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与管子的认识:《论管子》带来新发现!

孔子与管子的认识:《论管子》带来新发现!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对管子的认识,既有考察剖析历史人物的因素,也有齐、鲁两种文化体系比照与包容的因素。孔子认识、评价管子本身并无可厚非,关键是后来战国时期孟轲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话题,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由此看来,孔子之所以对管子给予充分的认识评价,应当是一种思想体系完善的客观需要,而孟子抛却了管子“霸道”的外壳,吸收了其“仁道”的内核。

孔子与管子的认识:《论管子》带来新发现!

孔子管子的认识,通过《论语》的记载而集中表述了出来,这就是《八佾》和《宪问》篇中的四段文献。为了叙述和阅读的方便,抄录于下:

《论语·八佾》一条: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宪问》三条: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子生于公元前716年,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两人出生时间相差237年。孔子对管子的认识,既有考察剖析历史人物的因素,也有齐、鲁两种文化体系比照与包容的因素。孔子认识、评价管子本身并无可厚非,关键是后来战国时期孟轲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话题,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言外之意是说,孔子的弟子们是不讨论齐桓公晋文公所成就的霸业的。那为什么孔子自己却对齐桓晋文的霸业给予认识与评价?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www.daowen.com)

一是孔子追慕先贤的思想倾向的要求。孔子整个的思想体系,有着明显的追述仰慕先贤的倾向。在《论语·雍也》篇中,他曾公开指出: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意思是说,对于“仁”,尧舜也是很难完全做到的。孔子儒学思想的思维定式就是以既往先贤为榜样。管子辅佐齐桓公霸诸侯而一匡天下,功业恢宏,以至于“民到于今受其赐”,追慕和认识历史先贤,管子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二是对齐鲁文化互补性认识的需求。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建立以来最早分封的诸侯国,齐国自姜太公时期就有着“因其俗,简其礼”的传统,所以才有了桓管称霸时期“不慕古,不留今,与时进,与俗化”的变革精神,创造了首霸春秋的宏伟功业。鲁国自鲁周公时期则形成了“变其俗,革其礼”的传统。孔子要总结齐国和鲁国发展实践的历史经验,齐国桓管称霸自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时期,管子当然也是绕不开的重要人选。他在管子这里看到的是齐鲁文化互补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是自身思想体系完善的需要。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在通过否定齐桓、晋文的“霸道”而张扬自己主张的“王道”,这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表现得很清楚: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希望与孟子讨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霸主,孟子崇尚“王道”,因而对齐桓晋文的“霸道”不感兴趣。实际上,齐桓公推行的“霸道”,也就是管仲推行的“霸道”,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也就等于说“仲尼之徒无道管仲晋文之事”,换言之,不认可齐桓公的“霸道”,也就是不认可管仲的“霸道”。但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样,孟子对齐桓公推行霸道过程中的“仁爱”等思想是充分肯定的,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与管子的“政之所行,在顺民心”以及“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由此看来,孔子之所以对管子给予充分的认识评价,应当是一种思想体系完善的客观需要,而孟子抛却了管子“霸道”的外壳,吸收了其“仁道”的内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