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蔡科纳对视导员职责的定位:话语与教师专业建构

蔡科纳对视导员职责的定位:话语与教师专业建构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蔡科纳方案中的视导员指那些大学专派的、深入实习学校指导实习学生教学的人员,一般由熟悉课程与专业的研究生担任。蔡科纳对视导员工作总的要求是:尽量让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接触、体验教师职能的各个方面。蔡科纳提醒视导人员注意体会他们的工作与以前的“诊疗视导”工作的区别。蔡科纳系统化的方案设计环环相扣,把培养反思型教师的职前阶段实习变得可感觉、可触摸。在这种场合,着重于小组指导,特别是师徒制是有效的。

蔡科纳对视导员职责的定位:话语与教师专业建构

蔡科纳方案中的视导员指那些大学专派的、深入实习学校指导实习学生教学的人员,一般由熟悉课程与专业的研究生担任。蔡科纳对视导员工作总的要求是:尽量让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接触、体验教师职能的各个方面。他说,一提到教师培养,教师们往往仅想到指导学生、教室管理、组织教学这些方面,而忽视教师在课程开发、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职能,而实际上后者才是教师走出传统职业发展视野的局限、真正步入专业化的关键。他不提倡视导员在具体指导学生时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要求视导员采取适当方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创设情境,使他们意识到既定内容在规定条件下具有多种呈现方式,让他们体会视导员在调整课业计划、生成创新教学方面的空间和实际切入点。

视导员的工作由会前工作、观察、分析和决策、会后工作四个阶段组成,主要就是观察实习学生、做记录、对实习教师的教室行为做指导。蔡科纳提醒视导人员注意体会他们的工作与以前的“诊疗视导”工作的区别。他认为,二者都历经同样的步骤、安排,都重视教室行为的理性分析,视导人员也都是在观察和客观记录的基础上指导教室行为;但诊疗视导基于的是技术性教学思维,关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达标和目的的落实,而在反思型教师教育的视导却更注重教师的体会,表现为:不仅关注实习教师们的外显行为,还要注重对意图和信仰进行分析和思考,挖掘他们的意图与教学行为理论运用间的关系,以发现影响教师的因素;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考察为不同教育对象设置的问题和内容;不以圆满实现教学目标为始终目的,而是试图在更高的层面探析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非预见性结果和“隐性效果”的分析。

蔡科纳系统化的方案设计环环相扣,把培养反思型教师的职前阶段实习变得可感觉、可触摸。更为可贵的是,他通过视导员的工作,实现了师范生培养的个体化,这符合个体独特的反思特点,有助于个体形成独特的思维风范和品质。

阅读材料

教师教学实习(又称教师研修,以下简称“教师研修”)的具体内容。为了探讨教师教学实习内容,日本的吉田贞介教授分别从三个视点(观摩、思考、行动)加以检讨分析各教学实习两个阶段(教学原理的理解阶段和教学技术的训练阶段)的研修内容。下面列举的教学步骤就是根据这种方法抽取的。借助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整理教师研修的总体构造。

一、教学原理的理解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针对培养阶段和经验薄弱的教师研修,通过观察教学,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基本构成。同时,也重视教学观和从教学中习得知识。在这里由于多采取集体指导,各种教育媒体的引进和新的教学方略的开发成为重要课题。教育内容如下。

(1)根据教学解释,理解教学模型

观摩现场教学和教学记录(文字、图像),听取有关教学技能的解释,理解其要点。

观摩现场教学和教学记录(文字、图像),随着教学的展开,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同时叙述各个时点教师所采取的行为。

就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分项目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

(2)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理解

阅读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材研究案例,模仿它的风格。

给出优秀教案(例如前半、后半、中间)的片断,根据自己的判断完成它。

给出典型教材,小组讨论其教学的设计和教材研究,然后反复练习。

(3)教学取材、再现和教学中的决策演习

(教学取材与方法的习得)

观摩教学录像,了解基本的课堂教学摄影技术和编辑方法。

讨论怎样才能做好教学记录。

在教学的流程中,反复练习如何分节和镜头切换。

(教学的再现与决策的训练)

快捷地再现教学录像,逐一地把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的教学行为。

锁定教学的重要场面,判断在该阶段教师应当采取的教学行为,并就一连串的教师行为做出自己的评论。

借助录像再现各种类型的教学,反复训练其对应的方法和教学过程的预测。进一步就教学录像中的教师行为,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其优缺点。

(教学数据的收集、处理的演习)

观察、模仿以往所进行的教学分析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案例。

从教学数据出发,把握该教学的特点,形成改进教学的意见。

观摩现场教学和教学录像,反复练习,以便能够即时采纳教学评价的数据。

教学实习的体验性理解

(借助模拟教学,局部把握)

反复视听教师小队的优秀事例,在模拟教学上面加以运用。

通过教师小队的事例确认:由于教师的判断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流程。

采用教师小队那样的细分化方式,反复练习基本的教学技术。

(通过教学实习,综合地把握)

通过实习学校的教学观摩,能够发现教学的流程和教学技术,教师各自所采取的不同类型,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运用。

实施教学,并就该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分歧点上所采取的自己的判断和处置方式加以检讨,归纳改进措施。

观摩他人的教学,对于教学的进展和判断的方式能够归纳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做出评论。(www.daowen.com)

(5)教学实践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收集可供自己参考的具体的实践事例,分项目加以整理、保存。

参考有关教学现场所发生的现象的文献、资料,思考解决的方法,倾听资深教师的意见。

对现场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加以整理,以便于利用。

二、教学技术的训练阶段

这个阶段以教学经验薄弱的教师为对象,指导教学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反复训练掌握之。在这种场合,着重于小组指导,特别是师徒制是有效的。这是谓之“教育技术的传承”的、在以往比较忽视的领域,却是一个旨在保持教师一定水准的教学技术的必要的研修阶段。

(1)教学技术的基本训练

(教学观摩及其记录)

尽可能多地观摩各种类型的教学,发现其差异。进而彻底地观察自己的教学,探讨教学的行为。

通过教学观摩笔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并同该教师讨论,确认意见的妥当性。

分项目整理教学观摩笔记以便利用。

(基于教学模仿的实地训练)

根据教学观摩,模仿教师的教学,有疑问的话,向该教师询问。

就模仿的教学做出反思性记录,同时表明自己的见解和感想,接受指导。

反复实施模仿教学,并接受该教师的实地指导。

(模仿教学的应用训练)

设想将模仿教学所得之教学技术应用于自己的班级。

以模仿教学所得之技术为基础,采纳新的媒体,形成自己的方略。

将收集到的教学技术运用于种种情境,确认其效果。

(2)教科书分析、教材研究方法的习得

了解有定评的教科书分析和教材研究的手法,并尝试加以运用。

观察已经做出的教科书分析和教材研究的结果,加以解读和考察。

反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分析,以便习惯于种种案例的分析。

(3)班级管理的见习和总结

持续地观摩资深教师的班级,记录该教师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并模仿这种方法。

对于持续观摩的班级中产生的种种现象,思考自己的判断和处置,探讨班级教师处置方法的差异。

增加观摩班级数,记录各自班级的管理方法,将材料加以分类、整理,以便于比较。

(4)了解学生与观察记录的方法

追踪所抽取的学生,长期记录该生的面貌。

收集有关该生症状的文献、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考虑自己的对策。

尽可能地积累、整理、保管该生的行为记录及其处置方法的记录。

(5)教学实践的记录和前辈教师之建议的积累

阅读已经发表的教学记录,熟悉教学记录的格式和记述的方法,并且模仿它,记录各种教学。

观察自己所作的教学记录,抽取并整理教学进行中的成败得失。

将自己的教学尽量多地用文字和图像加以记录,让资深教师观看并接受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