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学原理:学科与活动课程差异解析

教育学原理:学科与活动课程差异解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课程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目前,我国新课改中也开始了活动课程的探索,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育学原理:学科与活动课程差异解析

(辨:16延安,21西华师大;简:13延安;论:13杭州师大)

1.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

(名:10+学校;简:15南京师大、山东师大,16闽南师大,18西北师大、广西师范学院;论:11浙江师大,12广西师大,15陕西师大,16苏州,20江苏师大)

(1)含义:学科课程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分门别类地从各学科中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的逻辑组织学科内容的课程。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一定的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学科课程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

(2)优点: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易于编写教材,易于教师教学,易于学生学习,易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易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学习到系统的知识,保证教育质量。

(3)缺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兴趣、需要、生活年龄特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易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实践,导致教学与学习的枯燥。

2.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或者儿童中心课程)(名:20+学校;简:5+学校;论:15陕西师大,18中央民族)

(1)含义: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心理逻辑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而编制的课程。各种形式的活动居于课程的中心,通过活动将学生校内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活动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www.daowen.com)

(2)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活动课程种类繁多,如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户外教育、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目前,我国新课改中也开始了活动课程的探索,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优点: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尊重学生的心理逻辑上;活动课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活动课程也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重视学习的乐趣与创造性的培养。

(4)缺点:活动课程由于过分注重直接经验和兴趣需要,以致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和学术性;该课程类型不易编写教材,不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不易做出精确的评价;该理论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放纵学生,同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3.对待两种课程类型的态度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现代学校教育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各有各的特点和不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从课程目的看,学科课程侧重知识体系的增长,活动课程侧重直接经验的增长;从课程组织看,学科课程侧重知识的逻辑,活动课程侧重心理的逻辑;从教学方式看,学科课程更突出教师主导的认识活动,活动课程更突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从教学评价看,学科课程侧重终结性评价,活动课程侧重过程性评价。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设置这两种类型的课程,根据不同需要和实际情况,分别发挥两种课程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兼顾二者之长,弥补各自之短,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最佳发挥现代课程应有的整体功能。

助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