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微乳液界面现象:性质揭示

微乳液界面现象:性质揭示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相比,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是自发形成的,无需外部做功,并且均匀透明,是一种低黏度的油、水和界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微乳液中含有较多的界面活性剂,通常占体系总量的5%至百分之十几。因为增溶是自动进行的,故微乳化也能自动发生。WinsorⅠ型体系由水包油微乳和油相组成,WinsorⅡ型由油包水微乳与水相组成,WinsorⅢ型是由双连续相微乳和油、水相

微乳液界面现象:性质揭示

微乳液 当界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与油相接触时,油分子会自动进入胶束内核,并与活性剂分子疏水基结合,使胶束长大,随着油量增加,油分子胶束内形成微滴,此时,体系外观仍然均匀、透明或略带乳光,流动性好并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这就是微乳液。体系油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更多油,则难以自动分散,但通过外界对体系做功仍然可得粒子较大的分散体系,通常呈乳白色,这就是上节所说的乳液。两者相比,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是自发形成的,无需外部做功,并且均匀透明,是一种低黏度的油、水和界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微乳液中含有较多的界面活性剂,通常占体系总量的5%至百分之十几。

反相微乳 油溶型界面活性剂在油相中会形成反胶束,这时若加入少量水,水分子将进入反胶束内,并与界面活性剂极性基结合,以水合的形式存在于其中,随着水含量增加,逐步形成微水相,最终得到反相微乳。

1.微乳液的结构

通常所说的乳状液颗粒大小常在0.1~50μm之间,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观测到。从外观看,除极少数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折光指数相同的情况外,一般都是乳白色、不透明的体系。1928年,美国工程师Rodawald在研制皮革上光剂时意外地制得了透明乳液。1943年,Hoar和Schulman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微乳液,他们往乳液中滴加醇,制得透明或半透明、均匀并长期稳定的体系。这种乳状液中的分散相颗粒很小,常在0.01~0.20μm之间。这种由水、油、界面活性剂和助活性剂(如醇类)等四个组分以适当的比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称为微乳状液,简称微乳。

微乳液不仅存在O/W型(微乳)和W/O型(反相微乳),还有第三种状态,即双连续相(微乳中相)。微乳液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油-水界面的本征曲率,规律如下。

(1)A0<AC,O/W型;

(2)A0>AC,W/O型;

(3)A0≈AC,双连续相型。

其中,A0为界面活性剂极性基占有的界面面积;AC为疏水基占有的界面(或投影)面积。

2.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增溶理论 该理论认为微乳液是由胶束溶液演变而来的。微乳液的颗粒直径介于乳状液与胶束之间,因此,在浓的胶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油和助活性剂,就可获得微乳液,如图3-15所示。在界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大于其CMC值后,就会形成胶束,此时加入油,就会被增溶[见图3-15(a)]。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进入胶束中的油量增加,使胶束溶胀而变成小油滴——微乳液[见图3-15(b)(c)]。过程继续进行就变成乳液[见图3-15(d)]。因为增溶是自动进行的,故微乳化也能自动发生。

混合膜理论 上述理论很形象,也与实验数据相符,但缺少严谨的理论推导。为此Prince提出了混合膜理论。他认为在油-水界面中加入界面活性剂后,会在界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膜。若油-水界面张力为Γow,加入界面活性剂后降至Γ1,则相应的表面压π与它们的关系为

图3-15 胶束溶胀

(a)转变成微乳液(b)和(c)及乳液(d)的过程

Γi=Γo/w-π  (3- 34)

若再加入助活性剂,则界面膜就是由界面活性剂、助活性剂及油所组成的混合膜,如图3-16所示。在混合界面膜的两侧,形成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双层膜,即油-膜界面(O/M)和水-膜界面(W/M)。在此油-双层膜-水的三相平衡体系中,因助活性剂的作用,ΓO/W下降至Г(O/W)a,而表面压则相应的升高至πa,总的界面张力为

Γt=Γ(O/W)a-πa (3- 35)

图3-16 油酸水微乳液滴结构示意图

令O/M型界面张力为ΓO/M,W/M界面张力为ΓW/M。若双层膜两边所受到的应力相同,即ГO/M=ГW/M,则膜呈平面状不会弯曲;但事实上,因为双层膜两边的性质不一样,ГO/MГW/M,必然发生弯曲,直至弯曲膜两边的应力相等,图3-17示出了双层膜两边的应力变化曲线。其中,AB为膜水侧的π-A曲线,CD为膜油侧的π-A曲线,EF为实测π-A曲线。图中πw和π′O分别为平面双层膜水侧与油侧的表面膜压,而πw和πO则表示弯曲双层膜相应的表面膜压。由于π′w≠π′O,故在平面双层膜中产生压力梯度πa,迫使油分子渗入膜中而使膜两边自动膨胀。这一膨胀是连续的,但在膜的两边发生的程度不同,直到两边的表面膜压相等,即πwπO。此时,弯曲的双层膜总膜压π等于Г(O/W)a,即

π=πO+πw=Г(O/W)a  (3-36)

显然,导致双层膜弯曲的力是πa-π。在弯曲前,若πa-π>0,则总界面张力Гt<0,满足了微乳液形成的条件。另外,在平板双层膜时,虽,但膜两侧每个界面活性剂分子的表观面积相等,即AO=Aw。形成弯曲膜后,则AO<Aw,油侧界面活性剂分子展开的程度比水侧小,形成O/W型微乳。相反,若,油侧膜的展开程度比水侧大,导致AO>Aw,从而形成W/O型微乳,如图3-18所示。若体系中部分膜为,另一部分膜,则形成双连续相结构。若,则生成层状液晶结构。可以认为,在油-双层膜-水三相平衡体系中,Г(O/W)a>0是微乳形成的必要条件;而 则是其充分条件

图3-17 双层膜两边的π-A曲线

图3-18 双层膜弯曲机理

有利于O/W型微乳乳化的因素如下。(www.daowen.com)

(1)加醇作为助活性剂;

(2)减少油相分子的碳链长度

(3)对于非离子型活性剂可提高温度,还可减少聚氨乙烯链长;

(4)对离子型活性剂,可加盐,还可将反离子换为水合能力较差者,如将钠换为钾。

3.微乳液的性质

(1)透明性。微乳液之所以具有透明的外观,是因为它的分散相离子很小,一般为8~80nm。

(2)超大界面面积。微乳的第二大特征是拥有极大的界面面积,如1mL油由加入1mL水和界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拥有60m2以上的油-水界面,从而赋予微乳极好的界面功能、包括吸附功能、传热功能和传质功能。

(3)超低界面张力。它可以与过量的油相形成界面,微乳中相既可与油相又可与水相形成界面。形成微乳的体系可能有三种相组成情况,即WinsorⅠ型、Ⅱ型和Ⅲ型,如图3-19所示。WinsorⅠ型体系由水包油微乳和油相组成,WinsorⅡ型由油包水微乳与水相组成,WinsorⅢ型是由双连续相微乳和油、水相构成的三相平衡体系。微乳液与油相或水相间的界面张力随体系组成及成分而异,在三相区界面张力可达超低界面张力的水平,如图3-20所示。

图3-19 油-酸-水微乳液滴结构示意图

图3-20 油-酸-水微乳液滴结构示意图

4.微乳液的应用

基于上述三大特性,微乳在日用化工、加工工业及科学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既能提供优质产品,又能作为某些高新技术的媒介。

微乳型产品 (1)化妆品。化妆品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也可分为乳液型和微乳液型。微乳液型特别适用于需要透明吸收效果的化妆品,因微乳液粒子小于乳液,更易被吸收。

(2)液体上光剂。微乳液上光剂具有两大优势,一是黏度低易于加工,二是所形成的蜡粒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流平表面外观平整,无需抛光就有很好的效果。

(3)全能清洁剂。用阴离子界面活性剂、非离子界面活性剂和香料油制成W/O型微乳,使用时加适量水稀释,可转相为O/W型微乳,使用后可不用清洗。

(4)环保燃油。用非离子界面活性剂将柴油做成质量分数为20%~30%的W/O型微乳液,外观清澈透明,用于发动机工作状态良好,并可明显降低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

(5)超滤膜成膜剂。由苯乙烯、十二烷基硫酸钠助表面活性剂及水制成可聚合微乳,用水溶性引发剂使之聚合后,将活性剂和水相洗出便可获得微孔膜,改变微乳的性质可以控制膜的特征。

微乳相关技术 (1)蛋白质分离技术。对于水溶性蛋白质,可以将其加溶到W/O型微乳的水核之中,由于蛋白质在微乳中的加溶能力与其大小及所带电荷有关,不同蛋白质在不同pH、盐浓度下的电荷是不同的,通过这些性质的差异可达到蛋白质分离的目的。具体操作是先将混合蛋白质水溶液与适宜的W/O型微乳液接触,加溶能力强的蛋白质优先进入水核;再将微乳相与水相分离;最后从微乳的水核中回收蛋白质。Goklen等曾用此法将相对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且不易分离的核糖核酸(M=13 683)、细胞色素与(M=12 384)和溶菌酶(M=14 300)从它们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

(2)微乳反应技术。当反应物分别为水溶性和油溶性时,反应一定发生在水-油界面,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必须提供尽可能大的界面面积。而微乳液介质正具有这种特性,是这类反应的最佳场所。例如,芥子气的毒性非常强,通常需通过其分子中的氯代烷基硫醚结构的碱式水解解除毒性。但由于芥子气不溶于水,若直接用碱性水处理,其毒性可保持数月之久;但如果使用微乳液碱性介质,则只需1min即可解毒。

(3)微乳介质。微乳介质可进行聚合反应,能有效防止反应放热引起的高温,并克服产物高黏度对连续反应的不利影响,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聚合产物。

(4)微乳酶反应技术。生物酶通常要在水环境中发挥其功能,但不少酶反应的基质却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这时可用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当酶与W/O型微乳液接触时,会进入水核之中,反应基质则溶于微乳的连续相油中,这样酶不仅能保持其催化功能,还能提高其活性。

(5)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利用W/O型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在水核中生成的固体离子被微乳粒子尺寸限制在纳米范围,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6)微乳液三次采油技术。将中相微乳注入底层,然后注入聚合物增黏的水溶性以控制流动,其中中相微乳将与油相和水相分别形成低自由焓的界面,具有同时与油、水混溶的能力,故而将携带地层孔隙中的原油顺利通过地层毛细孔流向生产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