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惊人真相揭示:足智多谋的调解主任解开离奇的偷笋案

惊人真相揭示:足智多谋的调解主任解开离奇的偷笋案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解主任老陈听了,觉得孔益虽然没有看清那个“偷笋的人”究竟是谁,但拿到了刻有王永名字的篮子,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老陈一听惊愣了,沉思了片刻,反问王永:“你不是因为偷笋被孔益拿走了篮子吗?”“我根本没有这样的一只篮子,我也没有偷笋。”然后找来了几个调解干部,又叫来了孔益、王永一起来到“偷笋”现场。至此,一件“偷笋案”真相大白了。

惊人真相揭示:足智多谋的调解主任解开离奇的偷笋案

一天傍晚,青年农民孔益手提一只菜篮,篮子里装着一株大毛笋,气冲冲地到了村调解主任老陈家里。一见调解主任,他就诉说道:“有一个人乘天快黑了,偷我们村的笋,刚好被我碰见。这个人见我向他走去,吓得丢了篮子拔脚就跑。”这个青年喘了一口气,接着又说:“本来我没有看清偷笋的是什么人,当我把篮子捡起来一看,篮环上刻着王永的名字,这时我才知道那个偷笋的人是王永……”调解主任老陈听了,觉得孔益虽然没有看清那个“偷笋的人”究竟是谁,但拿到了刻有王永名字的篮子,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吃过晚饭,老陈打算根据这个线索直接找王永谈谈。正准备出门,王永找上门来了。他一进门就气鼓鼓地冲老陈说:“孔益偷我村的柴,被我夺下了一顶草帽,草帽上还写着孔益的名字。”老陈一听惊愣了,沉思了片刻,反问王永:“你不是因为偷笋被孔益拿走了篮子吗?”王永听了马上矢口否认,而且十分委屈地要求调解主任为他洗刷“冤枉”,否则,他就要去找孔益算帐……老陈听了这两个人的不同反映,感到这件事比较复杂,处理不好,或者解决不及时,都有可能引起双方矛盾激化。因此,他说服王永先不要找孔益“算帐”,说明调解委员会一定要查明事实真相,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老陈把孔益和王永叫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诉说自己的理由。孔益仍以篮子为证,硬说偷笋的人就是王永,他说:“我虽然没有看清楚人,但这篮子还能是假的吗?做贼心虚哩!还想跑……”

“我根本没有这样的一只篮子,我也没有偷笋。”王永还是一口否认,并以草帽为凭,一口咬定孔益偷村里的柴。他指着草帽上的名字冲着孔益大声说:“不但这草帽上有你的名字,而且是我从你手里夺下来的,你想赖也赖不掉!”

孔益一听,又急又气,一口一个“没有”、“没有”,还辩解说:“草帽是我在回家的路上丢失的,你别诬赖好人!”

这两个人各说各的理,各举各的证据,争执不休,弄得老陈也是“真假李逵,难分难辨”。老陈想:只凭当事人各自辩解,很难把事情搞清,弄不好还真会“冤枉”人。因此就叫他们暂且回家,谁也不要去找谁,听候调解委员会调查解决。

王永和孔益刚回去,就有一个叫文兰的人急匆匆地来找老陈,对老陈说:“孔益拿来的那只篮子,我已经看过了,正是我前天在山上施灰时丢失的那只,一点都不会错,只是原来篮子上没有刻王永的名字。”接着他又十分肯定地补充说:“一定是王永先偷我的篮子,刻上自己的名字后,又去偷笋的。”(www.daowen.com)

老陈听了文兰的分析,觉得他的怀疑也有道理。但一细想:偷笋的时候,盛笋的篮子一定要随身带着,特别是刻了自己名字的篮子,怎么能在逃跑时丢了呢?据孔益自己讲,他的草帽丢在回家的路上,被王永捡去了。自己的草帽怎么会不知不觉地掉了呢?这一个个的疑问,不断地在老陈的脑子里萦回,得不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老陈便向周围群众和村干部进行调查。然后找来了几个调解干部,又叫来了孔益、王永一起来到“偷笋”现场。几个人围着被“偷”的那株笋的根头,老陈提醒大家注意笋根上面和周围有什么异样。接着他对大家说:“我已经查明:出事的那天,王永是带着锄头上山的,孔益是带柴刀上山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株笋是用锄头掘的还是用柴刀砍的,这对判断这个案件十分重要。用柴刀砍和锄头掘所留的痕迹不同。用刀砍是从上向下侧砍,留下的茬口是斜形的。用锄头掘是从头向后,痕迹就比较平直。而现在这笋桩虽然比较平直,但在笋桩旁边有很多用刀削碎的笋片,说明那‘偷’笋的人是用柴刀砍后,又伪装成用锄头掘的。可见这是孔益干的。”

只见孔益羞愧地低下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交代:“……那天下午,我带着柴刀到山下,想偷砍两捆柴,突然王永拿着锄头出现在我面前,并且把写有我自己名字的草帽夺了过去。我着了慌,拿了柴刀拔腿就跑。当我绕道跑到半山坡时,刚好捡到一只空篮子。我急中生计,动了个坏脑筋,拿了这只篮子转身来到村里的竹山上,用柴刀砍了一株大毛竹笋装进篮子,又把留下的笋根头伪装成用锄头掘过的样子。我回到家后,立即用断了头的剪刀在篮环上刻上王永的名字,并且用泥土把刻字的痕迹涂旧,之后拿上篮子和笋,谎报是王永‘偷笋’。我嫁祸于人,想用反咬王永偷笋来抵赖自己偷柴。”

至此,一件“偷笋案”真相大白了。调解主任调查研究,智破奇案的故事,也在群众中传开了。

故事哲理

贼喊捉贼,倒打一耙往往是做坏事的人惯用的伎俩,对此当局者一定要明察秋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