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内在目的论(填空:19苏州;简:18江苏师大,19安徽师大,21华东师大;论:19江苏师大,20西北师大)
(1)观点
①杜威反对传统的远离儿童需要和理解能力的、抽象的、遥远的目的,也就是说杜威反对终极的教育目的。
②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应该依据儿童的兴趣、需要与身心发展规律,去完成教育活动过程的具体目的(教育的内在目的),即促进学生内在的生长与发展。
③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教育的过程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所以教育内在目的论也叫作教育无目的论,不是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没有外在的目的。
④教育应满足儿童内在生长和发展的各种需要。
(2)评价
①优点:杜威的这个观点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目的理论,也试图调和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分歧,包含着其强烈的以民主主义改造社会的社会思想。
②局限:这一目的理论没有很强的可行性,也没有说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本质属性。
2.教育的外在目的论
教育的外在目的指政治、社会的要求或教师等人强加给儿童的目的,它是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事物,这些目的都不是儿童真正想要的。因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行为,就必然地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和约束。(www.daowen.com)
3.对待两种理论的正确态度
杜威认为教育的外在目的是社会和成人强加给儿童的,是固定呆板的,是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杜威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他否定教育的外在目的,否定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片面的。因为外在目的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而内在的教育目的又局限于具体的目标,陷入琐碎的活动中,缺少终极方向的引导。所以,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确定既要重视教育的内在目的,还要依据教育的外在目的。
助记
教育的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凯程拓展·
杜威的教育目的
(1)教育即生长(也叫教育内在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所说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实质上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的、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的纠正。
(2)教育即生活(也叫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压制儿童发展,而是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所以教育要为学生的当下生活服务。
(3)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教育要引导新生一代适应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即教育为民主社会服务。
凯程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杜威特别强调他的内在目的论不是个人本位论,也不是社会本位论。他认为,在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社会,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都会消失。民主的社会是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生长,人的机体与外在环境能够相互作用的社会,它尊重而不放纵儿童,反对卢梭忽视外部环境的自然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