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原理-儒学框架中的严密性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原理-儒学框架中的严密性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密性原理,是确保儒学框架中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防止滑入“相对主义”的唯我论的泥潭。儒学“慎独”架构中的严密性则是不确定的和诊释的。儒学框架中的严密性吸取了对现代主义来说是十分陌生甚至不可接受的成分——不确定的和诊释的,无限接近“仁”的过程。这样,在儒学架构中的严密性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确定性意味着每一种观点都有特定的假设和背景,力求达到中庸之道。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原理-儒学框架中的严密性

严密性原理,是确保儒学框架中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防止滑入“相对主义”的唯我论的泥潭。将儒学框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种选择方案,容易将该框架视为反标准和非标准。这样,该框架无法取代目前的现代技术理性的框架,反而容易被视为现代技术理性的一个变种。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主张去除个人的主观,变成客观的、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因此,20世纪的严密性的概念所强调的是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确性。现代主义的严密性,把教师的成长看作是预设的、线性的、分顺序的和阶段的,并将其成长建立在技术、外在的控制和标准化的方法的基础上是不合理的,标准化的方法只能培养庸才。

儒学“慎独”架构中的严密性则是不确定的和诊释的。于是严密性便从技术理性的逻辑转变为儒家的深刻体验(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审查)的感知性和概念。儒学框架中的严密性吸取了对现代主义来说是十分陌生甚至不可接受的成分——不确定的和诊释的,无限接近“仁”的过程。针对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深入细致地自我探索,寻求新的解释,不间断地剔除自我潜意识中想当然的“非法(或非人性)”的既“隐”又“微”的操作,直至达到“人性”的地步,这是一个无休止创造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不断地解构自我和重建自我的涅槃重生的过程。因此,在这里所谓的严密性,第一是指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变通方案、关系和连接;第二是指有意识地努力寻找自我或是他人潜藏的固有假设,并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这样,在儒学架构中的严密性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确定性意味着每一种观点都有特定的假设和背景,力求达到中庸之道。而现实的状况如《中庸》(第7章)所言:“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严密性原理要求教师认真地诚心诚意地省察自己的道德活动:“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敢慥慥尔!”(《中庸》第13章)

案例

这是在上海浦东区的某一所学校,开展的一次常规的校际公开教学展示课。

当堂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文阅读训练,选的是我国当代一位颇有名气的女作家曾发表在《读者》上的一篇散文,大致是讲作者早年在西藏阿里的一段生活感悟。为了烧火做饭,人们硬是用刀劈斧砍、炸药炸,伐光了沙漠里仅有的一点绿色——红柳林,而此后时光不再,那曾经固着的沙丘也如烟遁去,而在黄沙中呜咽的一丛丛红柳却凝成了作者情愫中难以割舍的一抹。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饱含感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的痛心,并试图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深入理解,对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自觉。

但课的一开始,语文老师却作了这样的交代:这篇文章是一首颂歌,同时也是一首悲歌。请同学们通过阅读在文中圈划一下,哪些地方表现了“颂歌”,歌颂的又是什么;而“悲歌”又如何理解。经过自由阅读和小组讨论,语文老师点名叫起几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www.daowen.com)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了结论:文章歌颂了红柳耐旱、生命力顽强而又无私奉献的品格,却在最后遭受“斩草除根”的厄运,这是值得同情的可悲之处。

案例分析

对文本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人性的理解与解释过程,它带给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老师却先入为主地给学生设定理解的框架:课文中哪些词语表达的是悲歌,哪些词语表达的是颂歌。最后又引导学生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当一篇美文在学生接触之前便已贴上标签,则剩下来的大抵只是些寻找证据以显示主旨如何鲜明之类的理性活动,而与人文情怀的陶冶无关了。这种教学根本问题在于师生精神自由的缺失,在于知识与德性、教学与生活的割裂。人们越来越把教学视为知识传承、专业打造的技术活、体力活,而与人的灵魂的关系越发疏远。由此,教学渐渐蜕去了灵魂唤醒的高尚、纯净,而变得贪求效率、功利。上述“反教学现象”所“反”的,正是教学自远古以来承载的人文教化的理想,以及教学崇尚的自由、自主、求是的精神,践踏的是教学的真、善、美的品格。

教学对师生而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专业?是否教师按照预设的教案完成讲解任务、学生认真接受并顺利通过评定就是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那些为人烂熟于口的“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等宣称彰显民主、德性、公正的专业理念,如何切实地落到地面,让人们用教育的现实眼光目睹它们本真的身影?让我们带着这些课题进入对未来教育领域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