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

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即对教学背离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而言。这是结合上章,从正反两方面揭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吸取失败教训。“教”之所由兴废,必相应反映于“学”之所由兴废,反之亦然,表明教师和学生都要体现、发挥各自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还有郑玄注“未发”,谓年十五时;注“当其可”,谓年二十成人时,这种说法自无心理学根据。

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

【章句】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校文】

孤陋 《校勘记》:“闽、毛本同,嘉靖本同。石经‘陋’作’,岳本同,监本同,卫氏《集说》同。”

燕辟 《校勘记》:“闽、监、毛本同,岳本同,卫氏《集说》同。石经‘辟’作‘譬’,嘉靖本同。《考文》引宋版及古本同。按‘譬’正字,‘辟’假借字。”

【注音】

扞格 《经典释文》:“扞胡半反;格胡客反,又户隔反。格,郑注读如冻。”《玉篇》:“下各切。”胡鸣玉《订讹杂录》:“格下革反,音覈(核),又音各。”按:格音ge(各)。《汉书》《义纵传》“废格沮事”,《淮南王传》“废格明诏”,颜师古并音阁。格、阁音同。

不胜 《经典释文》:“胜音升,又升证反。”按:胜音shēng。

坏乱 《经典释文》:“坏音怪。”《礼记纂言》:“坏如字,旧音怪。”按:坏读如字,音huài,怪与坏异音所以别义。《毛氏增韵》:“凡物不自败而毁之则古坏切(音怪),物自败则胡怪切(音坏)。”

燕辟 《经典释文》:“辟音譬(pì),下‘罕辟’同。”按此“罕辟”之“辟”亦即“譬”字。

【释义】

扞格 扞,抵制、抗拒。[1]史记·游侠列传》“虽时扞当世之文罔”;《汉书·丙吉传》“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都是抵拒之意。格,郑注“读如冻(音涸)”,意为水的凝冻,《楚辞·九思》“冰冻兮泽”。卢文弨《礼记音义考证》引段玉裁说“”当作“垎”,《玉篇》“垎,土乾也”。、垎都表明物坚不可入。俗有“格格不入”语,是亦抵拒之意。

杂施 杂乱无章。孔颖达:“谓教杂乱无次越节。”即对教学背离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而言。陈澔:“杂施谓躐等陵节也。”

燕 简朝亮说“燕”与“宴”通,即《论语·季氏》“乐宴乐”的“宴”字。孔注《论语》“宴乐”为“沉荒淫渎”。依此解释,“燕朋”便是指与损友的关系。郑玄以“燕”训亵,说是“亵其朋友”,即对朋友不够尊重。依此解释,“燕朋”便是指与益友的关系。两种看法完全相反。按“燕朋”“燕辟”都是指与损友的关系。朱熹说:“此‘燕朋’是私亵之友,所谓‘损者三友’之类;‘燕辟’但谓私亵之谈,无益于学,而反有所害也。”“燕”与“宴”通,但不是“宴乐”的“宴”。《说文》:“宴,安也。”“燕”在这里是“安于”“习于”之意。“燕朋”便是安于朋比为奸。“燕辟”便是便辟[2],安于私亵,不自省悟。清任启运说:“燕朋,所与非正人;燕辟,所为非正事。”

辟 辟,郑注训譬,即譬喻。“燕辟”就是“亵师之譬喻”,或如孔疏“好亵慢笑师之譬喻”。学生为什么要奚落老师的譬喻呢?很费解。王夫之以“辟”为嬖,“燕辟”就是“女子小人导以淫佚”。按“嬖”是宠幸,《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刘宝楠曾矫正有人以《论语》的“友便辟”为“友便嬖”之讹,说:“便嬖是近倖小臣,不得称友。”[3]所以王说亦不可从。按“辟”字通“僻”,是邪恶的意思。《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之?”杜预注:“辟,邪也”;《孟子·梁惠王上》也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集注:“辟与僻同。”说明“辟”就是邪恶的意思。

【译意】

如果到不良行为发生了才去禁止,就不容易矫正过来;如果错过了求学时机,学习就不容易取得成就;如果教材杂乱无章,不注意循序渐进,教学就不容易收到效果;如果关起门来学习,缺乏同学辅助,知识就不容易得到增长。平时安于同表现不好的同学结伴为非,以至违背师教;安于同那些同学搞不正当的事,以至荒嬉学业。这六点都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因素。

【评说】

这是结合上章,从正反两方面揭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吸取失败教训。“教”之所由兴废,必相应反映于“学”之所由兴废,反之亦然,表明教师和学生都要体现、发挥各自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

“发然后禁”是“禁于未发”的反面。一般说“发”是学生的事,“禁”是教师的事,但说到底,“发”与“禁”既是学生的事,又是教师的事:学生的不良行为为何会“发”?就由于教师没有做到“豫”;教师为何对学生用“禁”?就由于学生已“发”为不良行为。学生在其品德形成过程中,总是内因和外因相互起作用。学生的自觉主动是内因,教师的责任感和社会环境影响是外因。我国历史上就有内因决定论和外因决定论两种教育思潮。即如战国时期,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倾向于前者,如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4]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倾向于后者,如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5]和“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6]。而既然人的品德形成涵盖着内因与外因的对立统一关系,则片面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错误的。孟、荀实际上也没有把他们自己的思想倾向绝对化,即都重视环境的影响,尤其教育的作用。《学记》的“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也说明了教育要走在前面,先入为主,多进行正面的有序的诱导。

“时过然后学”是“当其可”的反面。“时”,“可”,即方苞所说“年力可任”,张载所说“可告之机”。究竟什么样“年力”才是“可告之机”?我国早期就规定了学龄和建立了学制的雏形,如《大戴礼·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束发而就大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还有郑玄注“未发”,谓年十五时;注“当其可”,谓年二十成人时,这种说法自无心理学根据。但回过头说,像《大戴礼》等记载,它确实接触到了人的年龄特征问题,包括《学记》说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至于《学记》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其强调“当其可”,则具有两重含义:既要看到学生能力的未逮,又要看到学生能力的“有余”。这也由于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便是从人作为自然的实体看,存在着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包括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而从人作为社会实体看,又受着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本人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条件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从禀赋到性格、思想倾向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包括《学记》作者在内的古代教育家不会懂得这一系列的科学原理,但从实践中已模糊地意识到人的个性差异,从而用“因材施教”和“当其可”等词汇来概括。这个“可”字可理解为教学的量力性原则,但与原来对量力性的理解有同一性又不具同一性。即它不仅要防止“过”,也要注意“不及”。而从《学记》思想总的精神来说,是更重视后者,主张宜早不宜迟,才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大戴礼·曾子立事》有一段话:“三十四十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后人如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勖学》说:“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又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也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还用他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为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这些都是初步从人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明及时而学、早为绸缪的必要性。(www.daowen.com)

“杂施而不孙”是“不陵节而施”的反面。“杂施”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背离了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讲课内容缺乏严谨的逻辑联系,松松垮垮,水分太多,不是一环紧扣一环。我们讲循序渐进,它之所以能“进”,即在于“循序”而“不陵节”。学习犹如登山,一步不能登绝顶,拾阶而上,总有一日上绝顶。孟子讲学问如流水,“盈科而后进”[7],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8]。“进锐”就容易“陵节”,与系统性连贯性原则背道而驰。《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亦重视系统而连贯,循序而渐进。渐进不等于慢吞吞不讲究进度。它相当于量变过程,没有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学者修业过程中有所谓豁然贯通和顿悟的,用哲学的词汇说便是飞跃。“豁然”与“顿”就意味着质变、飞跃。作为认识过程,吸取现代知识是这样,在古代,吸取当时知识的途径也未尝不是这样,只是性质和内容有不同。

“坏乱而不脩”的原因来自教学“杂施而不孙”。“杂施”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教师,另一为教材。

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经验差,课前没做充分准备,又不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以致讲解散乱无章。教师本身也许花了大气力,教学效果却微不足道。

历史早期没有按照教育原理原则编写的课本。《礼》,从“洒扫应对进退”的日常生活习惯教起;《乐》,从吹吹、打打、弹弹,所谓“操缦”教起,还算易于掌握,因为它毕竟可以由近、由浅、由具体起步;《诗》《书》《易》就难讲得深入浅出。“蒙以养正”,说明我国很早就重视童蒙教育,但作为最早蒙养书,《仓颉篇》相传为秦相李斯所编,《急就篇》为西汉史游所编,即都在秦汉时启用,也不是浅显易懂。战国时期应用的竹简,看来只有教师才能拥有这个“原本”教材,编排也未必严谨,掌握得不好,就会造成“杂施”。《学记》说“坏乱而不脩”,也为了提醒教师们,应用教材要注意其内容逻辑联系,尤其要重视教学方法,以弥补教材内容的简单粗糙。

“独学而无友”是“相观而善”的反面。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光靠书本上的知识还不解决问题,它有很大局限性。广交朋友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荀子·修身》:“多见曰闲,多闻曰博。”多见多闻一靠亲身实践,二靠朋友辅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燕朋”“燕辟”讲的都是交友的事,不同的是前者指交益友,后者指交损友。这就有个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进行选择,即“择交”的问题。“择交”本身也是锻炼和提高学者认识能力的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看对方的外表,而是看对方的实际行动,这就需要长期观察。

独学与交友,凸显了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思想的封闭性和开放性。闭门读书,孤芳自赏,造成眼界狭窄,属于前者;广交朋友,多见世面,避免孤陋寡闻,属于后者。正确的思维方式,应是既要读书,又要交友,读书不闭户,交友择损益

读书、交友看来都是学生的事,实际上又都是教师应注意的事。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又有责任指导学生如何交友。《大戴礼·保傅》有一段话似是寄希望于教师的:“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这种净化环境的方法,说对也对,但不现实。因为它充其量只能于培养“太子”之类的皇宫中行之。“太子”走出皇宫就非先打防感冒疫苗,再戴口罩不行。再则设在宫廷中的贵族学校,如前面所说,有同学却无朋友,因为同太子一起读书的全是有这样那样血缘关系的人,“逐去”某些邪人可能吗?春秋战国时期教育重点已转移到民间,学子们不仅走出了校门,还走出了国门,成分多样,五方杂处,良莠不齐,影响互异。说环境起作用吗?周围环境如同空气一样,有氧气也有二氧化碳,吸进什么,不由个人挑选。此时只有提高学生对正确与错误、正与邪的识别能力,增强其抵抗力;并在教师主导下,本着“相观而善”的精神,把原来的损友转化为益友,把阻力转化为助力。

强调在教师教育下朋友之间切磋琢磨、相互帮助,这也是我国古典教育学的特点。西方教育学所揭示的教与学,通常只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儒家孔子开始,一脉相承,都把朋友的辅助看成教育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论语》讲“以文会友,以友辅仁”[9],概括了它同教师教学、教育的关系。《学记》全文仅一千二百多字,讲交友的事凡七见。荀子论“亲友”并见于《修身》《劝学》《性恶》《大略》诸篇。儒家经典中,如《易·兑》讲“君子以朋友讲习”。《周礼·大司徒》讲以本俗[10]六安万民,“联朋友”居其一。《说苑·杂言》还假托孔子说“不知其子,视其所友”,简直把朋友辅助看成增长一个人德才的决定因素了。

【注释】

[1]金其源说:“按《公羊》定公四年传注‘挟弓者怀格意也’,解曰:‘格,犹拒也。’则‘扞格’者犹《汉书·丙吉传》‘吉扞拒大难’之扞拒也。”参见金其源著:《读书管见》,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07页。

[2]《论语·季氏》:“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卷十九本注。

[4]《孟子·公孙丑上》。“四端”指仁、义、礼、智。

[5]《荀子·劝学》。

[6]《荀子·大略》。

[7]《孟子·离娄下》。

[8]《孟子·尽心上》。

[9]《论语·颜渊》。

[10]本俗,旧注:“谓本始之旧俗。”本始意为传统、良好的风俗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