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内涵出发,它强调了“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有机整合,同时具备了个体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在社会学中,对于身份认同研究主要从两个路径进行分析:①较为稳定的制度结构方面,旨在考察社会对其成员身份的期望、配置和安排;②较为变动的个体能动方面,旨在考察人们如何进行自我身份的选择、建构与认同。因此,对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就可以将其置于社会结构与个人互动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制度变迁和自我重构就成为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
然而,在社会结构与个人互动的内在框架中,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教师实现专业身份认同呢?有人认为,教师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认可与保障成为教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内在动力机制。我们知道,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教师圣化形象,往往在人性假设上把教师看作是“伦理人”或者“道德人”,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教师自身的利益分配因素。实际上,教师身份在国家社会与具体学校的双重定义结构中,往往影响到教师身份认同的真实自我定义的,就是与利益分配因素密切联系,诸如职称评定、奖金分配、职务升迁等。同时在特定的学校生活空间里,教师常常感受到来自学校科层组织文化的强制性压力和要求,与学校领导层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的合理需要不能得到真正表达,以及自身利益不能很好维护,导致教师对自我的专业身份认同产生困惑和迷茫。正是对待这种利益机制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在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之间的行为抉择。当然,身份认同研究在人性假设上并不是纯粹将教师作为“经济人”,而是还要考虑到“伦理人”“社会人”,在行动中考虑如何将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使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得到整合。所以我们在强调对教师的伦理道德向度研究的同时,更亟须关注教师自我的利益机制向度的探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