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润湿应用与界面现象:活性水的液体薄层形成

润湿应用与界面现象:活性水的液体薄层形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活性水是指含有润湿剂的水溶液。如果管壁能被水润湿,则冷凝水就会形成一种液体薄层,覆盖在管壁表面,又称为膜状冷凝。在金属热交换器中,常用硬脂酸和蜂蜡等作反润湿剂,以达到较高的传热效率。

润湿应用与界面现象:活性水的液体薄层形成

1.洗涤

洗涤去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润湿渗透作用是很重要的。尘埃、油脂等污垢吸附在衣物表面,它们大都是不能被水润湿的疏水性物质,要将其与被洗涤物(如纤维表面或孔隙之间)分离开,首先必须使洗涤液对于疏水性物质表面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在水中加表面活性剂即洗涤剂,改善了水对污垢的润湿性,这种溶液一直渗入污垢粒子与织物之间的缝隙中,并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一个亲水的吸附层,使界面张力降低,削弱了污垢与织物或污垢粒子间的黏附力,有利于污垢从织物表面上脱离下来。脱离下来的污垢粒子表面也吸附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亲水外层。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分散、增溶等能力,借助于搓揉、摩擦、摇荡等机械作用,将污垢转移到溶液中而除去。图5-8是洗涤去污过程示意图,其中(a)表示加洗涤剂去油污的过程。洗涤剂降低了固-油-水三相边界的接触角,若θ=0°,则油会自动地从固体表面上除去;若0°<θ<90°,油可以借助机械方法,再加上洗涤剂的分散和增溶作用而除去,如图5-8(b)所示。

图5-8 洗涤剂除去油污示意图

一种优良的洗涤剂,需要具备以下几种优良性质。

(1)润湿性能好,能吸附在固-水界面和污垢-水界面上;

(2)使污垢分散、悬浮或增溶;

(3)阻止污垢重新吸附到干净的固体表面上。

通常,一种表面活性剂很难同时具备以上条件,需要添加剂来配伍。

2,矿物浮选

由于矿物中的金属含量很低,在冶炼之前,要采用浮选法提高其含量。其原理是通过向矿粉水池加入浮选剂,捕获矿粉中的矿苗,并通过空气鼓泡使矿苗随泡沫一起浮出水面而与矿渣分离,从而达到富集矿苗的目的。浮选剂的主要成分是捕集剂和起泡剂,另外还有其他助剂,如pH调节剂、抑制剂、活化剂等。捕集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如有机黄原酸盐(ROCSSNa)、硫代磷酸盐等,其极性基团吸附在矿苗表面,非极性端向着水,于是矿苗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当不断加入捕集剂时,固体表面上生成一个亲油性很强的薄膜。不过,捕集剂不宜加得太多,达到饱和吸附即可,如果添加得过多,将形成双层吸附,使亲油表面又转为亲水性。用作起泡剂的主要有松油、粗甲氧基甲基苯酚聚乙二醇类、烷基苯磺酸钠等。浮选过程如图5-9所示,步骤如下。

图5-9 矿物浮选流程示意图

一发泡剂分子 捕集剂分子

(1)将粉碎的原矿(0.01~0.1mm)倾入水池中,由于矿粉易被水润湿,密度又较大,故沉于池底。

(2)加入适量捕集剂,矿粉中的矿苗(Mo、Cu等的硫化矿物)将吸附捕集剂分子至其表面,使其表面转变成疏水性。

(3)加入起泡剂和其他助剂,通入空气,疏水性的矿苗将附着在气泡上,与气泡一道浮出水面并被收集。而不含硫化物的矿渣仍留在池底,从而实现矿苗与矿渣的分离。(www.daowen.com)

(4)若矿粉中含有多种金属,则可选用多种捕集剂和助剂,使各种矿苗先后浮起而分别被捕获。

3.石油开采

原油开采中,常常注入活性水以提高采油效率。所谓活性水是指含有润湿剂的水溶液。它既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又具有使润湿反转的能力。图5-10示出了活性水的驱油过程。具有高表面能的岩石孔壁吸附了原油中的活性物后,就被低表面能的非极性膜所覆盖,转化成亲油表面,残油在其上形成接触角小于90。的油滴,油在壁上附着力强,不易被水带走。在注入活性水后,其中的润湿剂可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使界面由亲油性转变为亲水性,易被水流带走,提高水驱油效率。

图5-10 活性水驱油过程示意图

4.防水防油

将纤维织物用防水剂处理后可使纤维表面变为疏水性,既防水又透气。所谓疏水性,即意味着织物与水间的接触角大于90°,在纤维之间将形成凸液面的毛细管,附加压力△p指向液体内部,因而具有阻止水经毛细管渗透的作用,如图5-11(a)所示。例如,有一种疏水性织物,其纤维间毛细管半径是10﹣5m,接触角是105°,若水的表面张力是70mN/m,由Laplace公式可知,纤维缝隙间所形成向上的附加压力△p为36×103Pa,这相当于高度为0.37m的水柱静压力,也就是说,只有当织物上方积水高度超过37cm时,水才有可能透过纤维层从其下面流出。另外,对于非防水织物,水对其接触角θ<90°,纤维间所产生的毛细管附加压力的方向与液体渗透方向一致,会加速液体的渗透。

图5-11 织物的接触角及其防水性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用于纤维防水处理,一是经物理涂覆法,在纤维表面形成极薄的强疏水性膜;二是通过反应型表面活性剂与纤维亲水基反应形成疏水层,使织物具有永久性防水效果,如下面的反应:

式中,HO一cell表示纤维表面。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纤维上形成一种醚键,黏附于纤维表面上,不透水但仍能透气。烷基氯硅烷是另一种常用的反应型防水剂,如(CH32Cl2等,可用于处理织物、陶瓷、玻璃、金属等物体的表面。例如将其处理玻璃,会发生如下的表面反应:

这称为表面的硅烷化处理,例如医用针剂安瓿内的硅烷化,使玻璃内壁表面具有疏水性,可大大减少取用时残留在内壁上的药液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药物。

纤维的防油机理与防水一样,主要是用全氟碳化物如1,1-二氢全氟烷基聚丙烯酸 处理织物表面,使表面由碳氟基覆盖,改性后的临界表面张力低于油的表面张力。当烷基为—CF3时,改性的棉布防油率可达90(最高为150),当烷基为—C9F19时,防油率可达130。

5.换热器表面的润湿性

现代化工生产所使用的冷凝器和再沸器中,大多涉及蒸气与管壁间的传热问题。如果管壁能被水润湿,则冷凝水就会形成一种液体薄层,覆盖在管壁表面,又称为膜状冷凝。若管壁不能被水润湿,则冷凝水就会呈珠状顺管壁滚落下来。此时,管壁就能直接与水蒸气接触,从而提高传热的效率,这称为滴状冷凝。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的要大8~35倍。在金属热交换器中,常用硬脂酸和蜂蜡等作反润湿剂,以达到较高的传热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