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随着浓度的变化而不同。在极低浓度下,通常以单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并以亲水基朝上吸附在表面,称为表面吸附,在整个表面全部被占满后,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会自动将亲油基聚集在一起,而将亲水基指向水相,形成所谓的胶束,以避免亲油基与水接触,通常将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CMC的值可通过监测其水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曲线加以确定。图2-26示出了烷基磺酸钠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浓度较小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迅速下降,当浓度达到某一值时,表面张力趋于稳定,通常可将表面张力突变点所对应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在这一点处,水溶液表面正好全部被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满,即表面吸附达到饱和,表面张力也趋于定值。CMC的大小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实验证明,CMC不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表示一个窄的浓度范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一般在1~10mmol/L之间。胶束的存在已被X射线衍射谱及光散射实验所证实,在CMC前后,不仅表面张力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他物理性质(如电导率、渗透压、蒸气压、光学性质、去污能力等)皆发生很大变化。
图2-26 25℃下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
1.胶束的结构
胶束的概念最早由McBain于20世纪初提出,他发现离子型活性剂由离子缔合而成并带有电荷,然后又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能形成胶束,但不带电,所以表面活性剂的这种溶液成为缔合胶体,图2-27示出了离子型胶束和非离子型胶束的结构示意图。在胶束内核与极性基构成的外层之间,还存在一个由处于水环境中的CH2基团构成的栅栏层。两亲分子在非水溶液中也会形成聚集体,这时亲水基构成内核,疏水基构成外层,叫作反胶束。
图2-27 胶束结构示意图
2.胶束的形态
胶束有不同形态:球状、椭球状、扁球状、棒状、层状等,如图2-28所示
通常,在简单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附近形成的多为球状胶束。溶液浓度到达10倍CMC附近或更高时,胶束形状趋于不对称,变为椭球、扁球或棒状,有时为层状胶束。
图2-28 胶束形态示意图
胶束形态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几何形状,特别是亲水基和疏水基在溶液中各自横截面积的相对大小。Isrealachvili提出了一个与胶束形态密切相关的参数——临界排列参数P,其定义式为
式中,V0为疏水基的体积;A0为头基面积;L0为疏水链最大伸展长度。
根据表面活性剂的P值大小,可初步判断其所形成胶束的形态,基本规则如下。(www.daowen.com)
(1)当P<0.33时,易形成球状或椭球状胶束;
(2)当0.33<P<0.5时,易形成较大的柱状或棒状胶束;
(3)当0.5<P<1时,易形成层状胶束;
(4)当P>1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易生成反胶束。
由于表面活性剂种类繁多,有许多情况不一定符合此规则。但是定性地看,这个概念是适用的,并可得出如下规律。
(1)有较小头基的分子,易于形成反胶束或层状胶束,例如带有两个疏水尾巴的表面活性剂;
(2)具有单链疏水基和较大头基的分子或离子,易于形成球状胶束;
(3)具有单链疏水基和较小头基的分子或离子,易于生成棒状胶束;
(4)加电解质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促使棒状胶束的生成。
应该强调的是,胶束溶液是一个平衡体系。各种聚集形态之间及它们与单体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因此,所谓某一胶束形态只能是它的主要形态或平均形态,胶束表面是不平整的、不停地运动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