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记》:必须倾听他的语言

《学记》:必须倾听他的语言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此“语”字则指学生的发问。要做到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全章贯串着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精神。惑就是对疑而言。“惑”与“疑”是学习心理活动过程的正常状态,也是学生求知欲和进取心的具体表现。[4]原文见《柳河东集》十九卷。

《学记》:必须倾听他的语言

【章句】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注音】

语 《经典释文》:“语之,鱼据反,下同。”陈澔《礼记集说》:“上‘语’如字,下二‘语’去声。”翁方纲《礼记附记》:“今行世注疏版本载《释文》‘语,鱼据反’,然《释文》原本云‘语之,鱼据反,下同。’所以陈云庄[1]《集说》‘上语如字,下二语去声’也。孔疏云‘听语,谓听其问者之语’,然郑注‘必待其问乃说之’,郑注却未尝以‘听语’作如字也。方氏、李氏[2]诸家亦皆以‘听语’之‘语’字作去声,则今版本‘语,鱼据反’直作刊定《释文》可矣。”按:“听语”、两“语之”的“语”字均作去声,音yù。

舍 《经典释文》:“舍音捨,又如字。”陈澔《礼记集说》:“舍上声。”按:《释文》(音捨)、《集说》同,音shě。

【释义】

记问之学 记问,就是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而言。如徐瑄注“全无实学,只凭记诵以待问”,姚际恒注“其学徒揣人所应问者记诵而已”。俞樾标新立异,说“记问亦是一学”,“《周易》有《序卦》一篇……其实即记问之学也”。此究非《学记》原意。“记问之学”的“学”字可作“教”(敩)字解,说“记问之教,不足以为人师”,似无不可。

听语 听语曾有两种解释:(1)方悫:“听语者,听其所问,然后语之以言也。”此“语”字指教师对学生讲解;(2)陈澔:“听语,听学者所问之语也。”此“语”字则指学生的发问。以从后一说为妥。

舍之 舍,搁置,暂时放在一边。正如“尽其声”的“尽”并不意味着终止一样,“虽舍之可也”的“舍”,也不意味着放弃不管。戴溪引申郑注“须后(之意)”说:“舍之以须其后,犹为不弃也。”“舍之”意如孟子说“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所以戴溪又说:“世人……皆知答问之为教,而不知不屑之为教,此教学之所以难也。”

【译意】

只靠一点现学现教的零碎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不能承担起教师的重任的。要做到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又说不出其究竟的时候,教师才开释给他听。要是开释后还不理解,就暂时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开释。

【评说】(www.daowen.com)

本章主要讲教师。如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和“虽舍之可也”。至于“语之而不知”则是讲学生。全章贯串着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精神。

教师只顾“记问”,这使人联想起《荀子·劝学》的“鼫鼠[3]五技而穷”。《说文》说鼫鼠“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柳宗元写过一篇短文,讲放到贵州地方一只驴子的拙劣本领,所谓“黔驴之技”:起初,它一鸣,虎大骇,后“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4]历史上确实有人像鼫鼠、黔驴,除了“记问”一着,别无作为。

何谓“记问”?“记”者,猜也;“问”者,学生执经问难也。一个课题,学生问些什么,怎样问,教师将如何猜,即“记”得来吗?李格非说:“夫人之才性有明暗之殊,而其学有浅深之异。或学博矣,而约有不能;知体矣,而用有所不备。”王夫之也说:“记问者,无察识之实,懵[5]于次序,述诵以教人,倾尽而止。”则“记问之学”,只能说明教者的学识谫陋,教学方法方式一筹莫展,也是对教育理论的无知,如程颐所说的:“以其所学者外也。”此“外”字,就是指虚有其表,没有实学,包括知识与教学经验贫乏,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学记》上一章讲教师的“善问”与“善待问”。有教师的“善问”,又要有学生的“善问”——有理有节,问到点子上,使得教师的“记问之学”无处施展,不得不改弦易辙,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亦即上一章说的“善待问”,以解决学生提出的这样那样疑难的问题。但此“善待问”的“待”,并不意味着坐而等待学生来问。它说的主要是善于对待学生的问;教师回答了,亦非瓶里倒橄榄似的,一古脑儿倒出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可倒可不倒可以不倒,如《学记》所说的“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所以“舍之”决不是弃之。李格非说过:“或听之,或语之,或舍之,其欲成之一也。”

“问”作为认识范畴和教育范畴,对于激发学生“学然后知不足”、教师“教然后知困”,意义重大。我国一向把学业称作“学问”,是蛮有道理的。有“学”必然有“问”,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就是对疑而言。张载《经学理窟》:“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惑”与“疑”是学习心理活动过程的正常状态,也是学生求知欲和进取心的具体表现。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提出疑问,或者说提出问题,就是反映学习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学生通过问,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到来;再问,又解决了新的矛盾。如此不断往复,达到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提高。再则每一个学生、学生每一次发问,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记问”在这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到这时,“记问”者往往不是弄巧反拙,所答非所问,甚至胡扯一通,就是害怕或百般回避学生的发问——从“记问”发展到“忌问”,捉襟见肘,更显得不足以为人师!

【注释】

[1]陈澔号云庄。

[2]指方悫、李格非。

[3](shí)鼠,原作梧鼠,今亦作鼯鼠。

[4]原文见《柳河东集》十九卷。

[5]懵,同懜,心里不明白之意。《说文》:“懜,不明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