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论管子》的结构与演变过程

《论管子》的结构与演变过程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管子》与《吕氏春秋》又有各具千秋之论。对《管子》的认识,思想内容之外,最基本的是它的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突出特点。今见《管子》的蓝本是由汉代的刘向编定的。据此推测,这部分内容当是《管子》全部内容的核心部分。现存十六篇文章,比较集中论述了管子的“轻重”理论,包含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思想,但在经济方面最为突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管子》的经济思想。

《论管子》的结构与演变过程

言及先秦诸子文献,有两部书非常特殊,一部是《管子》,一部是《吕氏春秋》。这两部书,虽然不符合《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的九流之学分辨标准,但其内容十分丰富,在先秦诸子文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个“独特的地位”,其根本的共性是其综合性学术理论著作的特点非常突出,是其他先秦诸子所无可比拟的,因而素有“百科全书”之誉。其内容虽然看似庞杂,却又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认识,发掘其思想内容方面巨大的潜在价值。而《管子》与《吕氏春秋》又有各具千秋之论。《管子》一书假以“管子”之名,大部分内容是对事实的总结与阐释阐发,作者以及成书情况、思想理论的学派归属,等等,都表现出了极度的复杂性;《吕氏春秋》一书作者明确,立论清晰,就是一部关于治国理政的资政理论书,其最突出的特殊点是后人对它的学派归属难以认定。对《管子》的认识,思想内容之外,最基本的是它的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突出特点。

今见《管子》的蓝本是由汉代的刘向编定的。刘向校书并不限于文字,主要的还是涉及篇章问题。因为刘向所得到的《管子》一书版本很多,内容有多有少,篇章分合也不一样,因而其校书的基本目的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版本的《管子》。为了得出一个《管子》的定本,刘向参校众本,删除复重,编定篇章,耗费了很大的心血。《管子》经由刘向校雠编定为86篇,《汉书·艺文志》著录86篇,到《四库全书》里边,原来的86篇已经亡佚10篇,这亡佚的10篇已经有目无文了。

就其内容而言,《管子》中的全部内容按照类别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八个部分:

一是“经言”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应该与管仲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包含有《牧民》《形势》《权修》《立政》《乘马》《七法》《版法》《幼官》《幼官图》,共九篇文章。这些文章,尽管或许也经过了后学的整理,但与管仲创造历史事实的时间相去不会很远。按照诸子文献的编辑成书惯例,一般尊称师说为“经言”,“经言”在子书当中一般仅包括老师自著或老师语录,而弟子所作是不能称为“经言”的。据此推测,这部分内容当是《管子》全部内容的核心部分。

二是“外言”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当是阐发管仲基本思想理论的文章,包含《五辅》《宙合》《枢言》《八观》《法禁》《重令》《法法》《兵法》,共八篇。其中的大部分篇章都应该属于阐释管仲思想的作品。这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同于“经言”,但可以看作“经言”部分思想的延伸或扩展,其思想与“经言”部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三是“内言”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包含《大匡》《中匡》《小匡》《王言》《霸形》《霸言》《问》《谋失》《戒》,共九篇文章。其中《王言》与《谋失》二篇的内文已亡佚,有目无文,故现存七篇文章尚可见其内容。这九篇文章中,《大匡》《中匡》《小匡》三篇是管仲的传记,可与《国语·齐语》以及《史记·齐太公世家》等文献中的记载相互印证,可信度较高。郭沫若怀疑“匡”字乃“簿”字之假,“簿”同于“简”。故《大匡》盖齐官书,为二尺四寸简书;《中匡》《小匡》为私家著述,《中匡》为一尺二寸简书,《小匡》为八寸简书。“简制有长短,而内容亦有出入。”[3]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记载管仲的言行事迹为主,除《霸言》篇是论说文,《问》是调查提纲以外,其余各篇的内容都是记载管仲事迹的。

四是“短语”部分。这一部分包含有《地图》《参患》《制分》《君臣上》《君臣下》《小称》《四称》《正言》《侈靡》《心术上》《心术下》《白心》《水地》《四时》《五行》《势》《正》《九变》共十八篇文章。其中《正言》的内文已亡,有目无文,故现存十七篇文章。这些文章并没有一个突出的主题,以“短语”命名,顾名思义,显然只是由一段一段的“短语”连缀成篇而已。从各篇章反映的内容情况来考察,部分篇章符合这一特点,但也有些篇幅较长、结构完整的论文,如《君臣》上下和《侈靡》以及《心术》上下等文章,显然与“短语”之名称并不尽吻合。

五是“区言”部分。这一部分文章阐释的当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所谓“区言”,就是重要言论之意。这部分文章内容所论多为治国过程所能够用到的一些大政方针,包含有《任法》《明法》《正世》《治国》《内业》共五篇文章。其中的《内业》一篇与“短语”部分的《心术》上下和《白心》属于同一主题,学界通常称其为“《管子》四篇”。

六是“杂言”部分。这一部分文章的编组当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容杂乱而不属于治国要旨,二是文体杂乱而不适合归于上述任何一部分。因此,这一部分的文章类似于今之谓“杂记”之类的作品。其中包含有《封禅》《小问》《七臣七主》《禁藏》《入国》《九守》《桓公问》《度地》《地员》《弟子职》《言昭》《修身》《问霸》,共十三篇,而《言昭》《修身》《问霸》三篇内文已亡佚,现存十篇文章。其中的《封禅》一篇记载葵丘之会以后齐桓公欲封禅被管仲劝止一事,此内容的记载又见于《史记·封禅书》;《弟子职》一篇讲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被认为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学则。这两篇文章的独立性相对要更强一些。

七是“管子解”部分。这部分内容包含有《牧民解》《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明法解》共五篇。其中《牧民解》的内文已亡佚,有目无文,故现存四篇文章。这一部分文章全部为解文,与“外言”部分中的《宙合》篇的“经”与“解”合二为一的撰写体例不同,由“解”文独立成篇。现存四篇文章,全部是对“经言”中的部分文章的解文。

八是“轻重”部分。现存十六篇文章,比较集中论述了管子的“轻重”理论,包含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思想,但在经济方面最为突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管子》的经济思想。包括有《臣乘马》《乘马数》《问乘马》《事语》《海王》《国蓄》《山国轨》《山权数》《山至数》《地数》《揆度》《国准》《轻重甲》《轻重乙》《轻重丙》《轻重丁》《轻重戊》《轻重己》《轻重庚》,共十九篇文章,其中的《问乘马》《轻重丙》《轻重庚》内文已亡佚,有目无文,故现存十六篇。这里的“臣乘马”,又作“巨乘马”“匡乘马”,乘马是计算筹划的意思。“轻重”一组文章,多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论述轻重之术,以经济问题为主要内容,但又不限于经济领域,是《管子》轻重理论的集中反映,体现了《管子》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

至于《管子》为何分为以上八个大的类别,又是何时何人所分,各篇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均不见有明确的记述。后来也曾有人不认同这一分类,试图打乱这个结构,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系统,比如近人石一参就曾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在他的《管子今诠》中把刘向编定的《管子》分为上编经言、中编内言、下编外言和附录短语问答三个部分,具体所属篇目如下:

上编“经言”,包括部分“解”的文章,“冠以枢言并学则别为首编”。其中包括:

一、枢言;

二、学则(原名:弟子职);

三、经言十二篇文章(附“解”十篇):一是宙合,二是天地(节选于原“势”篇),三是心术上,四是心术下,五是五正(原有“五辅”“正”,辑而编之),六是九败,七是牧民,八是乘马,九是版法,十是法经,十一是形势上,十二是形势下。(www.daowen.com)

中编“内言”,分为六卷,共计四十六篇文章。

第一卷为“道家言”,共计四篇文章:一是修身,二是正形,三是白心,四是内业;

第二卷为“政家言”,别为权谋家言,共计十六篇文章:一是立政,二是修权,三是度地,四是制分,五是牧民,六是君臣,七是正言,八是五辅,九是九惠,十是王言,十一是霸言,十二是霸形,十三是四伤,十四是八观,十五是附六十八问,十六是附七主七臣;

第三卷为“阴阳术数家言”,共计五篇文章,别为“农家言”一篇:一是五官,二是四时上,三是四时下,四是五行,五是水地,六是附地员;

第四卷“法家言”,共计六篇文章:一是法法,二是重令,三是明法,四是任法,五是正世,六是法禁;

第五卷“兵家言”,共计八篇文章:一是兵法,二是兵数,三是七法,四是言是,五是参患,六是地图,七是谋失,八是九变;

第六卷“计家言”,共计六篇文章:一是三经,二是国蓄,三是轻重,四是禁藏,五是治国,六是侈靡。

下编“外言”,包括传记之文,分为五卷,合旧目二十六篇。

第一卷管子相齐始末(自大匡、中匡、小匡以下合小称诸篇);

第二卷桓公君臣问答(自桓公问霸以下合小问、度地、四称诸篇);

第三卷乘马九府问答(自臣乘马至揆度、国准诸篇);

第四卷轻重法(自轻重甲至轻重己,今定名轻重法);

第五卷短语问答杂编。

石一参对《管子》结构的这一重新编排,“通计今定管子书九十有六篇,适合汉初太史书篇数之旧”[4],在文章总量上虽然没有改变,但由于这一重新编排是以自己批阅管子的认识及观点为主导的,并不是以《管子》内容的逻辑结构为主导,因而对他的这一重新编排的社会接受程度,也就变成了对他认识《管子》观点的接受程度。由于他在重新编排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管子》的太多定性,比如,他认为“管子全书为论政之书”。这相较以往把《管子》列为或道家、或杂家、或法家的观点,显然是一种现代派的认识视角;而《管子》的法治思想,则“三代以后主政者,未有制治及此者也,管子良天下才也”。对于谋划国计民生,则又另有高论:“识者谓善变周官之制者,莫如管子。非虚言也。”至于对管子争霸诸侯的战略战术,则盛赞其为“诚外交之模范,而国际之明星也”。正是这些旗帜鲜明的认识观点,庇荫了其对于《管子》篇目结构重新编排的积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学术视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