频繁。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注释】
[1]本章主要参考王道俊、郭文安的《教育学》(第七版)第十五章和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三版)第五章。细心的考生发现333大纲本章节的标题是“教师”,凯程完善为“教师与学生”,因为历年真题很多学校会考查学生与师生关系。请考生按照凯程编写的内容学习,不要忽视对第二节学生与师生关系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