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句】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校文】
游其志也 《校勘记》:“各本同,石经同。《释文》出‘斿其’云:‘本亦作游。’按‘斿’者,‘游’之省。”
【注音】
《宵雅》 《经典释文》:“宵音消。”按:《宵雅》即《小雅》,宵读为小(xiǎo)。
孙 《经典释文》:“孙音逊(xùn),下皆同。”
夏楚 《经典释文》:“夏古雅反[1]。”按:夏音jiǎ,同槚。
时观 《礼记纂言》:“观去声。”汪绂《礼记章句》:“观官换反。”按:“观”字作启发暗示解,音guàn,在此作观察解,读如字,音guān。
弗语 《经典释文》:“语鱼庶反。”按:“语”(yù)是告诉的意思,音如《释文》。
躐等 《经典释文》:“躐音里辄反(liè)。”
【释义】
始教 北周熊安生解释为“始立学”,是表明学校开办之始;梁皇侃解释为“始入学”,是表明学生入学之始。从皇侃说。
皮弁祭菜 因原文无主语,注解便有分歧。一说是天子敬学之礼。如郑玄注“皮弁,天子之朝朝[2]服也;祭菜,礼先圣先师”,即由天子亲自主持。二说是主管教育官员代表天子敬学之礼。如吴澄注“大学始教,有司先服皮弁服,行释菜礼”,即由主管教育官员主持。三说是士敬学之礼。如王夫之注“始教,谓始入学,士弁而祭于公”,即由士来举行。分歧在于行君礼还是行士礼。有人认为皮弁祭菜是天子专用的礼,也就是君礼,士不得逾越。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了解所谓“礼治”的教育实质。
先说皮弁。皮弁是一种用白鹿皮制成的尊贵的帽子,属于冠类。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鹿皮为之,谓之皮弁。”士可不可以戴皮弁呢?可以。《仪礼·士冠礼》:“爵服弁。”郑玄注:“此与君祭之服杂。《记》曰:‘士弁而祭于公。’”又《荀子·大略》:“士韦弁。”韦弁就是皮弁。《说文》:“韦从舛,口声,兽皮之韦,可以束枉戾相韦背,故借以为皮韦。”北宋的治礼专家陈祥道就说:“古者天子以皮弁视朝,而士以之为饰,则皮弁上下通服,而三王共焉者也。”但同是皮弁,卿大夫以上有饰(有五采、三采、二采、玉璂、象邸之别),士无饰。这是等级制度在服饰方面的反映。董仲舒说衣裳染以五采,饰以文章,“非以为益肌肤血气之情,将以贵贵尊贤而明别上下之伦,使教亟行,使化易成,为治为之也”[3]。是什么身份,用什么服饰,行什么样的礼,它本身就是对人们的一种“礼治”教育。
次说祭菜。即用芹藻(郑玄、陈祥道作“芹藻”,后儒多作“蘋藻”。沈廷芳《十三经注疏正字》:“‘芹’误‘蘋’”)祭先圣先师。熊安生、孔颖达说:“天子使有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蘋藻之菜。”士可不可以祭菜呢?也可以。按早期贵族学校开学时,祭先圣先师的仪式有三:释币,释奠,释菜,据说是取其简单朴素。欧阳修说过:“释奠释菜,祭之略者也。”但释奠有乐,释菜无乐。陈祥道注:《学记》本章,说“学者之于先圣先师,大有释奠,小有释菜,释奠以饮为主,而其礼隆,释菜以食为主,而其礼薄”。清毛奇龄即依其略、薄,说可行之士的阶层:“至于释菜……不舞,不授器,不卜时日,不备仪物,但一献而无介语,凡礼官学士皆可行之。”[4]释菜于先师前,这倒是士的本分。古礼,士见君,以雉为贽;见师,则以菜为贽。天子可以不亲临释菜,因为他对于师,实质上还是君臣关系。所以《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才说:“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天子不亲祭,这是等级制度在祭祀方面的反映。它本身也是对人们的一种“礼治”教育。
皮弁祭菜,这个具有象征意味,意在“敬道”。所以从另方面说,固不在于表现形式的繁简隆薄。
这不是说皮弁祭菜是士礼,不是君礼了。这里说的士,是属于统治阶层,不同于士庶人的士。庶人只许用巾,不许用冠。《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所以不存在戴皮弁的庶人。作为统治阶级的士,他们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为君”,即学习统治人民的本领。在这个角度上,可以说“皮弁祭菜”是士礼,也是君礼。我国古代制礼,就有从士开始和君礼常假士礼而行的。士礼和君礼既然异中有同,原来的三说可以兼采并用,只是不同等级,鹿皮帽有不同的装饰罢了。
《宵雅》肆三 指《诗·小雅》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1)用于飨礼,如《左传》襄公四年,晋侯接待穆叔,有“工歌《鹿鸣》之三”;(2)用于大射礼,如《仪礼·大射》有“乃歌《鹿鸣》三终”;(3)用于乡饮和燕礼,如《仪礼》的《乡饮酒》和《燕礼》有“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就是说,它应用于政治、外交、军事的场合,但也应用于教育的场合。
“《宵雅》肄三”的“宵”,主要有两说:一以“宵”为夜,另一以“宵”为小。持前一说的有南宋吕祖谦,说是使学者“夜间肄习三章之《雅》”。吕氏当是依据《汉书·礼乐志》的“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和《大戴礼·保傅》的“瞽史诵《诗》”。但考古制,学生诵《诗》不同于乐官诵《诗》。后者或因其言词“秘不可宣露”[5]。学生诵《诗》本着“思无邪”[6],不存在“不可宣露”的问题。“秘”而不敢“宣露”的东西,你越不敢“宣露”,就越觉得神秘,“思”就越“邪”。再则,古时候诗乐同物,是采取“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的一种集体活动,所谓“恒与人共之”,要乐工参加伴奏。清徐华岳的《诗故考异》就说《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用于乐者最多。则所谓“《宵雅》肄三”,必是学校开学的一种隆重仪式,不是让学生各自回宿舍“夜诵”一番。所以多数注释者认为“宵雅”就是《小雅》。三篇的内容,如陈祥道所说,《鹿鸣》主于和乐,《四牡》主于君臣,《皇皇者华》主于忠信,可以看出它同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上层社会的子弟只要于“和乐、君臣、忠信之道不阙”,便“可以入官从政”(陈祥道注)。这便是《学记》说的“官其始也”。唐孔颖达所谓“当祭菜时,取《小雅》三篇为学者歌之,欲使学者得为官,与群臣相燕乐,各自劝励也”。
鼓箧 箧,竹编的书箱。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注:箧为“方竹器,所以盛书籍者”[7]。鼓,击鼓,用以警众。《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郑玄本注:“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论语》的“小子鸣鼓而攻之”[8],即为了警众。又《崇儒学》:“国学之内,鼓箧升筵者凡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则“鼓箧”又用以喻大学学子入学的一种盛况。
夏楚收威 夏同槚。《尔雅》:“槚,苦荼”;楚,郑注“荆也”,其枝条可杖以扑人,故“荆”字从“刑”。《尚书·舜典》:“扑作教刑。”“扑”,《说文》作“支”,原义为小击,即轻轻地打,不痛挞。同是“刑”,体罚学生毕竟不同于对待犯罪之人。陈澔:“夏形圆,楚形方,以二物为扑,以警怠忽者,使之收敛威仪也。”此“威仪”当指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教师要“示其所短”(南宋戴溪语),使学生“向来骄慢怠忽之气都消”(南宋吕祖谦语),这就是“收威”。收威是不是都得动夏楚呢?不“挞”,而用耐心教育取代,不是更好吗?北宋程颢、程颐说:“如有不率教之人,却须置其槚楚,别以道格其心,则不须槚楚,将自化矣。”[9]王夫之也说:“是故夏楚之收,以施于弦诵之不率,而司徒之教,未闻挞子以使孝、扑弟以使顺也。”[10]
收其威 清皮锡瑞以为郑注、孔疏之义恐非经旨。“收”当假借为“纠”。《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什伍而相收,司连坐”,《索隐》:“收、司,谓相纠发也。”是“收”与“纠”声近义通,非谓学者收敛其威仪。皮氏说亦近理。但作“敛”解亦无不可。“收”,《广韵》:“敛也。”
卜禘视学 禘是祭祖,但不是寻常人的祭祖。看“禘”字结构,它从示从帝,说明为最高统治者所专用,《礼记·大传》就说“礼不王不禘”。禘祭和视学联系起来,这是我国古代宗庙活动和国家活动相结合的宗亲贵族统治的一种仪式。在先秦,如《春秋》所载,凡帝王即位、朝聘、出境、结盟、田猎、嫁娶等等,都举行祭祀,表示子孙孝道。殷人以孝为教,所以“教”字从“孝”(见卜辞)。未卜禘不视学,可理解为最高统治者重视教育,激励师生继承祖先开创的业绩,禘祭本身也具有“化民”的意蕴,《大戴礼》讲“民之本教曰孝”[11],此亦《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2]之意。
根据历代各家注解,有四时之禘,即以禘为时祭;有五年一禘,即以禘为五年大祭。这样,未卜禘不视学,时间方面就有两种可能性:禘如果是时祭,视学就在每年举行;如果是五年大祭,视学就每隔五年举行。持五年一禘之说的人,多以《礼纬》为主要依据。但《礼纬》一书是不可靠的,不如依据《礼记》。《礼记》倾向于时祭之禘,《祭义》讲“祭不欲疏”,后儒也认为“疏则慢,慢则不敬”,而肯定“禘必岁行”,视学则为每年举行。但禘又有春禘、夏禘之说,在同一部《礼记》里,有的说“春禘秋尝”(《郊特牲》和《祭义》),有的说“春礿夏禘”(《祭统》和《王制》)。经学家们的争论,也带进《学记》注解中来。根据春禘说的,认为视学在春季;根据夏禘说的,认为视学在夏季。有人还把夏、商、周三代历法制度端出来论证[13],把问题引入烦琐。按先秦有三春入学释菜合舞之制,黄以周《学礼通故》:“学士入学,皮弁祭菜,即仲春释菜之礼。”根据《礼记·月令》,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和《礼记·文王世子》《周礼·大胥》记载,最高统治者视学时间当在春季,不会在夏季。熊安生的《礼记义疏》也说“视学谓仲春视学”。
游其志 郑玄注:“以游暇学者之志意。”清张敦仁以为“暇”乃是“假”字之误,并引《释文》“假,户稼反,旧古雅反”及《正义》“谓优游纵假学者之志,不欲急切之”以证。按阮元《校勘记》云各本均作“暇”字,惟《释文》作“假”字。“暇”似亦可作优游从容、不欲急切解释。
教之大伦 郑玄注:“伦,理也。”“大伦”,大道理,或基本道理。
官先事,士先志 官,指有爵位、封邑的学生;士,指没有爵位、封邑的学生。即旧注所谓“已仕”“未仕”。前者是《论语》说的“有民人焉,有社稷焉”[14]一类人,他们各有其“人民社稷之事”[15]。张载说“有官者先教之事”[16],即先教以治国、平天下之术。后者相当于预备官员。“先志”,如松陵赵氏注:“当今未仕,则蓄于志。”就是《孟子》说的:“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17]
“先事”和“先志”是殊途而同归。先事的“官”是“仕而优则学”的,先志的“士”是“学而优则仕”的,其最终目的都是“学为君”——统治人民的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大学中有“官”和“士”两种身份(虽然他们都属于统治阶层)的学生,它说明了历史进入战国后期,或者说从春秋末年开始到战国时期,教育领域逐渐在打破宗亲贵族的垄断。《学记》的“求善良”和“就贤体远”,从政治上思想上反映了此时已发展到“任人唯贤”为主,又不放弃“任人唯亲”,两条路线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阶段。那么,“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在春秋战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的思想形态。不管怎样,“仕而优则学”比仕而不学,“学而优则仕”比不学而仕,要进步得多。
【译意】
大学开学的时候,最高统治者或主管教育的官员带领全体师生,戴着鹿皮帽子,端着芹菜之属,致祭先圣先师,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学生吟诵《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为的是首先学习如何当官从政。学生听了击鼓声音打开书箱,为的是使重视课业,端正学习态度。学校里摆着体罚学生用的棍棒,为的是维持校风校纪,处分那些夜郎自大、不服管教者。最高统治者或代表他主管教育的官员,不到春祭过后,不来视察学校,为的是要承先启后,激励学生趁学年开始,从容地考虑自己学习的计划和志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一下子告诉这和那,为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年纪小的学生只许旁听,却不必发问,为的是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以求循序渐进。这七点,是大学教育的要旨。古书上说“凡是教育学生,对那些带着官爵入学的,首先要指导他们如何处理政务;而对那些没带官爵入学的,首先要引导他们确定学习的志趣”,就是这个意思吧。(www.daowen.com)
【评说】
这一章一开始就讲大学之礼。这个作为学校的政治教育,伴随宗法制度而来的礼,原本是周族氏族制社会的产物。它不仅对奴隶制社会,而且对封建制社会的阶级统治一直起作用。
西周奴隶制统治的自然基础,是从氏族组织演变过来的血缘宗族关系。那些高踞社会最上层的贵族集团,同时也是宗族集团。这就形成了宗法制度和国家制度、族权和政权、宗统和君统的一元化,依靠许多“不下庶人”的礼,维持集团内部的亲亲尊尊关系,以巩固奴隶制统治。《学记》这里讲的“皮弁祭菜”“《宵雅》肄三”和“卜禘视学”,都是周礼的沉渣泛起。相传西周朝有五礼:吉、凶、宾、军、嘉。《学记》却保留其三:吉礼、宾礼和嘉礼。“皮弁祭菜”和“卜禘”讲祭祀,属于吉礼;“《宵雅》肄三”讲接待贵宾和君臣宴会,属于宾礼和嘉礼。西周统治者总结一条“经验”,叫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8]。战争结束了,就抓祭祀,一祭祖先,二祭先圣先师。其如此重视,诚如《大戴礼》所说的:“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19]不以孝为教,民不“事上敬长”,尊卑无别,长幼无序,就会引起阶级阵线的紊乱,即无以维系宗法制度和现存政权的延续。《学记》之重祭祀,承袭“以孝为教”的历史传统,其思想根源亦在此。
春秋末年,周室的宗法势力已大大削弱,“礼崩乐坏”的局面也已经形成。到战国时期,新潮流的冲击力更大。顾炎武说过:“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周)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20]看来,什么宗法制度,老一套的礼,已不再成为维系新社会的脐带了,那为什么《学记》作者还如此重视这繁文缛节呢?
原因之一是,那刚刚走上历史政治舞台的地主阶级内部存在着“法先王”和“法后王”两条路线的分歧。《学记》作为儒家,特别是思孟学派的作品,它在思想上对“先王”尤感兴趣,认为三代有一套典章制度可资遵循。但更主要的是历史现实,即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社会,旧的王朝和经济基础虽被推翻,但以血缘关系为其自然基础,以父家长制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宗法制度和礼,有的不仅原封不动地保存着,还有所发展。这有两点可以理解: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可以维护一姓一族的统治;而对于被统治阶级,例如农民来说,又可以将其束缚在土地上,“聚其骨肉,以系其心”。历来封建统治者,总是一方面通过“族谱”“世系”的宗法关系,来掩盖一姓一族中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利用“宗规”“家范”的约束力,作王权、国法的补充。《论语》就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21];《孝经》也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22]建立一家的封建秩序,亦为了巩固一姓一族的封建政权。则《学记》的“祭菜”“卜禘”,形式上是为尊师敬祖,实质上是为忠君孝亲。孝亲只是手段、过程,忠君才是目的。它是同政权直接联系着的。试看“皮弁”原是“天子”的“朝服”[23],“卜禘”是“天子”专用的祭礼,大学又是“天子亲往视之”。尽管战国时,东周的“天子”已是个过江的“泥菩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句话已丧失它的市场,但在七国纷争,小鱼吃掉了虾,大鱼又吃掉了小鱼之后,随着诸侯割据局面的结束,统一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新兴地主为其阶级基础的“天子”的出现,哪怕名义上仍称为“天子”,搞的又是专制主义,它还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如荀子在其《议兵》和《强国》两篇所说“数也”。后来秦始皇毕“六王”一“四海”之得到肯定,原因也在此。
【注释】
[1]按古雅反,古用见母,今作加雅反。
[2]《释文》“朝朝”,并直遥反,音cháo。上“朝”字为朝廷,下“朝”字连下“服”字,为上朝廷穿的礼服。
[3]《春秋繁露·度制》。
[4]《学校问》。
[5]《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夜诵者,其言词或秘不可宣露,故于夜中歌诵也。”
[6]原见《诗·鲁颂·駉》。孔子借它评《诗》三百篇,其思想内容纯正无邪。
[7]《贞观政要》卷七。
[8]《论语·先进》。
[9]《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10](清)王夫之撰:《尚书引义·舜典二》。
[11]《大戴礼·曾子大孝》:“民之本教曰孝”,卢注:“《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2]《论语·学而》。
[13]如夏有“夏正”,殷有“殷正”,周有“周正”。春秋战国时期,历法没有统一,有的地区使用“周正”,也有的地区使用“殷正”或“夏正”,对四时节气有不同的算法。
[14]《论语·先进》。
[15]见清方苞注。
[16]张载《正蒙·中正篇》:“‘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谓有官者先教之事,未官者使正其志焉。”
[17]《孟子·尽心上》。
[18]《左传》成公十三年。
[19]《大戴礼记·盛德》。
[20]《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
[21]《论语·学而》有子语。
[22]《孝经·广扬名章》。
[23]如前面引郑玄注“皮弁,天子之朝朝服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