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研究的基本视角与话语建构

教师研究的基本视角与话语建构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使得教师研究的视角从外在的规范论转向了关注教师主体内在的存在论。实际上,对于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有效展开,正是以超越外在的教师角色为前提的。因此,强调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和对教学生活意义的关注,展现教师积极真实的自我,将是教师研究今后不懈努力的基本方向。

教师研究的基本视角与话语建构

对于教师身份认同概念内涵的认识,一些学者把“身份认同”视为一个与“角色”相对立的概念。迈耶(Mayer)认为,教师角色与教师身份认同截然不同,教师角色要求教师履行作为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责功能,它关注的是教师的“知”和“做”;而教师身份认同则更为个人化,它表明一个教师怎样确定和感知作为教师的自己,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期望和价值观。但更多人倾向于认为,教师身份认同容纳了角色规定的意涵,却又存在着重要差别。在社会学中,身份与角色是一个带有交叉意义的概念而又不完全相同,身份不仅包含了角色区分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了包括社会地位高低在内的更为丰富的内涵,身份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可以说,教师身份认同既包括基于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个人背景的专业生活体认(即个体自我),也包括外在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即社会自我),它是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统一体,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实际上,教师角色强调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位所担负的责任权利以及相应的社会期待,有浓厚的结构功能主义色彩,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限制;然而教师身份认同则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它更强调个体的自我积极建构,强调其内在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从社会的、外在的角度,站在特定的利益和价值立场来分析理想和现实的教师形象,缺乏从教师主体和内部的视角来关注教师形象问题,导致传统的社会期待诸如道德楷模、知识权威等形象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断遭遇质疑,并与教师个体的自我体认之间产生了冲突。外在的角色期待或规定,往往会造成教师个性自我的遮蔽与迷失,它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性,并展现教师积极真实的自我。

日本学者佐藤学(Sato Manabu)指出,教育学关于教师的话语,一直围绕着“教师应当如何?”的规范性逼近,而相对忽视了“教师是怎样一种角色?”“为什么我是教师?”的存在论逼近。然而身份认同对于教师作为一个真实、具体的“人”的重视,对于“我是谁?”“我何以属于这个群体?”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使得教师研究的视角从外在的规范论转向了关注教师主体内在的存在论。以“教师作为一个人”为专业发展取向的观点,其研究的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不再简单地重视专业角色的客观界定,而是聚焦于身份认同的探讨。也就是说,教师研究的视角突破外在的标准性规定,转向内在的教师自我认同;从强调“教师应当如何”的具有宰制性的学者专业论述,到关注教师行动者对“我到底是谁”的自我定义、选择和建构。实际上,对于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有效展开,正是以超越外在的教师角色为前提的。它与教师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积极关注教师个体内在的教育价值观念所起的作用,不断突出了教师个体自我的重要地位。因此,强调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和对教学生活意义的关注,展现教师积极真实的自我,将是教师研究今后不懈努力的基本方向。(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